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瓶頸,我們該如何解決物流園區的問題

運點點導讀:近幾年,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了幾個顯著特點,但同時也遇到許多問題。如果想讓物流園區再上一個臺階,就必須解決其中的問題。

一、中國快遞物流園區發展整體情況

在過去的5年裡,中國快遞物流園區發展形勢喜人,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從園區數量來看,2014年到2018年5年間,園區的數量從2014年的171個,增加到2016年的285個,再到2018年的471個。演講稿中,園區開展有兩條曲線較為直觀,一條曲線平滑,表明園區數量增加很快很安穩,這與在座各家企業的體會根本一致。另一條是折線,表明地方建設園區的熱情遭到政策影響曾產生波折,歷經2015年土地批閱、貨源緊缺、人才缺乏等開展瓶頸期,園區這個行業淘沙取金後,行業開展迎來春天,快遞持續多年堅持高速態勢,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園區建設熱情再度被充沛點燃。現在,除了西藏、上海等少數區域沒有專業的快遞物流園區以外,根本實現全國省級全掩蓋。

二是從園區地域分佈來看,2018年有4個省的園區數量超過30家,分別為廣東、安徽、江西、四川,這4家佔比達到28.5%。有7個省份的園區數量超過20家,分別是山東、江蘇、湖北、浙江、重慶、河南、甘肅。

三是從園區佔地規模來看,2018年全國快遞園區佔地面積已經達到21.8萬畝,超過萬畝的有江西和江蘇。150畝以下的佔267家,佔到57%。155畝到300畝的中小型園區有67家佔到14%,300畝到750畝有76家佔到16%,另外750畝以上的有41家,佔比不到10%,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河北,1000畝以上的園區在全國都是很大的了。

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瓶頸,我們該如何解決物流園區的問題

四是從園區開發方式來看,相對來說,中國快遞企業資金比較雄厚的,所以快遞企業上市後更願意自己掏錢拿地而不是租賃。2018年,企業獨立投資247家,佔全國快遞物流園區的52.4%,政府投資園區以義烏為代表,政府做完了以後讓企業使用,有76家佔16.1%,使用外來投資有71家,佔到15.1%。

五是從整體的運營來看,入園快遞企業個數穩步增長,從2014年846個到2018年達到2076個。園區發展得很快,吸附能力比較強,發展紅紅火火,帶動大量投資和吸納就業。據測算,實地投入運營物流園區佔比達75.1%,四川和廣東實際投資超過規劃投資,落地情況比較理想。

六是從企業入園情況來看,因為快遞企業普遍存在“用地貴”、“用地難”問題,企業入駐園區志願強烈。安徽、江西、甘肅、重慶等地入駐最為積極,其間,安徽入駐快遞企業226家,江西入駐快遞企業189家,四川入駐快遞企業148家。2018年,園區入駐增加最猛的分別是甘肅、湖北、重慶。現在,山東園區日處理快件量最多,達9769萬件,第二名浙江1827萬件,第三名江蘇1038萬件,第四名河南1029萬件。

七是從吸納就業來看,園區建設催生直接用工需求,吸納就業是各地政府非常重視的園區指標。河南、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福建吸納就業比較多,河南一年達到了6萬人以上,江蘇、安徽也超過2萬。2018年,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吸納就業達到4.6萬人,安徽合肥環狀快遞園區吸納就業達到1.1萬人。

二、中國快遞物流園區成長階段和案例

根據發展研究中心多年來的持續研究,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發展成熟期、發展成長期和發展萌芽期三種狀態並存現象,每一種類型都有典型示範園區,可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一是發展成熟區的園區。杭州空港物流園以蕭山國際機場為依託,吸引順豐全國航空樞紐、申通華東總部、圓通華東總部以及EMS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入駐,累計投資達到55億元,直接供地1200餘畝。福建高速物流園區,2012年投入運營,投資達3.93億元。吸引申通、德邦等快遞企業入駐園區,從業人員達到2500人。

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瓶頸,我們該如何解決物流園區的問題

二是發展成長區的園區。山東菏澤的天華物流園區跨菏澤市和牡丹江市兩級黨委政府。重慶公路物流基地吸引京東、順豐等36家企業入駐,年稅超過10億元。新疆庫爾勒快遞園區,2016年正式投入運營,入駐園區達到19家。

三是發展萌芽區園區。雲南大理州園區有包括韻達、優速、圓通等11家企業入駐,2018年處理達到2000萬件,解決1000人就業。甘肅張掖市的福盛快遞園區,2017年建成,目前有5家快遞企業入駐。寧夏政策優惠較多,固原市、西吉縣、隆德縣和涇源縣都入駐了園區,對周邊形成了很好的“虹吸”效應和集約化效果。

三、中國快遞物流園區主要問題

我國快遞園區開展到現在主要問題在哪裡?第一是開展的不平衡,東中西部開展不均衡,有些當地大城市一地難求,還有的當地是無件可運;第二是連接不充分,能否共享資源成為問題,大部分的園區企業表示不需要,也不願意共享資源,一味單打獨鬥;第三是生態太單薄,快遞物流不應是一個獨自工業,集散量大的當地,例如義烏可以考慮做獨立分撥,其他當地要科學考慮與現代農業、現代製造業和電子商務結合;第四是兼容性不行,政府對園區的知道有個過程,態度也不完全一致。

中國快遞物流園區出現瓶頸,我們該如何解決物流園區的問題

四、中國快遞物流園區未來發展建議

要堅持我國快遞物流園區的高質量開展,堅持當前園區“車來車往、一片繁榮”的景象,咱們提出以下8條建議和定見,供大家參考:一是打造園區生態圈,不要盲目的建單一的功能園區。二是園區處理企業用地難問題,快遞業開展太快,70%的快遞是經過快遞園區來進行分撥的,當前“用地難”問題依然突出。三是園區信息互聯互通的問題,要考慮快遞的全程全網對數據一體化的迫切需求。四是運輸結構和運力的調整,要與交通等部分各類方針堅持同步,需求統籌考慮諸如貨物是什麼樣、園區車輛是什麼樣等深層次交互協同問題。五是融入國家物流紐帶佈局規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全國物流區劃、紐帶佈局中心逐步清晰,紐帶地位作用要逐步發揮出來。六是降本增效,發揮園區集聚效應和規劃效應。七是建立職業樣板,職業需求總結經驗,建立標杆樣板企業,使其他園區建設少走彎路。八是改善投融資環境,緊抓簡政放權、減稅和降費等落實。

行業交流,添加公眾號:運點點(ID|transpop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