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中國和美國分別有多少家企業上榜?平均營收和利潤差距大嗎?

搞笑達人來了


1、世界500強中美上榜企業數量

2018年世界500強美國上榜企業最多,上榜企業總數為126家,中國以120家企業排名第2,日本以52家企業排名第3,德國以32家企業排名第4,法國以28家企業排名第5。其他國家上榜企業數如下圖。

2、美國上榜的126企業名單

3、中國上榜的120企業名單

4、中國VS美國上榜企業平均營收對比

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營收總和為71623.74億美元,平均每個企業營收為596.86億美元。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營收總和為88816.43億美元,平均每個企業營收為704.89億美元。

從數據對比看,500強上榜的美國企業營收能力比中國企業強。

5、中國VS美國上榜企業平均利潤對比

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利潤總和為3686.83億美元,平均每個企業利潤為30.72億美元。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利潤總和為6564.05億美元,平均每個企業利潤為52.09億美元。

雖然中美上榜的企業數據相差不多,但是營收能力和利潤還是有相差比較大,特別是利潤,主要是中國上榜的國企居多,未來如果有更多的民營企業上榜,兩者的利潤差距應該不會有這麼明顯。


互金圈


拼數量之後是拼質量。這裡的質量是指盈利能力。

一、世界500強,目前中國與美國還是有差距,但差距在縮小。

2018年世界500強,中國上榜企業總量非常接近美國,中國總共有120家,美國有126家,差距只有6家。

中國120家上榜企業中,主要是大陸以及港澳地區,佔比為111家,還有臺灣省的9家。

在1989年,中國企業第一次登上世界500強排行榜時,僅有中國銀行一家企業上榜。到了1995年也還只有中國銀行、中化集團及中糧集團三家企業上榜。但到了2018年,中國以120家上榜企業,屈居第二,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兩倍多,日本有52家上榜。

二、從平均營收和利潤差距,中美差距還是蠻大的。

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平均營收為596.86億美元,平均利潤為31億美元;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平均營收為704.89億美元,平均利潤為52億美元。

而且,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的是,中國10家銀行,總利潤就達到1790億美元,占上榜企業的總利潤達到50.7%,平均是179億美元。換句話說,中國上榜企業的利潤,超過一半來自十家銀行。

而以蘋果、亞馬遜、微軟為首的美國18家入榜IT企業,平均銷售收入達到841億美元,平均利潤達到128億美元,不僅有核心技術和產品,而且具備吸納、整合全球最優資源和引領全球價值鏈的管理能力。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結合,使這些企業佔據全球價值鏈的上游。

三、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決定兩個國家500強企業差異。

總的來說,這與兩個國家經濟發展處於不同階段有極大關係。美國已經進入科技驅動的新經濟時代,中國經濟處於後工業化與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推進的時代,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更快,但底蘊略顯成色不足。

美國經濟增速不快,但底蘊雄厚。最多需要幾年,中國在世界500強上的數量就可能超過美國,但在科技實力上,還是要遜色於美國。

四、中國未來值得期待。

但有一點值得驕傲的是,在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有18家TMT企業,僅次於美國的25家,這個數量是值得驕傲的。因為中國在TMT行業正在迎頭趕上,這代表著中國的科技實力,日漸強盛。雖然目前要遜色與美國,但每年數百外的大學畢業生,將為中國未來科技創新帶來巨大的動力,這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對比的。

總而言之,中國在世界500強榜單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強,需要一個過程。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波士財經


在2018年,世界500強企業中,美國擁有的企業數量最多,達到了126家,中國緊接其後,達到了120家,日本位列第三,僅有52家,前三個國家的企業數量大約佔到了總數量的60%。目前來看,中國世界500強企業的數量與美國的差距在逐漸縮小,未來有可能超過美國。

營業收入對比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上榜的這120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71624億美元。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約為88816億美元。

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營業收入差額達到了17192億美元,中國企業的營業收入情況與美國企業營業收入情況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中國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只佔到美國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的80.64%。

利潤對比

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利潤總和約為3687億美元。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利潤總和為6564億美元。

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營業利潤差額達到了2877億元,兩國利潤差額還是較為巨大的,中國企業的利潤總額只佔到美國企業的利潤總額的56.17%。

通過對比發現,兩國的500強企業的數量大致相同,但是兩國各自創造的營業收入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同時中國進入500強企業的營業的利潤率相比美國進入500強企業來說更低,營業收入為美國的80%,而利潤卻只有美國的56%。


中國這120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特別是北京,有著53家世界500強企業,雖然很多都是大型國有企業,但也證明了首都雄厚的經濟實力。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標兵,有著中國第二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同時,臺灣的500強企業也達到了9家,大多為電子信息產業企業,可以看出臺灣電子產業較為發達。


與財為伴


根據《財富》公佈的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顯示,美國上榜數量達到126家,位居第一;中國則以120家企業數量排名第二;日本以52家排名第三,德國、法國、英國、韓國、荷蘭、瑞士、加拿大緊隨其後,上榜企業都超過10家。

這20多年來,美國上榜500強的企業數量維持在120~200家之間,數量上一直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國上榜世界500強的企業可謂是坐火箭搬竄升,到了2018年,中國的世界500企業已經有120家,與美國的差距僅為6家,可能近年來就會超過美國;而日本上榜500強企業的數量呈現緩慢的下降,這樣間接能夠反映出過去20多年日本經濟發展緩慢的狀況。

根據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達到71623.74億美元,而美國126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總和達到88816.43億美元,中國的500企業營收總和相當於美國的80.64%;算下來中國平均每家500強企業的營收為596.86億美元,而美國則是704.89億美元。

從利潤來看,中國上榜的120家企業的利潤總和為3686.83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的利潤為30.72億美元;而美國126家500強企業的利潤總和為6564.05億美元,平均每家利潤為52.09億美元,兩項數據都是美國比中國高。

從企業的類型來看,我國的500強企業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能源、基建、電信、房地產等行業,而美國的500強企業則集中在醫療、科技、金融、零售、能源、互聯網等行業。總的來說,中美兩國上榜數量雖然差不多,但是在質量上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錦繡中源


想一想,在改革開放前,世界500強沒有一箇中國企業,改革開放以來,世界500強中中國企業逐年增加,說明改革開放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活力,同時也說明中國人是聰明的,中國人是敢打敢拼的,中國人一定能屹立於世界的前列。中國人努力!中國人加油!


諾諾姥爺21


中國超越美國為期不遠了。


秘境南武當巍巍大景觀


不管中美企業各有多少家上榜?反正是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