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藍框街頭“上線”!海寧有了1000多處非機動車“專屬”車位

2019-05-08 14:2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平平 通訊員 葛焱

“劃車位給非機動車停,這個好!”5月7日,在市區西山路北側人行道,走過的市民看到正在劃設非機動車位的工作人員紛紛點贊。

醒目蓝框街头“上线”!海宁有了1000多处非机动车“专属”车位

當天下午2點,記者看到,2名工作人員把一個藍色的自行車模具放在人行道邊上的空地上,然後用力塗抹藍色油漆,一會兒一個藍色自行車標誌就出現在了地上。緊跟著,另外2名工作人員操作著一輛劃線車,藍色自行車標誌外圍劃設藍色線條,就這樣一處非機動車泊車位“誕生”了。

醒目蓝框街头“上线”!海宁有了1000多处非机动车“专属”车位

記者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特勤中隊瞭解到,自今年4月底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啟動市區非機動車位劃設工作。據悉,目前市區海昌路、工人路、長埭路、紫陽路、梅園路等道路兩側人行道上都已劃設了非機動車泊車位,總計已劃設1000多處泊車點位。

為合理利用道路停放車位資源,緩解城區停車設施不足和停車管理難等問題,今年4月開始,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市區道路人行道排摸統計。“當時,我們執法人員一條條道路排摸,並結合日常執法記錄情況,對重點路段進行統計。”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特勤中隊副隊長沈佳傑告訴記者,從排摸情況來,市區洛塘河以北、西山路以南區域為非機動車停放亂象較為嚴重區域。

據瞭解,市區人行道曾劃設過一批非機動車泊車位,但由於時間長久,有些標誌已模糊不清。沈佳傑說,在不影響行人通行、保障道路暢通的前提下,一方面在重點區域內增設非機動車位,另一方面對原有的非機動車位進行更新維護,從而引導市民規範停車。

那劃設車位之後,停車亂象是否會有所好轉呢?沿著海昌路往南,記者發現,海昌路兩側人行道上非機動車車位劃線已完成,不時可見一處處藍色的線條,裡面印著藍色自行車標誌。這些醒目的標誌為市民停車指明瞭方向,可以看到,一些市民停放電動車、自行車時會主動將車輛停放在藍色框線以內,以往隨意停放的車輛有所減少。

醒目蓝框街头“上线”!海宁有了1000多处非机动车“专属”车位

“我們在巡查過程中也發現,劃線之後,確實有些效果。”沈佳傑說,以前執法過程中總會出現機動車在人行道違停的現象,而且由於停車標識模糊不清會導致分歧。“如今重新劃線之後,停車管理硬件提升了,機動車車主不敢輕易違停了,非機動車也有了明確的停放區域,我們執法也更加清晰了。”

人行道非機動車車位的設置,引來很多市民點贊。走訪中,記者發現,大多數人都能按照規定有序停放,然而也還有一些市民沒有注意到非機動車停車位,將非機動車橫七豎八地停放在人行道或機動車道上。記者獲悉,針對此現象,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將研究制定更加詳細的管理方案,加大巡查次數和疏導力度,進一步規範非機動車停車問題,引導市民規範停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