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政治人士競相希望“登陸”反映兩岸發展大勢

華廣網5日發表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吳為的評論文章說,在習近平總書記1月2日發表對臺重要講話後,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勢頭髮生更加積極變化。最近一段時期,島內一些政治人士紛紛來大陸參訪或表示準備來參訪,都反映出兩岸關係對臺灣發展的影響不斷擴大,說明“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日漸成為島內民眾的總體認識。

今年第一波登陸高潮來自高雄市長韓國瑜及此間接連來訪的國民黨籍縣市長。韓國瑜到港澳深廈等地參訪,開展城市交流合作,不僅在經貿、旅遊、文教等多方面取得階段性豐碩成果,而且就搭建城市交流機制化平臺取得初步共識,是“兩岸一家親”、親望親好、守望相助的具體體現,充分說明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前景廣闊。

今年第二波登陸高潮,主要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來訪,以及國民黨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將首次來大陸參訪,藍營政黨人士表達出希望來大陸交流合作的積極意願。除這些確定的登陸行程外,此後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為舉辦雙城論壇不排除來大陸的可能性。總之,島內各黨派、各界別人士來大陸參訪的意願越來越高。

在民進黨執政前兩年多,受民進黨打壓以及島內政治環境影響,過去一些人士對“登陸”都有所顧慮,至少對登陸的宣導都比較低調。但是,今年的情況發生明顯的變化,願意到大陸參訪的人士更多,調門更大,追求務實合作的主動性更強。

這反映了以下幾個兩岸關係的新變化。

一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昭示了兩岸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促使更多臺灣民眾思考臺灣前途在於兩岸關係,島內持續討論兩岸統一大勢、“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越來越多民眾正視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

二是島內希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改善經濟民生的意願越來越高。經過近三年民進黨執政的失敗,島內民眾看到了搞不好兩岸關係,臺灣就不會好,干擾破壞兩岸關係,只會把臺海形勢推向危險的邊緣。因此,島內政治人士敏銳洞察島內民意的積極變化,不斷主動尋求與大陸交流合作的機遇。

三是大陸不斷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繼續推動落實系列惠臺措施,不斷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落實臺企臺胞同等待遇,臺灣從中獲益良多。大陸真心實意將臺灣同胞作為一家人對待,與民進黨製造兩岸對立對抗形成鮮明對比和反差。這讓更多島內民眾以及許多政治人士認識到,“誰在為臺灣同胞謀福祉利益,誰卻是在壞臺灣同胞的好事”。

四是去年“九合一”選後,民進黨失利,突顯其執政深陷困境,島內民眾對其不滿升高。島內政治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民進黨執政衰敗跡象漸顯,島內許多不滿民進黨的政治人士看到了民進黨如果下臺以後,兩岸關係勢必會出現更好發展的機會,因此更多政治人士希望爭取早的推動與大陸良好交流合作,為未來島內政局可能發生的重大變化預做準備。(本文作者為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