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文檔怎麼整理?

出門進山



產品文檔,是產品經理必須要懂得的基本技能之一,尤其是互聯網企業。

產品文檔,也是讓很多初級產品經理非常頭疼的事情。

到底怎麼樣才能書寫一份比較完善的產品文檔呢?其實很簡單,我們簡單來談一談。

為什麼會有產品經理?

實際上產品經理一職,尤其是互聯網產品經理,在2010年以前都是不存在的崗位,一般都由技術部門或運營部門的相關人員負責,或者說直接由老闆負責。但是自從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產品經理角色突然興起,變得尤其重要,這樣的出現,其實來自於分工的變革。

過去的互聯網公司,或者說業務形態,主要是以市場和運營為主導,主要是為了賣服務而工作,所以只要實現需要的功能即可,比如QQ,實際上就是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服務,並且市場足夠壟斷,所以可以通過各種鑽讓消費者充錢,我給你服務。

自從移動互聯網發展以來,互聯網公司快速崛起,僅僅實現功能的需求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大家都在談一個字:用戶體驗。誰的體驗更好,就用誰的;誰的產品更新快,就用誰的。

所以,專門負責用戶體驗,負責整體規劃的產品經理就誕生了。

為什麼需要產品文檔?

產品經理只是一個職業,而不是一個職位,並不代表就是“經理”。

產品經理與UI、工程師、運營、市場一樣,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產品經理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簡單來講,產品經理的主要作用,就是設計出運營、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原型,並且交由技術部門開發,在預計的時間交付,並且負責後續的數據跟蹤和迭代。

說白了,就是運營和技術之間的橋樑,把運營的需求翻譯給技術部門聽懂。而需求文檔,就是翻譯之後的重要產物。

需求文檔包含哪些內容?

我聽了很多課程,也包括像“三節課”這樣備受好評的網課。不過總是覺得他們把產品文檔講得太過於複雜,反而讓初學者摸不著頭腦。其實就我的經驗來看,產品文檔主要是四塊內容:

1.需求背景:講清楚目前項目的背景,基礎狀況,基本數據。說明本次需求開發要實現的功能,預計的開發週期,以及所調配的資源等信息,讓技術人員對要做的項目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2.業務流程:這一塊是產品文檔的重點,也就是需要產品經理畫出業務流程圖,並且備註好業務邏輯。業務流程圖,也就是新添加需求所要實現的所有頁面,並且每一層級的頁面通過怎樣的按鈕或操作實現,頁面原型可以畫得詳細一些,但是千萬不要上色,會干擾UI做設計。業務邏輯備註,也就是在不同狀態下產品所做的不同處理,比如同樣一個頁面,登錄的用戶是怎樣的,未登錄的用戶是怎樣的,必須要備註清楚。

3.數據打點:沒有數據接入的產品,都不能稱之為產品。所有的產品都必須要埋點進行數據採集,每個重要的按鈕,每個重要的頁面。點擊、曝光、瀏覽三個維度去採集,到一定時間段後你就知道哪些功能是用戶常用的,哪些是不常用的,用於後期迭代的重要分析手段。當然具體埋點工作則由技術來負責。

4.需求覆盤:一般需求上新一週後,就可以做需求覆盤了,分別從需求設計、需求開發、上線運營三個時間段去反思犯的錯誤,進行總結,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問題。

基本上需求文檔,就包含這四塊的內容,涵蓋了從接受該項目,到最後上線運營的整個時間段。當然,僅憑需求文檔是不夠的,拉著運營和技術開需求分析會也是產品經理必須要做的事情。

除了需求文檔還需要什麼?

單說產品經理的技能,光是需求文檔肯定不行。需求調研、業務流程圖、頁面原型圖,頁面流程圖、需求文檔、數據分析這些是基本功。

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能,能夠順利與運營、設計和技術溝通,制定相應的方案。那就必須要懂得基礎的運營、設計、技術相應知識,不然別人忽悠你都不知道。

對於項目進度的把控也是必不可少的,學會用甘特圖管理任務進度,每天定時做好溝通和監督項目,確保產品能夠按時交付。

當然,也要有勇於擔當的責任。無論中間誰出了錯,只要產品出現問題,只要沒能夠按時交付,產品經理都應該第一時間站出來扛起錯誤,及時改正。這樣別人才會願意“為你開發產品”。


產品經理確實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但是又有誰懂得產品上線時的那種成就感呢?


宋東珂


我是一名做技術開發的,有時項目多了再回去找以前的文件真的是一件頭痛的事,如果不整理想找一個文件猶如大海撈針,所以我提供下我整理文檔的方法:

1. 文檔的架構,這點非常重要,說白了就是文件歸類,同類別的文件放在同一個文件夾。

2.文件命名,應該做到顧名思義,簡單直接明瞭。

3.給文件名添加一個日期,如果是頻繁修改的文件應該定義不同的版本或者日期區別。

具體參考我的圖片





老歐創記


對於一個優秀的產品文檔應該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產品概述 產品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名稱 用途 作用簡述。

2.產品外形及構成。

3.產品詳細使用說明

4.補充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