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李詠:把話筒交給他,聽他留給世界最後的聲音


李詠說過,如果自己有一天死掉,不要送花,要送就送話筒吧。他知道,話筒就是自己的生命線。在節目中逗大家開心,這是他的使命,他知道觀眾的笑點,懂得觀眾的需求,並能沉浸其中。

知名主持人李詠在美國去世,讓人震驚也讓人惋惜。就像他的太太哈文所說的,“永失我愛”,她的粉絲也有這樣的感覺。

如今年輕人都愛看網絡娛樂節目,電視機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但是瀏覽網友們對李詠去世的評論,你會發現他對世界的影響要比我們想象的大得多。

由於央視的影響力,主持了《幸運52》和《非常6+1》的李詠,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國民主持人”,在央視這個嚴肅的平臺上,他開創了一種獨特的娛樂性。

他曾經說自己代表著“央視娛樂的底線”,很多人把這理解為他不媚俗,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認為,他已經竭盡所能地開拓了央視娛樂的空間。每一期節目結束,他都要感謝觀眾,如今也到了觀眾應該感謝他的時候了。

不要小看娛樂的影響。能夠娛樂,讓娛樂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所能取得的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在這方面,李詠幾乎是開創性的,在湖南、浙江、江蘇衛視崛起之前,李詠幾乎是人們能夠看到的最好的娛樂節目主持人。他的節目,某種程度上也啟發了後來者。

對此,李詠本人有明確的認知。他說,如果自己有一天死掉,不要送花,要送就送話筒吧。他知道,話筒就是自己的生命線。在節目中逗大家開心,這是他的使命,他知道觀眾的笑點,懂得觀眾的需求,並能沉浸其中。


對此,李詠本人有明確的認知。他說,如果自己有一天死掉,不要送花,要送就送話筒吧。他知道,話筒就是自己的生命線。在節目中逗大家開心,這是他的使命,他知道觀眾的笑點,懂得觀眾的需求,並能沉浸其中。

由於網絡的存在,我們得以窺見李詠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去世前的這段時間裡,哈文每天都在微博上發早安帖,她多麼希望這樣的早晨能夠永遠持續,但是告別的一天終於到來。

對李詠夫婦來說,在美國的17個月,當然是艱難的,但是也是寧靜的。他們遠離舞臺,遠離喧囂,遠離網友的謾罵與誤解,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

世界上還有另一個李詠:他不想討好太多人,只想討好自己的妻子和女兒。《詠遠有李》這本書所展示的就是這樣的李詠。他是一個愛情至上者,有時候他會充滿憂傷,但是在舞臺上他又會把這些隱藏起來。他本來想做一個丁克,女兒出生後,他加大工作量,想為女兒提供更好的生活。這是一個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

在告別的時刻。或許我們應該把話筒遞給李詠,聽一下這個話嘮留給這個世界的聲音,天真的、充滿愛的聲音。他愛這個世界,也配得上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