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有害嗎?

八字金胡


你好,味精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提鮮增味兒的調味料,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兩面性。

1.味精其實是由小麥澱粉經過微生物的發酵,再加上人工提取,二次加工得來的一種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就是人們吃的味精。

1908年,來自日本東京大學的池田菊苗教授,發現了穀氨酸鈉可以對食物進行調味,

引發不斷的爭議

(圖片來源——360百科)但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國家食品添加劑委員會第19屆會議總結20多年的科學研究後得出結論:使用穀氨酸鈉作為調料是安全可靠的。

2.味精、雞精、醬油、香菇精的區別

雞精啊,實際上就是含有雞肉味道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雞精相對於味精,添加劑更為豐富,有鹽、糖和其他香料,味道也會更佳豐富美味。

3.香菇精,是在穀氨酸鈉的基礎上加入了鹽、白砂糖、香菇香精等,本質上和味精一樣。

而醬油中氨基酸態氮的含量愈高,醬油的等級愈也高,有些醬油也加入了穀氨酸鈉。

總之一句話就是,在炒菜的時候,這些調料都是有加穀氨酸鈉,所以一定要避免重複使用,一定要記住,每次炒菜後都要洗淨鍋,再炒下一鍋。


我們都知道吃高糖高鹽的食物不好,味精也是同樣道理,味精含有鈉離子,攝入過多的鈉離子容易引發高血壓。

許多人炒菜的時候放大量的味精,容易引發眩暈感、流口水、肌肉痙攣,抽搐等,還會影響到人體對鎂、鈣、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那我們要怎麼放味精最合適呢?

放錯了味精時,沒有提鮮的作用,味精應在70-90℃下使用,溫度達150℃就會脫水結晶,如超過200℃的情況下,穀氨酸鈉會變成焦穀氨酸,就沒有提味的作用,所以在快起鍋的時候放味精最好。

注意事項:1.患有高血壓的人不宜吃味精

2.孕婦不宜吃味精

3.嬰幼兒不宜吃味精 4.老年人不宜吃味精

(上述圖片出自因特網)

溫馨提示:

 1.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食慾,有助於提高人體對食物的消化率

2.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還具有治療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經衰弱、癲癇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但味精,雞精仍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呢,不要聽信網上的謠言(味精緻癌,危害健康),只要適量,適時添加就能既享受味精的鮮美有兼顧身體健康了。


<strong>


第三視角觀


含味精較多的食物攝入過多會損害大腦細胞組織。味精少量食用是安全的,但週歲以內的嬰兒和妊娠後期的孕婦最好別吃。嬰兒食用味精有引起腦細胞壞死的可能,孕婦吃則會引起胎兒缺鋅,影響孩子智力發展。

指導意見:味精是一種調味料,但不能吃多,味精又名味素,化學成分為穀氨酸鈉。味精是食品增鮮劑,最初是從海藻中提取製備,現均為工業合成品,常規食用量對人體無害。食用過多容易頭痛,面紅,多汗,面部壓迫或腫脹,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燒灼感及胸痛等症狀。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過20克


張掖小草1


在這裡,我想先拋開味精有害無害的問題不論,單講從我認得有味精這一商品開始,到現在少說也有幾十年了吧,幾十年來,每次炒菜我都用味精提鮮,除了給我帶來好的口感外,並沒有給我帶來什麼疑難雜症呀!今年的體檢報告單上也沒有一個箭頭的出現(不管是朝上的還是朝下的),甚至連2003年時的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現象也沒有在見。這,應該足可以證明味精這一商品的無辜了吧!

其實,我們的身體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毛病,並不會由某一種調味品帶來,而應該是身體內部的內分泌失調造成的。想想,該排出的吸收了,該吸收的排出了,你的身體不亂套才怪呢,是也不是?


張平安54


味精吃多了有害嗎?

問題在於這個,多。多少是多?又什麼叫多。

味精,理論上說,是國家允許的食品調料調味劑,適當合理的吃一點,問題不大。問題,就在於,你說的這個多,多少是多?我想不管什麼東西,過多,過量的吃都可能未必是好事。何況味精,就是鹽吃過多了肯定不好!不要貪圖,更不要上癮!

合理,適當即可!


生活養心殿


味精正確吃法:炒菜時高溫不宜放,等菜炒好出鍋前放最好。


譚章英735


水喝多了,鹽吃多了也會中毒,味精也是。但食用少量味精無害。


孫華平3


什麼東西吃多了都多多少少有害無益。就是三頓飯菜魚肉都必須適可而止。味精是調味品,根據規定的份量添加使用,是安全的。


管見淺言


吃多當然有害,記住適量是對人沒影響的。千萬不能多吃。


A淇淇媽🍓


味精吃多了對身體很不好,因為味精本來就是調味品,屬於鹹的,吃多了的話,容易導致人血壓上升,建議少吃。


又見一簾星光


味精吃多了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