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醫療記錄片《人間世2》的第二集《生日》,反映著中國式產房中的真相,一位產房護士說,在這裡人都拼命生孩子,說的拼命不是努力的意思,是真的拿命再拼啊。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醫療記錄片——人間世第二季

當孕婦被推進手術室,當手術刀劃開肚皮,和所有人一樣,看著驚心動魄的手術過程,我們都盼望著偉大的醫生們能妙手回春,化險為夷,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母子平安。但真實的產房裡,有為生孩子不惜生命的孕婦,有想救人命卻無法勸阻病人的醫生,有聽到妻子生子可能失去生命卻依然搖擺不定的丈夫和親人,有家庭對女性不生孩子的冷眼,還有孩子生日便是母親誕辰的悲哀……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生日》還原了許多孕婦患有疾病而不適宜懷孕(因患有疾病的孕婦,在懷孕及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巨大的血液供應,心臟病可能導致心臟無法負荷,肝腎問題可能導致凝血功能問題,腦部問題可能導致血壓波動而腦血管破裂),即使醫生再三建議停止妊娠,依然堅決的選擇生下孩子。

為什麼?

她們說:“女人只有生孩子,人生才圓滿。”

她們說:“不生孩子,會離婚的。”

她們說:“前兩個都是女兒,還想要個兒子。”

她們說:“我還是想博一下。”

在這場賭博下,有的母子平安但身體恢復則需要漫長的過程,有的失去了子宮,有的失去了生命。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真實產房中,孕婦失血所用紗布

吳瑩,25歲,無錫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懷孕過程中,身體消耗增加,心臟負擔加重,隨時都會面臨心臟功能衰竭而失去生命。吳瑩為了生下孩子,找到仁濟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林建華女士。她知道這個醫院承擔著整個上海40%以上的危重孕婦搶救工作,能找到這個醫院最好的醫生,她就有機會生下孩子。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一次又一次的診斷後,吳瑩都得到了林建華終止妊娠的建議,而吳瑩流下眼淚求醫生一定要讓她試試。林建華說,像吳瑩主要的情況,屬於妊娠禁忌症,是絕對不能懷孕的,要堅決建議終止妊娠,不能有同情心,但是我們醫生也很無奈。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林建華醫生正在勸說吳瑩的家人們,讓吳瑩提前進行剖腹產手術

作為醫生,林建華比任何人都清楚,吳瑩正在自己的命在賭博,她不想任何一個女性為了另一個心跳而在手術檯上放棄自己的心跳,但是女性生育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她能做的只有兩件事,一遍遍強調危險性,一是一遍遍勸說,往死裡勸;二是,無法終止這次死亡抉擇,只能在手術檯上幫女孩與死神惡戰。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危重孕婦搶救工作對醫生來說也是一場惡戰

終於,吳瑩等到了要迎接新生命的那一天,她開始害怕了,她打了電話給爸爸,牽了丈夫手,她重複說著,我害怕。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手術室裡集合全醫院最有實力的醫生幫助吳瑩生產

最後,吳瑩終於生下孩子,儘管這個男孩兒只有1005克。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吳瑩自己則在ICU堅持了10天后離世,而兒子則在距離ICU病房幾百米外的小兒重症監護室裡等待著母親的親吻。

我們多希望等她走出ICU病房告訴我們這個答案,但是我們等到的只有吳瑩在病床上被身體上的管子折磨出的眼淚,只有吳瑩牽著父親的手卻無法說話的焦急,只有吳瑩一天天下降的身體指標,直到顯示器上的都變成一條條直線,留下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在病床邊哭泣的親人。

我們多想問問,吳瑩生下了孩子,人生就圓滿了嗎?這個答案吳瑩知道,而我們無法指責一位為新生命而離開的母親,只能改變對活著的人們,讓他們轉變思維,珍愛生命。

那到底是什麼讓中國女性認為生孩子才能獲得圓滿的人生?

是這個社會的傳統觀念,且越不發達地區越有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在仁濟醫院,大多數不顧生命也要生下孩子的孕婦主要來自不發達地區,或是家庭文化水平較低。大城市已經在宣揚尊重女性,女性獨立的觀念,但這種觀念滲透到中國的各個家庭還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還有很多很多的女孩們走進醫院,請求醫生讓她們再博一次,因為她們害怕,害怕不生孩子可能失去婚姻,不生孩子可能失去尊嚴,不生孩子可能無法幸福。

因此,為什麼女性也需要有文化有見識?

因為看過世界的女性會知道,這個世上,有無數種生活方式,戀愛或不戀愛,結婚或不結婚,生育或不生育,生男孩或生女孩,每一種方式都可以獲得獨特的人生。

她們會知道人生是否完整是自己說了算,不是婚姻,不是子宮,更不是孩子的性別。

中國式產房的真相——拼命,人生才能圓滿?

俞飛鴻闡述自己的人生觀

這也是為什麼要支持女性向更發達的地區走的原因。越是發達的地區,越是尊重人生的選擇,越是包容人生道路的多樣性。沒有冷眼,沒有指責,沒有逼迫,你可以選擇任何時候結婚,只因你遇到了可以白頭偕老的人;你可以選擇不結婚,因為你還沒遇到或是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你甚至可以選擇離婚,因為你想停止將就的痛苦;你可以選擇生孩子,因為你想體驗母親這個新角色;你可以選擇不生孩子,因為你更向往體驗更自由的生活。

但是若她們知道,放棄生育丈夫依然愛她,活著依然有尊嚴,生活依然會幸福,又有誰會選擇以命相搏?

我們仍然相信,尊重女性,女性生育獨立,人格獨立,經濟獨立的思想觀念,能夠一步步抵達中國各個角落。但需要多久,未知。

最後,想要告訴所有女性,你首先生而為人,再是妻子或母親的角色,而是否選擇人生中扮演這些角色,你是導演,你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