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減半會如何影響“辣條”行情?關於萊特幣減半的一些思考分享

以下是我昨天參加圓桌聊天的總結,關於萊特幣減半的一些問題的相關看法,分享給大家。

問1:大大們近期加倉LTC了嗎? 事實上,自春節以來,萊特幣就一直漲漲漲,推動萊特幣這波漲幅的因素有哪些?

威廉:加倉倒是沒加,因為之前就買了挺多了。其實我是去年年底開始認真地投資萊特幣,那時候萊特幣挺便宜,沒記錯的話才20多美金吧,我覺得萊特幣難不成還能跌到十幾刀去?於是那時候開始了第一輪投資,然後是春節前買了第二輪,就一直持有到現在了。我覺得對我來說,沒有拋掉一部分鎖定利潤,就相當於是“加倉”了,我還是比較看好後市的表現的。不過看好歸看好,各位還是要謹慎加倉,畢竟倉位低才更拿得住嘛。

推動萊特幣上漲的因素我覺得主要是兩個,第一個是真的跌太多了,差點都跌破20美金了,這明顯不太合理,所以當市場有所回暖了之後,萊特幣是主流幣裡反彈的最快也不奇怪了,因為它算是跌的最多的。第二個呢,肯定還是有減半的這個預期在的,畢竟減半對幣圈來說是頭等大事。

包括Charlie也說,今年的這輪上漲應該是受到了減半預期的影響,市場提前把這個利好給兌現了。

問2:你們預測一下,接下來8月份的減半會如何影響“辣條”的行情?會帶來2015年那波大行情嗎?判斷依據又是什麼?

威廉:單單講8月份,也就是減半前後,我覺得還是不要太樂觀。2015年其實減半之前有一輪行情,減半之後有一輪行情,單單是減半那會兒沒什麼大行情。萊特幣從最低價到今年最高點漲了差不多4倍了,對於單純炒減半預期的投機客來講,其實利好已經兌現很多了,在5月或者6月的再一輪上漲行情中應該很多人就會選擇撤出,而不會等到減半的8月了。

一個比較基礎的邏輯,當市場認為它下個月會漲到多少,那基本上它當下就會漲到多少,大家也都清楚“利好兌現”其實不是件好事情,都是老玩家了。

2015年沒記錯的話萊特幣除了減半,還有被一些“組織”看上的因素在吧?所以也不能完全作為參考。不過今年和15年相同的是,比特幣已經走出了底部區域,市場信心也回暖了,所以減半這樣的利好能給大家想象空間。

另外,萊特幣減半畢竟不是比特幣減半這樣的級別,還是要考慮比特幣的走勢。獨立行情肯定值得期待,但是能獨立到什麼程度,還得看比特幣大哥的面子喲。

問3:春節之後,最先漲起來的是萊特幣,之後比特幣也開始上漲。萊特幣和比特幣的價格有什麼關係?另外,不少人預言2010年比特幣減半的時候將會迎來大牛市,萊比特的減半發生在比特幣減半之前,可否從萊特幣減半帶來的市場反應反觀到接下來的比特幣減半的行情?

威廉:當然,我認為是有一定影響的。因為當比特幣跌到一個階段性底部區域之後,某幾個主流幣走強能帶動行情和市場信心,這是常有的事的,比如去年四月的EOS主網行情也帶動了比特幣差點重新突破了10000美金。不過萊特幣減半畢竟只是自己的事情,對比特幣和整個市場的影響其實很有限,而比特幣的減半對整個市場都很重要,所以其中牽扯也很多,兩者不是一個量級的。不過萊特幣這輪行情還是會成為大家對明年行情預期的一個參考。

我們邊聊萊特幣邊跌的確有點尷尬,不過好消息是其他幣都跌兩三輪了,比特幣還在5200美金上方,說明行情基本企穩了。

比特幣減半行情大家都挺樂觀的,這是好事。同樣是剛才那個邏輯,市場的反應會更快一些,或許會在今年下半年就開始兌現明年減半利好的預期也說不定。總體來說,比特幣明年的減半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來給比特幣的一個牛熊週期畫個路標。

問4:幣圈一直流傳著“比特金,萊特銀”的說法。前段時間,LTC上漲了很多,但是社區中依舊有人認為,LTC的價值被高估了。如何解釋這種行情漲了卻不受市場待見的反差現象?

威廉:每個幣都有人認為它被高估了,這一點也不奇怪。幣圈裡天天都被噴“高估”的主要選手有:以太坊、EOS、波場等,尤其是在推特上,支持比特幣(或者叫比特神教)的人們眼中來排的話,比特幣下來應該就是萊特幣,其他的幣,尤其是不是PoW的,都是“政治不正確的”。

其實萊特幣最厲害的地方在它活的時間最長,而且是一直作為一個主流幣種活著的,這一點很厲害。雖然很多人不一定會投資,但是還是會認可它有價值的。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存活的比較久的東西一般更容易存活的更久。其實加密貨幣世界本質上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短期內跑贏所有人這件事很多幣都做過,但是一直從遠古時代跑到今天的幣的確沒幾個,所以作為除了比特幣之外的可選項,萊特幣還是名列前茅的。

問5:當前,萊特幣有哪些有力的競爭對手?加密貨幣市場,各種新興項目層出不窮,萊特幣似乎沒有自己的“個性”,你們會不會擔心萊特幣最終消失?萊特幣的競爭力又是什麼?

威廉:其實萊特幣似乎沒什麼競爭對手,因為近幾年的新項目其實都已經不願意做一個“貨幣”屬性的加密貨幣了,大部分都是“Token”屬性,特別是今年比較火的新項目,基本連pow都不用了,而pos的幣基本上不會被當成“貨幣”來使用吧?所以其實萊特幣沒什麼競爭對手。

另外萊特幣本身很勤奮的,新鮮的概念什麼的,隔離見證、閃電網絡這些他都先上的,還有之前grin的mimblewimble協議火的時候,李啟威也表示會用上這個協議。一直在改進,也被認為是比特幣的試驗田,技術是很強的,李啟威的號召力也還是不錯的。

萊特幣的競爭力其實前面也說了,突然想到一點就是“學比特幣學的最好”也是個大本事。就像做電動車,做的最像特斯拉最受到市場認可的也能成一樣。山寨也是門大學問,當年國產安卓手機剛開始創業的時候,賣的好的都是學iPhone學的好的,比如小米,就喊出了最像iPhone而且1999的口號。

萊特幣的護城河和比特幣一樣,就是共識、共識、還是共識。共識可以理解成社區,也可以理解成,當你打算用一個幣換點東西的時候,除了比特幣,別人大概率也會接受萊特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