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常熟地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夏、商时期,常熟地域为古扬州属地。商末(前11世纪)周太王古公父之子泰伯、仲雍让国南来,建勾吴古国。武王灭纣后(前841年),封仲雍曾孙周章为吴王,立吴国。常熟地域时为吴国北境。

东周元王五年(前471年),越灭吴,常熟地域隶于越。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常熟地域隶于楚。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常熟地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景帝前元时期(前156~前150年),常熟地域上首次设虞乡建置,仍隶于会稽郡吴县。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浙江以西另设吴郡,虞乡隶于吴郡吴县。其时,常熟地域内又增设南沙乡,并在该乡置司盐都尉署,开常熟地域史设吏治之先河。

三国鼎立期间,虞乡、南沙乡同属东吴吴郡吴县。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分吴县之虞乡立海虞县”(《宋书·州郡志》)。隶于吴郡,此为常熟地域设县之始。

东晋元帝初年(317年),以海虞县北境侨设郯县、朐县、利城县,为南东海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 南沙乡升为南沙县。是时,常熟地域并存海虞、南沙两县。

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泰元年(498年),海虞县北境设海阳县,隶于晋陵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即今福山),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常熟之名取“土壤膏沃、岁无水旱”,“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

梁天监六年(507年),置信义郡,郡治南沙。以土地肥沃年年丰收,南沙更名为常熟。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隋开皇年间(581年),废信义郡及所辖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等五县并入常熟,县治设于原南沙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晋陵郡,升常熟建常州。

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治移至海虞城即现之虞山镇,隶于吴郡。

五代十国期间,常熟属吴越国。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宋代,常熟属两浙路平江府。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

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隶于平江路。元代改里为图。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隶于苏州府。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清雍正四年(1726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治同城。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两县仍隶于苏州府。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

民国元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1月,常熟、昭文两县合并为常熟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民国二十三年 乡以下推行保甲制。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

1949年4月27日,常熟解放。同年5月析常熟城区置常熟市,余为常熟县。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沙家浜风景区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阳澄湖畔,交通便捷,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美食购物区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批景点。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虞山景区

虞山景区位于常熟市,由虞山、尚湖组成,是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和石景、寺观园林著称的山水风景名胜区。辟辛峰、维摩旭日、剑门、兴福寺、尚湖、小石洞等6个景点,其中以辛峰、剑门为主景点。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铁琴铜剑楼

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 藏书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辛峰亭

辛峰亭位于常熟虞山东岭之巅,为虞山上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宋嘉泰初名“望湖亭”,后更名为“极目亭”。明初废。嘉靖年重建,取名“达观亭” 又废。万历间再重建,因地处城之西,取名“辛峰亭”。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兴福寺

破山寺,又称兴福寺,号称江南四大名刹(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常熟兴福寺)之一,位于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方塔

原名“崇教兴福寺塔”,俗名方塔,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塔为四面九层盔形顶 砖木结构,逐层递收,立面的轮廓吴抛物线状。面阔三间,明间设门洞,底层为拱圈形,其余均为壶状、每层平座深 0.9至1.1米不等,檐口用擎柱支撑,每边设几何形栏杆三扇,曲线柔和流畅。从平地到刹顶总高67.14米。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读书台

读书台位于虞山东南麓,相传为六朝梁代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今辟为公园。园中奇石突兀,古木参天,分为内外两园。读书台在内园中央,上建“读书台亭”,亭内有文物石刻。全园结构,苍劲而古朴,严整而疏放。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曾赵园

曾园、赵园是相互毗邻的原虚廓园、水吾园的合称。两园皆以水景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布局得体,以水景取胜。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拂水山庄

拂水山庄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珍贵的艺术明珠。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梅李聚沙园

聚沙园位于梅李中心镇区东侧,占地面积55668平方米,因全园主体为始建于南宋的“聚沙百福宝塔”而得名。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常熟博物馆

常熟博物馆现拥有上至崧泽、良渚文化,下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各类文物16000余件(组),其中以书画、陶瓷、玉器三大类为主,现有国家一级文物21件、二级文物261件,藏品数量、等级均在全国同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http://www.csmuseum.cn/index.asp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