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提起這個人,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印象,但如果說交通銀行,那就無人不曉了。

當你站在交通銀行門前,抬頭一看,很容易就發現那醒目的四個大字,沒錯,就是這位鄭孝胥的手筆。

這四個字,如今也已使用了一百年左右。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這是一個褒貶不一的人,令人又愛又恨,說愛,其書法蒼勁朴茂,執近代之牛耳,說恨,圖復帝制,與民意相悖離。

我們先來說說他的書法,鄭孝胥書法工楷、隸,尤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而得力於北魏碑版。

其書法清剛、遒勁、凝鍊,尤其注重比劃間的輕重對比,捺筆亦自成趣,凡此種種,特色頗多。

沙孟海曾言,其書法可以矯正趙之謙之飄泛,陶浚宣之板滯,以及李瑞清之顫筆。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鄭孝胥依靠自己這一手絕活,一度年入二萬金,魯迅這時候供職教育部,薪資一年也才幾千大洋罷了。

上海之商務印書館請求鄭孝胥賜字,鄭孝胥要價一字2000兩白銀,五字,即一萬兩,當真是一字千金。

不過比起他的書法,他的復清之志要更為有名,一度有人將之與臥龍相比。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光復大漢河山,奔走一生,可謂忠臣良相之表。

鄭孝胥與之頗有相似之處,他為了清室復辟大業,不辭老邁,拖著六十多歲的朽軀四處奔走。

二人都為皇室奉獻一生,可是身後之名卻有天壤之別,諸葛孔明美名傳於千古,鄭孝胥卻飽受詬罵。

鄭孝胥一生都在為清室奔走,他先後在李鴻章、張之洞手下任職,也擔任過駐日大使,還參加過戊戌變法,只不過在這場運動中,他的名聲較之六君子,頗有不如罷了。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六君子之壯烈慷慨,永照汗青。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此後滿清滅亡,溥儀退位,鄭孝胥寓上海,以遺老自居。

這樣一個人,溥儀當然不會不聞不問。

64歲,鄭孝胥受溥儀之召,入京任總理內務府大臣,此後跟隨溥儀輾轉天津、東北等地,始終不離不棄,是遜帝之良師,遺老之益友。

偽滿建立,鄭孝胥出任國務總理大臣,兼陸軍大臣、文教部總長,一直是溥儀之心腹重臣,可惜,他反對日本人對清皇室的壓制,被日本人廢除。

本為傀儡,奈何強為?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此後鄭孝胥搬到長春,不久即爆發七七事變,次年他就去世了。

有人說鄭孝胥眼見山河淪陷,憂鬱成疾,有人說他為人所忌,被指使謀殺。

不論如何,在78歲這年,他已長眠九泉之下。

鄭孝胥:滿清之“臥龍” 書法之大家

作為臣子,他當然是無可挑剔的,一生盡職盡忠;

作為書法家,他更是優秀的,名重一時,萬人求墨;

作為遺老,他愚昧無知,意圖復辟,與民意相左,看不清歷史大勢,與狼共舞,在偽滿供職。

也許他生錯了時代,若在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鄭孝胥怕是會得到不同的評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