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電商:那些轉型電商失敗的品牌都經歷了什麼?

關鍵詞:電商轉型

適合人群:運營經理、運營總監、電商老闆

適合商家:腰部商家、天貓商家

電商看起來容易,但經營失敗率卻非常高。很多企業誤認為電商業務就是增加一個新部門的事兒,但事實上,電商業務想要做好需要的是一個新公司!

電商想要做好,老闆必須懂電商,未必是所有細節操作都熟悉,而是要參與到電商管理的工作中,把握行業趨勢變化、瞭解人才現狀、掌握第一手市場信息,快速決斷,才能在電商洪流中佔領一席之地。

很多老闆覺得,自己做生意很多年,按照原來的方法,我現在招聘一個運營總監過來,投入資金、團隊,最終一定能把這塊業務抓起來。

但事實上,電商需要配合的環節牽涉到整個公司,對工作效率的要求也是絕無僅有的,如果只是依賴一個團隊,就想把電商做好,往往最後是一兩年過去虧幾百萬、幾千萬,但沒有產出。

所以,做電商,要麼你以發放代理的形式,把電商業務交給一個有實力的代運營公司,你只做供貨商;要麼,你就要像新開了一家公司一樣對待電商項目,自己帶頭、全面參與到管理中去。

我們現在可以看下,電商做得好的公司,老闆都是非常重視、全面參與的,不管是年銷售幾百萬還是幾個億。比如比如韓都衣舍的趙迎光、三隻松鼠的章燎原、小狗電器的檀衝、御泥坊的戴躍鋒等。

那麼,為什麼不在一線的老闆做電商容易失敗?

主要有2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用人不當;第二,指揮不當。

用人不當包括:

1、請的人能力不行

如果你不在一線,對電商不瞭解,就不知道如何識別人才,把招聘的事情交給人事,最終只會請來一些表面光鮮亮麗,但是難出業績的團隊。

而且,電商這個行業變化非常快,以前的高手不一定適合現在的電商環境。到底用什麼樣的人,老闆不親自參與一段時間,很難分辨出誰是真正的人才。

2、人員能力和自己的項目、團隊不匹配

這裡面有兩種情況,一種呢,是人才對於原來的公司所提供的平臺高度依賴。

電商運營人員的能力,有80%要歸功於原來的平臺,如果他原來做的項目好、產品好,品牌有實力,即便他什麼都不做,業績也不會差。

這樣的人,你讓他維護一個本來就不錯的店鋪,他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讓店鋪平穩銷售,但如果你希望他幫你從零做起一個不怎麼有知名度的品牌,或者希望他能在店鋪業績持續下滑的時候力挽狂瀾,這就高估了他的能力。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偏科”。

運營人才能力偏科嚴重,如果你對整個運營環節不熟悉,就無法識別他的優勢和短板,從而導致資源配置上、團隊配置上沒有辦法做到協調、補充,這也會導致項目難以健康運轉。

比如大企業出來的運營人員,由於崗位細分嚴重,往往只精通某一個方面,比如很多人都特別精通運營前端,而對研發、產品採購、庫存管理方面卻比較弱,這樣的人才工作時可以提升局部業績,但沒有辦法很好地做到整店管理。

指揮不當的意思是:

業內對這樣的老闆和管理者有一個稱號叫“運營經理人殺手”,也就是說,你遇到的運營人員能力很強,但你沒用好,最終讓他無法正常發揮,得到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開頭我們說,電商不是一個部門就能完成的項目,而是需要調動整個公司的資源。

但這一點很多老闆無法理解,他們給電商管理者的權限比較窄,導致電商部門無法調動平行的一些部門進行配合,比如採購部、生產研發部、市場營銷部等等。

我在電商行業裡見過不止一家生產型企業轉型電商,卻讓電商部門死在“產品供應”這個環節。尤其是初期階段,電商剛開始做往往訂單量小,於是生產部門不重視,交貨期一拖再拖,電商部門在經常缺貨、斷貨的情況下,不僅人員工作積極性下降,而且也很難做出起色。

另外還有決策慢的問題,很多大企業部門冗雜,一個財務審批要很多環節,而電商經營往往對效率要求很高,很多項目可能審批完成但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比如很多電商活動,有時候小二開通報名入口時間很短,甚至只有一天時間,如果運營人員不能立即做出決策,需要去提交折扣審核、庫存申請、財務批款等環節的話,根本趕不上活動報名。

指揮不當另外還表現在資源配置不合理。

想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最後電商部門沒有完成指定業績,就盲目認為這個團隊能力不行。

所以,電商想要做好,老闆一定要參與進來。

1、只有老闆參與進來,才能夠引起各個部門的重視,從而更好地協調資源配合電商運營。

2、一線作戰有利於及時發現產品問題,從而快速進行升級、迭代,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我是一直堅持所有電商工作人員都要做客服的,現在很多電商公司有獨立的客服部,或者將客服完全外包,我覺得這個是錯的很離譜的一件事。客服是最接近用戶的,往往最先發現問題。但由於客服人員的思維侷限,往往不會想到某些問題可能會關乎店鋪未來的發展,比如我之前提過一個做曲奇的朋友,在和客戶交流中發現客戶都是買曲奇來做兒童喜餅的,從而他就把自己的產品定位為兒童喜餅,從競爭激烈的曲奇類目直接轉移到有絕對優勢的“兒童喜餅”類目,從而開啟了店鋪銷售的直線增長。如果他不做客服就發現不了這個問題。

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有競爭力的公司,都是特別擅長傾聽用戶聲音的,比如小米手機、獵豹的一鍵清理,都是讓用戶直接參與產品研發中,不僅獲得用戶的熱烈追捧,而且產品本身也在市場上擁有絕對強勢的競爭力。

3、只有當你參與到電商中,你才能識別優秀人才,發現、培養優秀人才。不要盲目相信外來的和尚,電商這個行業到今天也就20年的時間,過去的經驗都不足以證明今天的競爭力,電商的快速變化決定了,最好的人才一定是那種能夠跟隨電商環境一起進化、變異,具有超強學習力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