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湖北野三關“虎哥”:打黑縣委書記奈他不何,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起底湖北野三關“虎哥”:打黑縣委書記奈他不何,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封面新聞記者 梁波 田雪皎 謝凱 發自湖北野三關

湖北巴東野三關,素有“鄂西第一鎮”之稱。

10年前的“鄧玉嬌刺官案”,讓古鎮成為全國輿論風暴中心。

10年後的“掃黑除惡鬥爭”,讓古鎮再次回到公眾視野。

據《恩施日報》4月17日報道,田金虎為首涉黑惡團伙不僅被打掉,8名涉嫌充當“保護傘”的幹部被留置。這些幹部,有“警傘”,也有“官傘”。另據多位與湖北恩施警方有接觸的人士透露,野三關田金虎涉黑惡團伙案,系中央打黑除惡領導小組掛牌督辦案,湖北省打黑除惡第一案。

田金虎,一個“小鎮惡人”,緣何備受關注?“因為我當縣委書記時,都奈何不了這個田金虎!”說這話的,是“網紅縣委書記”陳行甲。

2016年6月前後,時任巴東縣委書記的陳行甲,曾接到多名舉報人關於田金虎涉黑惡行為的舉報。陳行甲為此憤怒並拍案而起,召集兩位相關縣領導,一對一交辦針對“田金虎”的掃黑任務。半年過去,兩位縣領導“沒敢”實質性行動。2016年年底,陳行甲辭職,這次巴東縣內“打黑”不了了之。

“田金虎”是誰?為什麼縣委書記都奈他不何?

4月底,封面新聞記者走進野三關鎮。

在原副鎮長鄧傳聰等居民眼裡,用“談虎色變”來描述這位“江湖大哥”,恰如其分。還有部分受害人,或拒絕或小心翼翼的接受採訪。陳行甲則認為,這次打掉的“警傘”和“官傘”,僅僅是保護田金虎幾把“小傘”。

起底湖北野三關“虎哥”:打黑縣委書記奈他不何,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從保安到“虎哥”

用“拳頭”壟斷小鎮客運

野三關鎮,地處湖北西部。

小鎮被稱為大西南的陸路咽喉,G50滬渝高速、G318國道、宜萬鐵路穿境而過,巴東火車站設立於此。

同時,小鎮還被稱為“擁有兩座機場的鄉鎮”。從場鎮出發,東距宜昌168公里,西到恩施州府157公里。城鎮常住人口接近10萬人,繁華程度遠超過90公里外的巴東縣城。

發達的陸路交通,讓小鎮客運市場和貨運物流異常火爆。

1996年,田金虎20歲,當時名字叫“田經虎”。他辭去宜昌保安工作,來到野三關鎮,投奔在鎮供銷社工作的大哥田經安,大嫂在國營三峽酒廠工作。

據熟識田金虎20多年的知情人稱,來到鎮上,田金虎先後販賣過香菸,開過車輛維修店,還幹過吊車施救等工作。

“財運的轉折,源於他的前妻。”這位知情人稱,2000年前後,田金虎認識了巴東縣運管所派駐野三關工作人員鄧某豔。不久,鄧某豔離婚,與田經虎結合。“2002年11月,巴東縣萬通客運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萬通客運”)成立。這標誌著田經虎正式介入野三關客運市場。”

依據天眼查查詢工商公開信息,截止目前,萬通客運股東10人,其中包括田經虎三兄弟。作為大股東,田經虎持股21.2%。大哥田經安,作為法定代表人,持股8%。三弟田應輝,持股8%。

據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透露,萬通客運公司成立後,為與其他兩家早前成立的客運公司爭搶客源,萬通公司的手段可謂極其暴力。

關於當年野三關客運市場亂象問題,《恩施晚報》於2007年6月22日,以《巴東首例涉黑刑事案宣判七名涉案人員獲刑》為題,予以詳細披露。

報道稱,6月19日,巴東縣法院對曾壟斷野三關客運市場的犯罪集團案進行公開宣判,7名黑勢力團伙成員被判處期限不等的有期徒刑。經法院審理查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田經虎組織社會閒散人員張周強、侯著勇、陳千華、鄧貴紅、餘子成等人,在野三關鎮暴力壟斷客運市場,脅迫客商李某將野三關汽車客運站轉讓給田經虎經營。

田經虎成立車站內外工作組,明確分工,統一購買公安制式客運服裝,配備“客運稽查”、“安全巡查”專用車輛。根據“成效”,以每月600至2500元不等的標準,給團伙成員發放工資。

在田經虎的策劃、指揮下,該組織對司乘人員和當地群眾動輒罰款、扣車,稍有不從就打人、砸車,通過暴力、脅迫、扣車、罰款等手段勒索錢財,擅自提高站務服務費比例,擅自設立“門檢費”等收費項目,在收取高額“月票費”及抽成後,讓無線路牌車輛站內配載。從2005年12月16日至2006年6月16日,其收入達89萬餘元。

另據楚天都市報2007年11月19日報道,田經虎當時自任經理,委任張周強為野三關客運站站長,陳千華為副站長,田應輝、侯著勇、鄧貴紅、餘子成等人為車站內外工作人員。

法院審理認為,該組織在一定區域和行業內,形成了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符合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該案被稱為巴東縣首例黑社會性質團伙案。作為主犯,田經虎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8個月。

起底湖北野三關“虎哥”:打黑縣委書記奈他不何,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捲土重來

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三年的清靜,很快過去。

2009年,田經虎刑滿出獄。這時,他把名字寫成“田金虎”。2016年2月20日,其通過《恩施日報》發佈啟事:“田經虎”正式更名為“田金虎”。

出獄後,田金虎將萬通客運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大哥田經安,他和三弟田應輝為股東。日常管理交由大哥田經安,客運站管理則交給弟弟田應輝。

不重操舊業,田金虎卻並未消沉。

很快,田金虎重構了“朋友圈”和“生意版圖”。這一次,他“請”來了原野三關鎮司法所所長鄧忠傑擔任自己的“法律顧問”。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鄧忠傑被評為恩施州“十佳司法所長”。而到了2018年11月,鄧忠傑被列為“田金虎涉黑惡團伙”18名成員之一。

這之前的4個月,即2018年7月,《恩施日報》刊發題為《小鎮“解鈴”達人——記野三關鎮第三方調解員鄧忠傑》的長篇報道,稱鄧忠傑“在司法崗位任職30年,法律基礎過硬,工作能力出眾,在當地有口皆碑”,“在處理民事糾紛上,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鄧忠傑同樣是一把好手”。

據多位知情人士證實,作為田金虎身邊的最得力助手,鄧忠傑不僅從法律上協助田金虎等,在經濟活動中規避法律風險,或還利用自己在野三關官場、巴東政法界的熟悉資源,幫助田金虎在野三關“開疆拓土”。

起底湖北野三關“虎哥”:打黑縣委書記奈他不何,司法所長成其“法律顧問”

第一桶金

轉賣“特批”民生地塊

野三關鎮,距離巴東縣城94公里。截止目前,包括出租車在內,全鎮客運公司已有4家,從事客運的車輛300多輛。

“車輛年檢,只有去巴東縣城,來回至少耗時兩天。故有人建議在野三關建一個車輛檢測站。”一位知情人說,建議通過縣政協委員,在巴東縣政協會上提出。不過,真正獲得“檢測站項目”者卻是田金虎。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結果顯示,2013年5月27日,巴東縣野三關車輛檢測站成立,執行事務合夥人田經虎。主要經營場所位於巴東縣野三關鎮青龍橋二組。

據天眼查信息,檢測站股東兩人。大股東,田經虎持股60%,認繳出資額300萬元。股東,大哥田經安,認繳出資200萬元,持股40%。從企業年報看,2013年至2016年,檢測站經營狀態為開業。2017年,經營狀態則為歇業。

“這個檢測站,自始自終只存在於紙面上。那塊用來修建檢測站的土地,目前已修起了一座民營醫院。”一位知情人向封面新聞記者如是說。

3月25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工商信息顯示的檢測站主要經營場所——野三關青龍橋二組。據多位居民指認,眼前主體結構已建成的建築物,確係一家名叫巴東博德醫院投資建設。“之前這裡是要修車輛檢測站,也不知道現在為啥改成了民營醫院?”一位居民滿臉疑惑。

天眼查查詢顯示,巴東博德醫院投資方為巴東博德精神病醫院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15年1月9日成立。住所位於巴東縣野三關鎮勸農亭村十一組。

關於巴東博德醫院建設地址,封面新聞在恩施新聞網發現,醫院第一次環評公示時間為2015年4月14日。公示內容顯示,醫院建設地址為:野三關鎮勸農亭村十一組龍洞灣。

同樣,在工程信息網站天工網上,巴東博德醫院建設地址與第一環評公示地址完全一致。

一年多時間過去,這個地址竟悄然發生了變遷。

2016年12月12日,巴東縣衛計局通過官網發佈《關於巴東博德精神病醫院變更執業地址的公示》。內容顯示,“原執業地址:巴東縣野三關鎮勸農亭村十一組龍洞灣,現變更執業地址:巴東縣野三關鎮青龍橋社區2組。”

據多位野三關鎮居民證實,田金虎作為股東的巴東縣華逸國際大酒店建設位置,就是野三關鎮勸農亭村十一組龍洞灣。

巴東縣衛計局發佈的公示內容,沒有提及地址變更原因。

博德醫院與華逸酒店建設地址為何“神重合”?

封面新聞記者嘗試與巴東博德精神病醫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取得聯繫。令人遺憾的是,多次撥打該公司公示手機號,電話接通,卻始終無人接聽。

據知情人透露,可以確認的是,博德醫院如今主體建築所在地塊,確係野三關檢測站經營場所用地。據他調查瞭解,田金虎取得這塊用地後,始終沒有開建檢測站,而是把地轉賣給了博德醫院,具體金額為350萬元。這筆錢,田金虎用來成立了巴東縣華逸實業有限公司。“據此,這筆沒有一分錢投入的收入,可能是田金虎佈局經濟版圖的第一桶金。”一位知情人稱,時至2018年8月,田金虎被警方抓捕,其經濟版圖已經擴大至客運運輸、酒店管理、房地產開發和放貸。

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巴東縣華逸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14年6月17日,法定代表人田金虎,註冊資本350萬元。該公司股東只有一人,即田金虎,持股比例100%。大哥田經安,在公司任職監事,沒有持股。

關於檢測站用地的取得,和後來悄然轉讓,以及華逸大酒店佔地,封面新聞在巴東縣國土資源局未能查詢到招拍掛相關信息。

4月29日,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時任巴東縣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工作人員杜先生證實,目前修建博德醫院用地,當時確係修建車輛檢測站項目申報徵地。田金虎參與了前期徵地工作。後來,檢測站項目沒有實施,野三關鎮政府作了規劃調整,將這塊地用於修建民營醫院。

田金虎與博德醫院之間有無交易,杜先生未作更詳細的介紹。

封面新聞記者嘗試與博德醫院大股東柳長征取得聯繫,多次撥打該醫院公示手機號,卻無人接聽。

記者又以短信方式向其求證:該醫院是否因這塊地與田金虎有過交易?金額是否為350萬元?交易緣由是什麼?

截止記者發稿,柳長征暫未給予任何回覆。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封面底稿】創作,在封面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