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沒錯,今天我們又來炒這個老生常談的梗,光榮株式會社推出的《三國志12》取得很好的銷量,但卻讓自家的節操碎了一地,甚至差一點攤上官司。追求利潤我們可以理解,想要藉助《三國志11》的高分口碑走一批貨,想來玩家也是樂於接受的。但《三國志12》卻走了最不尋常的路,不僅將三11的戰旗玩法顛覆性的改成即時策略,這一整套戰鬥玩法還抄襲了世嘉的《三國志大戰》系列。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不少玩家被光榮圈粉,是從三國志9開始的。一入三國誤終身的玩家不少,三9到三12,跨度整整九年。這個9年,光榮《三國志》“晚節不保”,在2012年將戰鬥改成了即時戰略類。要知道,三國志向來是戰旗,多年的戰旗玩法,讓玩家們都成了手殘黨,即時戰略真不是手殘黨的菜啊。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好在三國志大戰的戰鬥操作算是即時策略中最簡單的作品之一,8cost可以勉強對上5cost的AI,玩家們還是會經常被虐。在多數玩家心中,其實三國題材遊戲品類分明。動作類最好的就是真三國無雙,戰棋類最好的就是三國志,即時戰略最好的就是三國志大戰。三國類遊戲要麼反映故事,要麼反映人物,那些只是借了個名字的遊戲都可以負分滾粗。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三國志大戰是街機平臺的,NDS有移植,也正是因為有NDS,很多酷愛三國的玩家才趨之若鶩的迷上這款神遊戲。三國志大戰在日本火爆程度無法形容,各種競技,各種大賽,然而在國內知名度一般(世嘉以前不太看好大陸游戲市場的),所以大陸能找到三國志大戰的地方不多。也許,光榮正是利用了這個空擋,把人家的即時策略玩法搬上了他們的《三國志12》。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除了將三國志大戰卡牌戰鬥呈現模式變成實體隊伍在寫實地圖上對抗,三12的武將卡片,戰鬥數值,玩法規則基本上與前者一致。用寫實的隊伍陣營代替前者的卡牌效果,視覺上確實沒有任何一點抄襲的痕跡,數值當然也有一些調整優化,但大體一致。當然,即時策略玩法原本就比較相似,說抄襲缺少實錘鐵證,所以光榮也就免了官司。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說實話,耐撕兒遊戲是真心喜歡三國志系列。一連幾個月來都是“吹捧”三國志系列怎麼怎麼牛,就好像暗恥給發了工資似的。知道三國志12是即時戰略時,開始還是挺期待,因為終於換了核心,不過最終還是失望離開。除了並沒有多少創意的,看上去十足模仿秀味道的即時策略玩法,遊戲諸多細節令人很不爽。

《三國志12》收割了《三國志11》的口碑,卻差點斷送光榮的前程

一定有人會說:愛玩玩,不玩滾;you can you up。那倒不至於,耐撕兒玩遊戲寫文章,也是一己之念,一家之言。不否認光榮曾經無限光榮,但也理性看待一家公司的起伏跌宕。《三國志12》在銷量表現上無疑是成功的,它成功的收割了三11以及全系列積累的口碑,但也讓光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加上《三國志13》的慘敗,光榮不得不重整旗鼓,再尋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