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後,如何才能放下?

黑暗熊貓人


我父親去世八年了,現在我說說父親去世以後我是怎麼走出陰影來的。

1首先家人去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很痛苦的,可是我們要明白人終究要經歷生老病死這個幾個環節,要認清現實,理性面對死亡。

2父親去世以後,我要更多考慮其他家人的感受,尤其是我的母親,她比我更痛苦,當時心裡就告訴自己我要為活著的家人而活。

3因為父親去世時我還很年輕,當時就想幫媽媽把這個家頂起來,我自己開始創業,悲傷化為力量努力為家人營造好的生活,忙起來的時候也沒有那麼難過了。

我也想奉勸朋友們,如果你在面臨親人的離去,不要放棄自己,因為你身邊還有家人需要你去呵護,要為活著的人而活,找一些事情做,化悲傷為力量,給活著的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


鮮花減肥的日子


每每說起這事,我心裡都是滿滿的愧疚!那年,我23歲,父親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43歲。那時,我還在部隊,是在探親假期間帶父親檢查出了他的病,醫生單獨告訴我“太晚了,太可惜了!”帶著不甘,我們遵從醫生的建議,選擇了保守治療。當我假滿歸隊時,我親愛的父親依然用堅毅的聲音說:“安心去吧,我沒事,好好幹!”其實,我知道,這可能是父親對我最後的囑託。

幾個月後,噩耗還是傳來了!雖然我已經有了思想準備,還是感覺整個人被抽空了一樣。當我提著軍靴,光著腳在冰冷的雨水中狂奔到父親靈前,狠狠跪下的那一刻,我徹底的的釋放了自己的愧疚情緒——我瘋狂的磕頭,歇斯底里叫著“爸爸”,任由眼淚在臉上肆意流淌,儘管再也聽不到父親的回應,我還是固執的磕著頭反覆說“爸爸,兒子不孝!”

父親去世後,為了方便照料母親,帶著父親的囑託,我申請調到了離家更近的部隊繼續服役。無論是服役期,還是後來回到社會,我都堅持用更投入的工作和學習,來化解對父親的愧疚,用自立自強和擔當的態度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用積極追求幸福生活的實際行動向我敬愛的、剛毅的、正直的、深明大義的父親大人表達思念之情!走出來的最好方法,應該是“前行”!


天作奇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父親去世十多年了,他去世的時候我14歲,當時覺得天都塌了,整個世界崩壞,可是時間久了,慢慢地就接受了他不在了的事實。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很多時候我仍然會想起他,也會難過,可是,這並不影響我現在的生活啊。為何一定要執著於放下呢?只要不影響正常的生活,懷念也好,想念也罷,又有何關係。

不要執著於過去而忘卻了眼前


穿著高跟的貓


我的父母親離開我都十幾年了但是我一直放不下我的父母親,因為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在家裡呆到二十幾歲才結婚的因為離家近所以每天都回去看,老媽是九九年動手術的所以就天天回家看看一直就回家老父親身體也不是狠好也動了大手術,所以我帶著孩子回家,丈夫什麼事都不關孩子是由我的父母親邦我帶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吧我就天天在家,二媳婦對我的父母不好天天來家裡鬧所以這幾十年來我就不跟二哥來望了斷了,不知道我應該不應該這麼說對老人不好老天爺會不會對他們有保應,因為我的父母親太善良了對我們家幾個孩子都特別的好不關是媳婦,還是姑娘的丈夫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堅信人在做,天在看,不關多長時間老天爺會做出決定的。


蘭128002399


談不上放下。

父親離開我已有16年,他陪伴我的時間只有9年,也就是說他陪伴我的時間,參與我的人生的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例在慢慢變小。雖然這算是一個悲傷的事實,但是我們除了坦然接受也別無他法。人生充滿太多無奈和不幸,有人幸福,有人走運,也就有人遭遇苦難,變得不幸。

運氣就像一條不斷起伏的曲線,我人生最大的不幸已經出現,運氣跌落到最低點,最值位置,往後運氣就開始攀升,無論如何,越過那個最低點後的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會慢慢變好,而且是越來越好。我也相信,以後無論遇到多大的不幸,對於我來說,已經算不上什麼,這大概是給了我樂觀的態度。

親人離世,特別是至親,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痛苦悲傷的。懷著對親人的回憶,總在最幸福的時候,以及最無助的時候,突然想起,心裡淡淡憂傷,沉溺痛苦,過了不久,也會慢慢釋懷。只要還心懷對親人的回憶,那他們就永遠活在你心裡,陪伴在你身邊。


涼涼涼山


父母親人逝世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父母生養了我們,又撫養我們成家立業,其中的艱難困苦,只有經過的人才有體會。父母的恩天高地厚,子女無以回報。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活百歲,總有一死。父母逝世,做子女的心裡當然難過,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孩子不難過,那才奇了怪了。

很多時候,父母在時,孩子並沒有體會到父母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逝世,才知道了家的含義,才懂得了父母的恩情,才真正體會到生離死別的滋味,也才知道了什麼是子予養兮親不在。這時,孩子滿眼都是父母的音容笑貌,滿腦都是父母的好處,以致一段時間過度傷悲,不能自抜。

這一正常生理悲痛期,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也與各人與父母生活相處的經歷和時間長短不無關係。自小和父母一起生活,從未分離的,一般時間較長才能走出悲痛。較早外出學習、工作的,時間相對就比較短。

儘管悲痛是人之常情,但我們卻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逝者已矣,無法復活。相信父母也不想看見缺少精氣神的孩子。

父母雖逝,家裡仍充滿老人的親情,充斥著老人的信息。呆在和父母生活的環境裡,難免睹物思人,更加心情沉重。這時,走出去,換一個環境,平復一下受傷的心靈和憂傷的心情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向自己的朋友傾訴,把埋在心底的痛苦和悲傷通統向朋友說出來,吐出來,哭出來。朋友雖不能替代你,但可以分擔你的痛苦。這樣做了後,你會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好多,痛苦減輕了許多。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轉移目標,分散痛苦。我當年就是用多工作、多加班的辦法,讓自己處於工作的超負荷之中,無閒瑕時間思念父親、丈夫。

轉移痛苦的辦法很多,關鍵是你自己要把握自己的情緒,把握自己的內心。心門若關,一根針尚難插入,何況他人言語乎。別人勸你的是表面,勸不了你的心。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

時間可以撫平一切痛苦。相信你也一樣。


李梅6613


天下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哪個子女對父母不是深情厚意?但是如果和父母的緣份巳盡,天各一方,割心割肝的悲袞是少不了的事,悲傷過度,走火入魔是萬不可取的,哭迷,哭傻時有發生,迷信者有一說,過分的慟哭,會讓死者陰魂不散,不願離去,慟哭者困悲傷過度,陽氣倍失,而疑神疑鬼,走火入魔而真正得病。所以凡父母去世兒女傷心過度者,都會被親朋們強行拖走,脫離環境,以平復情緒,這是一個很必要的描施。

奉勸天下的朋友們,生死輪迴是不可抗拒的,只要父母健在時,我們盡心盡力的孝敬過,問心無愧,盡了做兒女的責任,我們就要放得下,從悲痛的陰影下走出來,做好那些我們該做的事,讓老人們含笑九泉。


中志915


佛經有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還所欠的債。像那些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流產的孩子,在我們看起來可能是不幸的,但是換一種說法他們也是幸運的,沒有來到這個不需要來到這個婆娑世界受苦,還債。他們在尚未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還清了今生所欠的債。

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是上輩子欠債人和債主的關係,上一輩子欠的債。子女就是作為討債人來討債的,小時候各種折騰父母,但是父母也毫無怨言,上輩子欠你的,這輩子補上了。離開了也沒有牽掛了,也不必為你的事情操心了。這也是一種解脫,放下所有的愁苦。從新去另一個世界過屬於他們的人生。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生而為人父母的,每一個父母都是從子女走過來的。能體會到當父母的不易,肯定也可以做一個好父母。親人的生老病死是無法把控的,只有儘可能得在他們健在的時候盡孝心。父母在,人生上有歸途,父母不在,人生之勝旅途。對也不全對。因為父母不在了,但是你有成長為父母了,天道輪迴,你成了孩子的家,歸途。現在能做的就是心裡緬懷他們,自己還要發奮圖強,保持身體健康,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完整的溫馨的家。這才是你最主要的任務。

打起精神,沒有什麼能夠打到自己,打到自己的只有自己。父母希望的也是你的家庭幸福美滿、了了父母的心願,去努力吧。這是他們最願意看到的。


曬腳丫的月亮


如此沉重的問題,父母一直養育,陪伴我們成長的至親至愛之人。對於父母的離開,我覺得不應該用如何放下來形容,因為真的不可能真正的放心。只能說要儘量讓自己看開,讓自己一直的沉寂在悲傷之中不可自拔。

因為父母不會希望自己的子女一直沉淪下去,所以我只能說要儘量的看開,人死不能復生這是一個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所以只有讓自己看開一點,換一個角度思考一下父母在天堂看著自己的子女,他們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陪伴著自己子女。

不用放下也不可能放下,看開就行。把心留出一片淨土永遠的把他們留在你心裡,永遠的陪伴著你就行。

"不要傷心,因為父母一定不希望子女活在悲傷之中。所以帶著父母對你的期望好好的活下去。"

希望悲痛可以遠離你


尛尐爺萌芽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