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1城建“無廢城市”試點 雄安新區參照推動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指出,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個城市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雄安新區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併推動。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通報近期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劉友賓指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印發以來,各省積極推薦“無廢城市”候選城市,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個城市作為“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分別為廣東省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安徽省銅陵市、山東省威海市、重慶市(主城區)、浙江省紹興市、海南省三亞市、河南省許昌市、江蘇省徐州市、遼寧省盤錦市、青海省西寧市。

同時,劉友賓提到,為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生態環境部將河北雄安新區(新區代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代表)、中新天津生態城(國際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澤縣(縣級代表)、江西省瑞金市(縣級市代表)作為特例,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併推動。

劉友賓透露,近期,生態環境部將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和《“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會同有關部門召開現場啟動會,研究部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固體廢物管理,大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堅決遏制非法轉移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標體系,系統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建設模式。

新聞多一點

2019年4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雄安新區要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按照“無廢城市”標準規範做好規劃設計和建設。

實施範圍:主要在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雄安新區(含容城、安新、雄縣)城區,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範圍內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體範圍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

工作目標:

2019年底前,各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分別建成5個以上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和示範社區。

2020年底前,各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30%以上。

2022年底前,各市公共機構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75%以上,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0%以上。

2025年底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各市、雄安新區和秦皇島、唐山等地的公共機構、相關企業和居民社區垃圾分類覆蓋率均達到90%以上,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來源:生態環境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