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世園會北京園:再現老舍筆下的四合院,體現古都風貌

探访世园会北京园:再现老舍笔下的四合院,体现古都风貌

古色古香的北京園牌樓。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湯琪 圖

“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肥狗胖丫頭。”這是老舍筆下對北京四合院的描寫,日前,在北京延慶舉行的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再現了這一生動的畫面。

在疊石迭景的四合院裡,一代代北京人植樹栽花,飼鳥養魚,賞桃紅柳綠、四季變換,度過漫長歲月。2019北京世園會北京園,就以老北京四合院為核心景觀,讓遊客從小院落中領略北京的美。

探访世园会北京园:再现老舍笔下的四合院,体现古都风貌

北京園內景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日前探訪北京世園會北京園時瞭解到,該園與中國館遙相對望,佔地5350平方米,是中華園藝展示區內最大的地區展園。該園以“我家院兒”為主題,栽植北京特色鄉土植物,與牌樓、衚衕、四合院、紅牆共同構成“京味兒”街區景觀,體現古都風貌。

在北京園感受老舍筆下的四合院

出中國館,拐過宮牆,便可見古色古香的北京園牌樓,匾額上書“和合如意”。

來到北京園區正中央,便是四合院。院子規制齊整,正房前兩側各栽一株海棠、一株玉蘭。漫步院內,門梁、斗拱、磚瓦、桌椅,一件一物都蘊含著建築藝術。往西廂房走,房正中開間為敞廳,形成景框,將西花園的山水圖景邀入院落,吸引遊人移步花園。

探访世园会北京园:再现老舍笔下的四合院,体现古都风貌

北京園內景

出了西廂房,遊廊盡頭是一間敞軒,敞軒南側,還藏著一處鬧中取靜的“園中園”,取名自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在這裡,高聳的白皮松與造型元寶楓相互輝映,再現北京人晨起遛鳥、舒展筋骨、拉弦吊嗓的悠然生活場景,再現老舍筆下的四合院生活。

澎湃新聞從北京世園會官網瞭解到,為彰顯北京的東道主身份,北京園將啟動“四合院園藝創作徵集”活動,以“如果我有一個院子”為題,針對北京世園會舉辦期間的春、夏、秋三個季節選拔三個優勝方案,獲獎者將分別成為這三個時段的院落主人,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案裝扮院子,以主人的身份迎接全世界的朋友來做客。

北京世園會閉會後,北京園將在“零排放運行”的理念指導下,改造成為“北京園藝博物館”,成為集參觀、休閒、體驗為一體的園藝創享之家,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永存。

探访世园会北京园:再现老舍笔下的四合院,体现古都风貌

北京園內景

“北京日”活動於五一小長假期間舉行

除了北京園內的活動,此次世園會還安排了各個省市區的相關主題活動,其中包括首個亮相的“北京日”活動。

4月30日下午,世園會“北京日”新聞發佈會在新聞中心舉行。澎湃新聞從發佈會上了解到,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貿促會牽頭承辦的北京世園會“北京日”活動將於5月1日至5月3日在北京世園會園區舉辦。為期3天的“北京日”將重點展示北京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北京歷史文化名城形象以及現代國際大都市發展和對外交往成就。

探访世园会北京园:再现老舍笔下的四合院,体现古都风貌

園內的老北京特色建築

北京世園會“北京日”活動工作協調小組副組長、北京市貿促會副主任林彬介紹說,北京世園會“北京日”活動以“美麗北京 綻放世園”為主題,通過舉辦近50場多姿多彩的活動,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促進北京與世界各國友好交往,進一步宣傳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推動經貿文化交流合作。

“北京日”活動將主要集中在北京園,把參觀者的目光鎖定在體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北京四合院,從一個“小院落”裡體會“大北京”。

具體活動包括:5月1日下午,在媯汭劇場2號劇場,演出功夫舞蹈、球技、行香儀式+漢服展示、軟功、集體空竹等文藝節目;5月1日-3日,在園區草坪劇場,將舉行“京式旗袍製作技藝”、“和香製作技藝”非遺項目展品展示;5月3日,在世園會園內將召開北京國際友好商協會(2019)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