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20萬種從未見過的病毒!或影響全球氣候!

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但迄今為止人類只探索了5%的海底,絕大部分海洋還籠罩在黑暗和未知之中。最近,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了近20萬種全新病毒,又一次刷新了我們對海洋的認知。

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20萬種從未見過的病毒!或影響全球氣候!

在一項名為“塔拉海洋(Tara Oceans)”的全球海洋科學考察項目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從全球各處海域採集的生物樣本,發現了大量從未見過的病毒、細菌和古細菌等微生物,種群數量達到195,728種,而此前記錄的海洋病毒一共只有15,000種。

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20萬種從未見過的病毒!或影響全球氣候!

研究顯示海洋病毒基本分佈在五個區別明顯的生態區——北極和南極的所有海域深度,以及三個溫帶和熱帶海域的個別海域深度。部分病毒菌群生活在水面以下4,000米深處,展示了海洋病毒獨特的傳播機制。此外,科學家此前認為北冰洋的生物多樣性不會非常豐富,但此次研究卻揭示北冰洋是個意想不到的生物熱點地區。

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20萬種從未見過的病毒!或影響全球氣候!

俄羅斯國立大學的微生物學家Matthew Sullivan估計,海洋中大約有數千萬種病毒,佔據海洋生物總量的絕大部分。許多病毒離開水也可以生存,甚至還能寄生在人體內。

Sullivan指出,該發現為研究海洋生物對地球氣候的影響提供了獨特視角。海洋相當於一個巨大的“碳庫”,吸收並儲存了大量二氧化碳。作為地球碳循環的關鍵環節,海洋生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和生物質,儲存在海底深處,有效延緩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升溫效應。而最新發現的海洋病毒絕大多數屬於噬菌體,它們大量吞噬細菌,使細菌中的碳無法進入海洋食物鏈,避免海洋過度酸化。

科學家在海洋中發現20萬種從未見過的病毒!或影響全球氣候!

Sullivan還表示,以前的海洋生態系統模型通常忽略了微生物的作用,如今有了海洋病毒分佈“地圖”,人類能夠更清楚地瞭解海洋“碳泵”的分佈以及海洋病毒對地球氣候的重大影響。

該研究發表於《Cell》期刊

宇宙V往事-專注科學科普

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