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雜交水稻種業或將經歷轉型陣痛期!

2018-2019年全國雜交水稻種子市場與供需形勢分析報告

“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自2017年試運行以來,對幫助農民選種用種、種子企業經營、管理部門決策都產生了積極的效果。為充分發揮大數據平臺的作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組織力量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深入挖掘,形成系列專題分析報告。本文把《2018-2019年全國重要農作物種子市場與供需形勢分析報告》中雜交水稻部分摘錄出來,供水稻種業界同仁參考。

一、2018年度市場形勢分析

2018年度,全國主要農作物種子市場總體供給充足,價格穩中有降,各作物中的優質品種在市場中表現亮眼,體現出“優質優價”的基本規律。

1 市場情況

2018年雜交水稻總體價格下行,市場低迷。同時因優質稻面積迅速擴大引發優質稻品種市場熱銷,大量普通雜交稻種子的現有庫存或將成為無效庫存,相關企業轉商壓力激增。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種子銷售均價較上年度繼續滑落,整體市場低迷。2018年國家發改委公佈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別下調10元、10元和20元,而肥料、農藥、勞動力等農資成本卻持續攀升,受此影響,水稻種植出現較大規模的“雙改單”和“雜交改常規”,早稻種子退種率較高,中稻、晚稻種子市場啟動推遲,整體市場表現低迷,種子銷售均價繼續下滑。2018年雜交稻種子春季市場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70.96元/公斤,較去年下降0.67%。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整體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優質稻”成為農戶購種的首選條件,優質、高產的水稻品種受到熱捧,少數地區甚至出現脫銷的情況。

二是雜交早稻種子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3.92%。雜交早稻種子市場啟動晚、結束快,除雲南省外,各地基本於4月底前完成銷售。據統計,平均銷售價格為52.56元/公斤,同比下降13.92%,江西、湖南、海南、雲南種子銷售均價為40.67元/公斤、34.84元/公斤、49.58元/公斤、64.20元/公斤。但個別熱銷品種價格可以超過70元/公斤。

三是雜交中稻種子平均售價略有上漲。

雜交中稻種子銷售均價為80.93元/公斤,較往期略有上漲。其中,浙江、福建、江蘇等大田面積較小的省份種子價格保持高位,分別達到95.01元/公斤、91.39元/公斤和94.58元/公斤,主導品種種子售價較高,均價超過100元/公斤;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用種大省種子銷售均價紛紛下跌,分別為78.53元/公斤、72.56元/公斤、79.67元/公斤、70.35元/公斤。

四是雜交晚稻種子平均銷售價格下降3.92%。雜交晚稻種子市場啟動較晚,部分地區截至6月底仍有銷售。全國平均售價為65.76元/公斤,較去年下降3.92%。熱銷種子售價最高可達到107.94元/公斤。

2 制種情況

2018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增加明顯,同時單產、總產均有提高,種子生產延續向制種優勢區域集中,而且制種結構加速優化,特色、優質品種制種面積佔據主導地位。主要表現為:

一是制種面積維持高位。2018年全國雜交水稻制種收穫面積169萬畝,創16年以來次新高,比2017年增加2萬畝,增幅為1%。同時由於各主要基地災情總體輕於往年,單產171公斤/畝,同比增加3公斤/畝,增幅為1.99%;種子總產2.89億公斤,比2017年增長3%。

二是種子生產繼續向制種優勢區集中。2018年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延續向制種優勢區域集中態勢,福建、湖南、四川、江蘇、海南和江西六省制種面積共計147萬畝,佔全國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的87%,比2017年增加9萬畝、提高4個百分點。其中,福建的制種基地生產面積增長較快。

警告!雜交水稻種業或將經歷轉型陣痛期!

警告!雜交水稻種業或將經歷轉型陣痛期!

三是品種結構加速優化,普通品種制種面積下降。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雙輪驅動下,優質稻產業加速發展,推動制種結構加速優化,特色、專用、優質、抗性好、宜輕簡化栽培品種制種面積增加明顯,已經佔據主導地位;普通品種制種面積大幅下降。此外,小面積制種的新組合數量大幅增加。

二、2019年供需形勢預測——供大於求,持續加重

從供給看,2018年雜交水稻的制種面積增加,單產略增,新收穫種子2.9億公斤,加上期末有效庫存1.2億公斤,2019年可供種子總量4.1億公斤左右。從需求看,預計2019年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調減700萬畝以上,畝用種量為1.1千克/畝,預計明年總用種量在2.2-2.3億公斤,出口3000萬公斤左右,期末餘種1.6億公斤以上。總供給增加、總需求下降,2019年雜交水稻種子供過於求的程度將進一步加重。

預計需求情況為:一是2019年用種面積繼續調減。

直播稻、雙季稻改單季稻面積將進一步擴大,優質常規稻將持續擠壓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同時2018年水稻最低收購價下調,水稻種植的比較效益持續下滑,政策性調減1000萬畝水稻的效應將持續,預期2019年雜交水稻種植面積調減的趨勢明顯,預計比2018年調減700萬畝以上。二是預計2019年畝用種量將基本穩定。2018年雜交水稻畝用種量約為1.1千克/畝,比2017年減少0.02千克/畝,預計2019年與之基本持平。


警告!雜交水稻種業或將經歷轉型陣痛期!

預計市場走勢為,優質稻面積擴大速度將超預期,庫存積壓的傳統普通品種面積將明顯下滑,幾年高庫存的普通品種將被迫大規模轉商,抗倒伏、抗病性好的優質、專用品種將受市場青睞,種子價格分化將加劇。

三、2019年市場與生產情況分析

1 用種需求動向

各地反映,雜交水稻種子市場呈現三大特徵:一是需種量下降。水稻種植“雙改單”和“雜交改常規”的面進一步擴大,水稻總面積和雜交稻面積出現雙降局面,水稻種子需求量繼續下降,雜交水稻種子過剩加劇。二是“水稻優質化”加速。儘管水稻總面積調減,但優質稻面積明顯增大,抗性好、宜輕簡化栽培的優質稻品種價格逆勢上漲,大部分老品種、出米率低、米質較差的品種的種子庫存轉商已成必然。三是早稻種子銷售量出現斷崖式下降。

目前早稻種子市場進入尾聲,因早稻收購價格低,農民普遍減少早稻種植,早稻種子銷售量大幅下降,調度顯示全國早雜種子銷售均價為52.78元/公斤,同比下降18.11%。目前中稻市場逐步進入活躍期,種子銷售均價為78.39元/公斤,同比下降3.47%;晚稻市場剛剛啟動,種子均價為61.47元/公斤,同比下降2.52%。北方稻區銷售進度均在30%以上,種子平均銷售價格為10.28元/公斤,同比下降2.37%,部分長粒香型優質稻品種需求旺盛,價格小幅上升。

2 生產意向

全國計劃制種面積136萬畝,比2018年實際制種面積減少近30萬畝,減幅達19%,其中早稻計劃制種24萬畝,比去年下降26%,中稻計劃制種82萬畝,比2018年減少15%,晚稻計劃制種30萬畝,比2018年減少23%,預計最終實際落實的制種面積還會減少。湖南、福建、四川、海南、江蘇、江西六大基地均大幅調減,但廣東、廣西逆勢略增。優質稻品種如野香優系列、傳統暢銷品種如甬優系列計劃制種面積有所增加,普通品種如Ⅱ優系列、C兩優系列計劃制種面積大幅下降,多數大型水稻種子企業雜交稻制種面積調減幅度在30%以上,雜交水稻種業進入滯銷品種種子大規模轉商出清、優質品種種子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並行的結構轉型期,大部分以經營傳統品種為主、優質品種尚未進入市場的企業將經歷一段轉型陣痛期。

結語:對於2019年種子市場,特別是“兩雜”種子,要充分認識市場風險,合理調整制種面積;大力化解庫存風險,加快出清積壓和退出不適宜品種;充分認識氣候風險,把品種種到最適宜區,同時強化種子生產及播種服務;緊跟優質化、綠色化主流市場需求,大力推進品種更新換代,全力化解品種淘汰風險。

原報告執筆:杜曉偉、王玉璽、宋偉、王志敏、柳佳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