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廈門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無需再申請 可享七大好政策

【播报】厦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无需再申请 可享七大好政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吳雪瑩)以前,市民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還要跑到社區排隊辦理,現在坐在家中,就有就業“紅娘”上門幫忙介紹工作。昨日,廈門市人社局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並解讀了《關於困難群體就業幫扶促進困難群體增收開發困難群體人力資源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集成完善了困難群體就業幫扶政策,將開展主動服務,有效進行就業幫扶。

《意見》由市人社局與市財政局聯合出臺,重新明確了就業困難群體的範圍和認定依據,沿用了當前人社部門正在執行的效果較好的幫扶政策,部分原有政策結合新形勢進行了完善,同時還根據上級文件要求新增了部分政策。

就業困難群體實名制管理

今後,市人社部門將創新開展就業困難群體實名制管理服務。通過數據共享、數據聯動和線下入戶信息調查,建立動態更新的就業困難群體數據庫,全面準確掌握廈門就業困難群體實名制信息,在確保全市就業困難群體“底數清、情況明”的基礎上,集中資源開展精準就業幫扶。

根據實名制管理服務,就業困難群體不用自己申請,系統即可自動認定其為就業困難人員。而一旦被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即可享受廈門相關就業扶持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市民只能在戶籍所在地辦理就業困難幫扶的相關業務。一些戶籍所在地與居住地不統一的市民,還要跑到戶籍所在地辦理。如今,在本市範圍內異地居住的困難群體,居住地所在村居就會對其進行登記管理服務,納入所在鎮街、區就業困難群體幫扶的人員信息數據。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就業困難人員並非“一定終身”,《意見》規定了7種退出情形。退出後再達到規定的認定條件,可重新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申領獎勵補貼可全程網辦

就業困難人員還可享受一系列就業幫扶政策。就業困難人員可根據個人意願,選擇進行技能培訓。《意見》對進行靈活就業、自主創業的就業困難人員給予相應補貼等。

此外,在完善就業困難群體實名制數據庫建設和企業用工需求開發,促進崗位供求智能匹配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導向,一方面鼓勵就業困難群體到企業穩定就業,促進就業增收,另一方面支持企業招用就業困難人員,開發人力資源。《意見》鼓勵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鼓勵用人單位開發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困難群體中特困人員。

在對公服務全程網辦基礎上,人社部門建立了就業困難人員個人獎勵和崗位補貼發放平臺,實行申請、審核、發放全程網辦。加強幫扶資金使用風險防控,實行經辦全程留痕、可追溯。也就是說,困難人員要申請個人獎勵或崗位補貼,在家通過電腦和手機即可進行網上申請。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意見》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意見》實施細則將於近期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