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兩年前,日本有位航拍愛好者帶著自己的無人機去拍攝日本一座城堡,結果無人機炸機,導致掉在了城堡上。

很快,涉案男子自首,據說他將面臨數高達百萬日元的罰款和賠償修復費用。


只因為,他的飛機撞上的,是號稱“國寶”的日本第一名城,也是日本第一個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古蹟。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這就是姬路城。

可能會有朋友覺得奇怪,只聽說過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什麼的。姬路城很有名麼?怎麼都沒聽說過?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其實,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各地的城堡先後遭受諸如毀城運動、天災人禍、戰爭損毀等多種因素的破壞,一個世紀下來,逃過了一道道坎兒,保存至今的城堡,如今日本全境只剩下了十二座,合成十二古天守。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而這其中,又多以地處偏僻的小城堡居多,比如香川縣的丸龜城、愛媛縣的宇和島城、福井縣的丸岡城等等。這其中,整體城堡的保存度又高、佔地面積又大的,當屬位於近畿地區兵庫縣姬路市的姬路城。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這座始建於1346年的城池,其實在二戰期間並沒有逃過美軍的轟炸,在1945年7月3日的姬路大空襲中,城內也中彈了,但是卻把建在城內部分遺址上的一座中學給炸燬,城的本體卻奇蹟般地躲過了一劫。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姬路城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一方面是形態、顏色優美,另一方面,姬路城的建築結構十分之精妙複雜。只是天守閣,就有四座,一座大天守位於中心部分,此外還有東、西、乾三座小天守。城內主體部分建築多達83座。

無論是現存的古天守,還是已經不存在的名城中,姬路城的建築群都是極為宏大和具有極高藝術性的,並且,保存度極高。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姬路城的神奇之處在於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都十分有層次感和建築美感。這些建築在保證了防禦功能的同時也體現了極高的美學價值,是木結構建築的典範之作。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而在日本的知名城堡中,姬路城和愛媛縣松山城、和歌山縣和歌山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

什麼叫連立式平山城呢?這要從日本城堡的建造結構說起。

日本的城堡,大體分為三類,分別是:平城、山城、平山城。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平城是指建在平原上的城堡,沒有山體支撐防禦,比如大阪城、名古屋城、以及已經不復存在的江戶城等等。都是建在平原上的。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名古屋城,平城,中部都市圈都是平原,建在平地上

山城,和平城對照,是建在山上的,但多數面積不大,比如十二古天守中的備中松山城,就是山城。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松山城,平山城,周圍都是平原,就城堡建在獨立的山頭

平山城,則屬於前面二者的結合,雖然建在山上,但因為周圍又都是平原的城堡,叫做平山城。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備中松山城,十二古天守之一,山城,建在連綿的山脈上

像剛才所說的松山城、和歌山城、包括姬路城,周圍都是開闊的平原地區,而山頂面積也大。所以城也建的格外大。可以說是佔盡了地利。

而連立式,則指的是城堡的建築風格,比如說城中心只有單獨一座天守閣的,叫做獨立式,而連立式則是指天守閣旁邊還有其他小天守,而且相連接。

“逃”過了二戰美軍轟炸的第一名城,卻沒逃過無人機

雖然所謂的十二古天守保存至今,但也是固定每二三十年就要整體返修加固,這些純木質結構的建築,在自然侵蝕以及地震、颱風等多強災干擾下,如果不定期加固返修,基本上五六十年就是一關,就崩壞了。

至於我們國人所熟知的大阪城、名古屋城、熊本城等,其實都是上世紀50年代起陸續復原重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