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為什麼雁塔區說得多,做得少?方法措施那麼多,卻只停留在了紙上和嘴上,都沒有落到實處呢?”

“我們在實際中可以看到,很多幹部還習慣於在最好的位置上睡大覺!”

“外地客商來西安的時候,往往看到的是細節!”

......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以上便是5月8日,西安廣播電視臺播出的2019年第三期電視問政《問政時刻-關注雁塔、鄠邑兩區營商環境建設》中的精彩發言。

當然,如此犀利的言語肯定是出自於現場觀眾和特邀評論員的口中,鄠邑區和雁塔區各位領導的回覆則讓觀者失望許多,可以說,第一遍看的時候,基本沒有哪位領導的發言能給我留下記憶點。

在最後的觀眾投票環節,鄠邑區的滿意度是56.04%,雁塔區滿意度為58.56%

從我個人的觀感來看,這兩個擦著及格線的分數明顯偏高,並不能真正代表視頻前所有西安人的看法。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鄠邑區滿意度是56.04%, 不滿意度為43.96%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雁塔區滿意度為58.56%,不滿意度為41.44%

新區、老區共同面臨的問題

一個長達100分鐘的節目,要想讓視頻前面的觀眾從頭到尾聚焦在節目本身,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相對穩妥又聚焦的做法,是在節目中單獨安排一家政府單位接收問政,單一主題、主角會讓觀眾接收到最完整的節目主題。

就像去年4月8月問政西安教育局一樣,吸睛的主題和結果,讓節目播出後獲得絕佳的傳播效果,起到了“揭蓋子”的作用,某種意義上也算助推西安教育的正向發展。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雖然我在前文描述了邀請單一主角的好處,但是節目編導同樣有著自己的思考,本期邀請單位的對比,頗為讓人深思。

5月8日站在臺上的兩位主角,一位是2016年才撤縣設區,從戶縣更名為鄠邑區,擁有悠久歷史,但卻是西安目前“最年輕”的新區;

一位是西安市中心城區內最大的核心區,坐擁高新、曲江兩大開發區,年年區縣GDP排名第一,2018年更是全年實現GDP1757.98億元,一個區頂碑林未央兩個區,西安區縣當之無愧的傳統強區“領頭雁”。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2003年12月31日晚,大雁塔北廣場建成開放

本次主題是問政節目開播以來第四次“問政”西安營商環境。

新、老同登臺,年齡雖然不同,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卻同樣“新穎”,

如何解決在基層政府在引進招商投資項目、解決企業實際困難等工作中存在的政務服務效率低下,基礎配套設施滯後,招商項目落地困難,配套服務有形無實,幹部服務意識落後、基層單位推諉扯皮等現象和問題。

節目的立意明確,那鄠邑區和雁塔區的表現具體如何呢?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後進生”的心態

問政現場播放了六個短片,各自反應了鄠邑、雁塔兩個區不同的問題。

鄠邑區:

①、鄠邑區打造的“市民之家”便民機構,出現自助設備和電腦無法聯網、中介橫行、甚至工作人員明言只要有“科長關係”就可以插隊代辦的問題。

②、鄠邑區高鐵站外,交通服務秩序混亂,黑車肆意宰客。

③、鄠邑區的兩個特色小鎮,祖庵文旅城並未按時完工,半年時間就已荒草叢生,無人管理。原鄉小鎮則是圍而不建。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問政時刻的評分機制主要針對現場官員們的回答,看能否讓觀眾和評論員們滿意。

而鄠邑區的三個回答,在我看來並沒有配的上56.04的“高分”。

鄠邑區行政審批局的楊俊超局長在回答第一個問題時,認錯態度誠懇,表示“曝光問題全部認領”,但是依舊使用“重點整改”、“加強服務”、“標準化管理”之類的套話面對問題。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觀眾們、鄠邑區人民需要什麼樣的回答呢?

數據不會騙人,前提是在沒有作假的情況下。我們不會苛求楊局長能記住“市民之家”裡有多少臺電腦,多少中介之類的“小數據”。

但是在回答“市民之家”變成“中介代辦之家”的時候,能否使用肯定的語氣,準確的時間節點,來告知需要幫助的市民們,會在幾月幾號前解決無wifi,解決中介、代辦橫行的問題,徹查“科長關係”之類的腐敗情況呢?

畢竟,“馬上”、“迅速”之類的詞語實在是博大精深,總是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看不見答案。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高鐵站交通混亂問題,則是陷入西安老生常談的行政區、開發區管理權限問題上,鄠邑區交警大隊張鶴副大隊長直接甩鍋給託管的高新交警大隊,不知道不在現場的高新交警大隊會作何感想。

關鍵的特色小鎮問題,鄠邑區區長裴靖瑜承認問題和不足,並且提出了未來參考江浙特色小鎮建設的例子,算是給鄠邑區挽回一點分數。

但是由於特色小鎮動則幾十億上百億的資金、牽扯土地拆遷、居民安置、政府補貼等問題,如何招到正確的商,引來落地的資,在回答中,我們依舊看不到鄠邑區能否後發制人的關鍵性回答。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實話實說,雖然鄠邑區撤縣設區,但是大部分官員的水平依舊停留在戶縣時代,沒有做好升級行政區後,市政府關注度提高,民眾期望提高的準備。

作為後進生,進了尖子班,心態還是要及時調整!

我給觀眾打滿分

問政時刻會讓每個區開始問政前,由負責人為轄區做一段自我介紹。這是個略顯尷尬的時刻,負責人們肯定會講出轄區的優勢,但是也會知道現在說的越厲害,一會短片放出來臉打的也越狠。

槍打出頭鳥,連續11年蟬聯陝西省首位的雁塔區,面對這一問題時則更為尷尬。

索性,趙雷區長在自我介紹末尾提了一句:“我們的軟服務範圍不夠、硬措施服務不到位、執法管理水平能力還是不足,我們有必要提升我們的營商環境。”算是為接下來的短片打好預防針。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可惜第一個短片中暴露出來的,創業者找不到雁塔區大張旗鼓設立地全市第一家區級民營企業服務中心,辦證時又被工商、民政等部門“踢皮球”,最終無奈地放棄在雁塔區創業的問題,徹底將趙區長的預防針給抵消了。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更讓趙區長無奈的是,雁塔區行政審批局丁雅玲局長在回答時,用

“驚訝”、“抱歉”、“按說”、“應該”等詞彙來描述自己的不知情,殊不知她的回答更讓我們這些觀眾更為“驚訝”。

作為主管部門的一局之長,用這樣的詞彙,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丁局長對部門的掌控力是不是有所不足,對區裡鼓勵創業政策的實施推進是不是沒有做到位,是不是有打造“政績工程”的可能性等等。

這樣的回答,讓更多有志在雁塔區創業的青年才俊們看到,是不是會打起了“退堂鼓”,畢竟發現問題改進問題不算難,但是改進問題的主事人,能力被質疑後,再想挽回在創業者們心中的形象就太難了。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在反應雁塔區為企業設立6個社區金融服務站,有牌子卻沒功能,解決不了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的短片播放完,接連兩位官員被打斷回覆,出示黃牌後,便出現了文章開篇引用的那句本場堪稱經典的問句。

一位精明幹練的女觀眾表示在看完短片,聽完幾位領導的回覆後,不由得發問:

“為什麼雁塔區說得多,做得少?方法措施那麼多,卻只停留在了紙上和嘴上,都沒有落到實處呢?”

100分鐘的節目,這句話的出現,直接鎖定本場“MVP”。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同時,“說得多,做得少”的疑問,也適用於西安所有區縣,所有政府單位。

就像主持人在打斷雁塔區某官員回覆時所說的一樣,現在各區縣、各部門都把宣傳工作放到前面,但是在花團錦簌地文章我們都看了,能不能宣傳過後,真正做一些服務市民百姓的措施呢?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最後反映小寨免費WiFi、智慧小寨APP名存實亡等問題的短片播放完。

現場小寨商戶提及“只有小寨賽格一枝獨秀,無法在區域內做到百花齊放”的情況時,雖然趙雷區長用“小草”做出了精彩比喻,但還是沒有真正回覆,如何解決因為小寨區域糟糕的交通規劃和複雜的土地使用情況,而導致該問題發生的解決辦法。

說實話,雁塔區各官員的整場表現,確實符合了雁塔區“領頭雁”的高傲,卻沒有讓我們感受到甘為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

老大,也不能總是高高在上吧!

IXIAN

每一期問政看到官員們被質問到支支吾吾、啞口無言的場景,固然讓民眾心頭爽利,大聲叫好。

只不過,我們每一位民眾更應該對節目中曝光的問題持續追蹤,不能單憑媒體的力量,導致總是陷入“曝光-改正-再犯-曝光”的死循環之中。

各位站在臺上官員,也請“知恥而後勇”,不要讓支支吾吾的“糗態”定格你的仕途,擊散那顆解決問題、服務人民的信心。

致敬問政:

自2016年第一期《問政時刻》播出以來,火藥味十足的“電視問政”成為西安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用銳度換溫度”,100分鐘的犀利交鋒“問”出責任、“問”出根源、“問”出整改,現場專家、媒體、公眾深度把脈,為痼疾下了一劑猛藥。

這樣一檔註定艱難的節目,所有媒體人都會不由自主地為之送上敬意。

但三年過去,不知道是時間的緣故,還是不明原因的阻礙,我們也能感覺到《問政時刻》的些許疲軟。

本場雁塔區槽點十足的回答,卻恰好比鄠邑區的得分高出2點幾,總歸讓人有所疑問;最後送上的兩幅畫也有點“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含義。

但是節目短片挖問題的角度,主持人、評論員和觀眾的犀利,仍然讓我們看到《問政時刻》的初心依舊。

未來,還請繼續加油!

“說得多,做得少”,不止送給鄠邑區和雁塔區

西安網 《問政時刻》| 鄠邑雁塔營商環境打幾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