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最終會是什麼結果?

美蛙英語


我猜測,說這話的老師,一定已不再年輕。我給他的畫像是:人到中年、中級職稱、職業倦怠、憤世嫉俗。

評職稱,是教師職業發展的唯二路徑。另一條路,是走教育行政——主任、校長、教育局領導。但那條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能力背景,根本走不通。記得幾年前,一位教育局幹部感慨:教師想要調到局機關,比行政界提拔一個副縣級幹部還要難!

所以大多數教師,只能走評職稱這條路。

年輕教師,人生才剛剛起步,眼裡心裡,裝的全是希望和憧憬,怎麼就能“看破紅塵”,拒絕評職稱呢?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任何人,處於任何時代,都希望明天更好。所謂甘於平庸,大多是失敗後的自我安慰,是百般無奈。

陶淵明辭官歸田,不為五斗米折腰。說得好聽,是淡泊名利、安貧樂道,是魏晉風度。其實,是亂世官場險惡,待遇不高,壓力卻不小,所以選擇逃離。

駱駝祥子也曾忠貞於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撓,與生活抗爭,希望能拉上真正屬於自己的車。他的墮落,是生活一再給他重重的錘擊,使他終於絕望。

發誓再也不參與評職稱的老師,基本是夢想已經破碎,人生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評職稱與把精力放在教學上,兩者並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

一心一意撲在教學上,心無旁鶩,鑽研教材、創新教法,努力教書、潛心育人。如果能夠持之以恆,長則十年,短則五年,大概率會嶄露頭角,甚至成為區域內名師。到那時候,成績有了,榮譽有了,職稱自然也不在話下。

題主的意思是,大多數老師因為將精力花在評職稱所需的那些華而不實的材料上,結果荒廢了個人成長。這實在是大謬。如果不是為自己一無所成找藉口,就是被他人觀點裹挾。

毋庸置疑,目前的職稱評審規則確實存在很多漏洞,甚至職稱制度本身也極不科學,由此孳生出許多黑暗與汙濁。但是,一個制度實行了這麼多年,大的面上還是健康的,真正教學業績突出、專業能力強的老師,評職稱還是相對容易的。

評不上職稱的老師,大多既非學校領導,也沒有突出能力和業績。如果這一部分人也能評上高級職稱,那麼,職稱就沒有了將教師分成三六九等的意義。當然,我不是認同用職稱將教師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教師的能力和貢獻,應該有更客觀準確的標尺來衡量。我是說,在當前語境下,當前職稱體系下,處於中間層的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評上高級職稱的。所以這一部分人,在四十歲以後,就會出現職業倦怠。因為到了這個年齡,精力衰退,卻仍是“白丁”,評上高級職稱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於是漸漸絕望。

所以說,必須改革教師職稱制度,不限指標名額,符合條件,就應該予以評聘,給處於中間層的教師群體以希望。這個群體佔教師的大多數,決定了整個教師隊伍的精神面貌。可以說,放棄這個群體,就是放棄了整個教師隊伍。


毫米


這樣的教師就不是教師了,而是一個脫俗的神仙,既然是神仙就沒有這樣的教師。如果真要猜猜結果,到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一個教師。我就記得好像是2005年左右,這個老師當時已經50歲了,還是個二級教師,如果大家在聊職稱,他就低著頭默默走開了。其實大家都知道他沒評上職稱的原因是他年輕時不評,聽大家說他是民辦教師時,職稱也沒什麼用,當年職稱指標都剩下了,讓他評,他嫌交30參評費不評,就這樣當大家都知道職稱有用時,他又誰不上了。

職稱不光是工資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本事”的象徵,如果都50歲了不管你是什麼原因沒評上職稱,只能說明你沒“本事”。當事人也覺得很沒面子,在眾教師面前說不起話。如果你一心搞教學,而拒絕評職稱,最終的結果是你“人財兩空”。少了工資,失了面子,在眾人面前都抬不起頭,到是你會鬱悶死了!


桃子老師tz


如果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結果會怎樣?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原諒我笑了。

腦子裡浮現的是不久前發生的一個場面。當時整個科租的老師都集中在辦公室評課,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職稱問題。

主任:現在我們科組都是一級或以上的職稱了吧?

大家:好像是!

突然,眼光落到了一老師身上。

科組長:噢,不。還有一個不是!(聲音越來越低)

大家:那個,我們上次說的走出去學習的計劃校長批了嗎?

真的好尷尬😓

那位當初看不慣職稱評選各種醜惡而一直都沒評職稱的老師,最終墊在了職稱鄙視鏈的最底端。

你可以說世俗的眼光我不在乎,只要你承受得住!

整個職業生涯都不評職稱,還會怎樣?

1.原始職稱的那點工資會讓你覺得更入不敷出。

談錢很俗,但老師也得吃飯養家!此處省略千字,說多了都是淚!

2.得到的機會總比別人少。

很多職位的競聘、崗位提升的培訓都與職稱掛鉤,你拿著一個原始職稱,別人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

個人認為,職稱該評的還是得評,不說其他,就職稱評選的過程就是對自己的磨鍊。論文,課題,班主任工作,教學研究,當把這些都做齊了,會發現其實比一身撲在教學生上更有成就感,畢竟,那也是自我提升的一個過程嘛!

教學相長,也許可以這樣理解!



英語學習貓


我也是從教三十多年,一直站在講臺上,還有兩年就退休了。我所在學校本來就是個鄉鎮學校,教的學生都是農村孩子,由於縣城擴建,就把我校改了個名稱,成了縣直學校,可老師們並沒有享受縣直學校待遇,原來的縣直學校教師每年都有免費體檢,我們沒有。唯一區別就是我們沒有鄉鎮補貼這和縣直學校一樣😊。由於職稱傾向鄉鎮,我們都十幾年沒名額了,所以中一職稱的老教師很多。再就是原來在鄉鎮教書的老師在鄉鎮晉升了高級職稱,家裡有關係的調到我們校,所以永遠滿額超編,我們同學都同等情況有晉升高級的也有沒高級的,工資差了千多元,以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每次工資調整都和職稱掛鉤,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因為對職稱制度的不滿而不去晉升,只顧及教學搞清高,因為你要食人間煙火,需要消費,不能和錢過不去。好多老教師就是因為埋頭苦幹,把自己事耽誤了,導致自己工資比同等情況教師每月少千多元,生活就降低不少。


棗鄉老人1966


如果一個年輕教師整個教師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最終會是什麼結果?

整個教師生涯拒絕評職稱的人幾乎為零吧?或許有極個別,肯定不是排斥社會就是有神經病。

我身邊有一個一直固定是中學三級教師的例子,這位老師姓李,1990年廣東某師專畢業,畢業被分配到縣城中學做初中政治老師,那年他23歲。

工作一年自動轉正後,他不喜歡縣城,主動申請到鄉鎮中學任教,結果如願。



91年在鄉鎮之後,李老師就是初級中學三級教師,從此他開始拒絕評職稱,直到今天已經過去接近30年了,他現在還是一位三級教師,比他年紀小很多的老師都陸陸續續評上了中學一級甚至副高級教師,他直到今天還在原地踏步踏,工資不用說,起碼比人家低2000。

我也說不清他拒絕評職稱的理由,他的心理似乎有點問題,不思進取,工作也不積極,上完自己的課就萬事大吉那種,任何榮譽職稱在他那裡都不值錢,比狗屎還賤,因為他根本就不在乎。



我身邊還有幾個很優秀的一級教師決絕不評高級,原因是他們曾經評了2次副高都失敗了,從此以後就開始拒絕評副高了,一副看透了“紅塵”的樣子。

我不贊同年輕人這麼任性,既然入了教師這個行業,那就踏踏實實工作,儘快適應教育環境,為了養家餬口,還是按照規則辦事,積極進取,創造條件,達到要求就及時評職稱,這樣也對得起自己的家庭,對得起自己的工作。

雖然現在的教育環境對職稱評定有諸多微詞,各種吐槽大會開不完,“隨教齡自動評職稱”的呼聲很高,正式文件沒下來之前,還是遵循“自然選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各位年輕教師切記任性倔強,該出手時就出手,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上山畝教育


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最終是什麼結果?

一、從假設中來,回假設中去。

題主的問題只是一個假設,年輕的教師,他沒有走完整個職業生涯,跳出來作這樣的假設,並沒有什麼現實的意義。因為,每一個人都會審時度勢,重新調整自己,職稱制度也會不斷地改革,說不定明天早晨,他就決定參加評審了。當然,在短期內,我們還看不到職稱評審制度會有太大的改變。

我們不妨就從現實出發,一起來假設一下……

1.首先作一個悲觀的假設

先不說這位年輕教師,他是否可以通過“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來實現教育的夢想,成就非凡人生。假設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教師,一入職到退休,“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他“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假設現行的職稱評聘制度一直延續下去,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呢?

從以下“義務教育教師基本工資標準表”來看,不評職稱的教師將會比評了職稱的每個月少領很多工資,崗位工資與職稱掛鉤,薪級工資也要套用職稱任職年限,由此產生的養老金扣除,公積金,職業年金……一併減少了,還有績效工資,各種津貼,一年,十年,一生……要少領多少工資?退休後少領到少錢?

請問,老師當中,有多少人可以對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置之度外?

2.我們也可以用作一個樂觀的假設。

樂觀地假設他“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不負初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教育屆創出了一片天地,為教育事業奮鬥了一生,憑自己非凡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能力,成為教育家,一位不用評職稱卻名利兼收的教育名家,甚至實現財務自由。可能性不是沒有,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他可以對評職稱置之度外了,而這種高度又有多少人可以企及?

3.當然,還會有可多的可能性。

顯然還有很多種假設的可能,比如,根據教齡自然晉級,那還有誰會拒絕嗎?又比如,縮小職稱級別之間的工資差距,甚至沒有差距,那還不如取消職稱評審……這些可能性,我沒有興趣去說了。

從現實來看,結論出來了,那就是,拒絕評職稱的人是要吃虧的!

二、複雜的內心,理性的選擇。

相信那些和我一樣,在評職稱的路上一路走過來的老師們看了這個題目,內心都會是複雜的!曾幾何時,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每一次面對職稱評審時,我們內心都是迷茫的,矛盾的,無助的,甚至是鄙夷的……

因此,對於這樣一個年輕教師,有“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的想法似乎多了一份理解。我也曾跟這個年輕教師一樣有過拒絕的想法,內心曾經發出過同樣的聲音。只不過,不同的是,在現實面前,在世俗面前,我屈服了,我參評了。

因為,我可以聲稱“把精力放在教學上”,但我不可以像他一樣鄙夷世俗的功名利祿,理解歸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專業技術職稱是教師晉升的唯一通道,我可以愛教育,但我不可以不顧及我和家人的生活,我要面對基本生存,解決溫飽,再過上小康生活的現實問題,為了相對更美好的生活,我選擇了參評。

忠告:專業技術職稱是教師職業生涯晉升的唯一通道,我也深知職稱評審制度設置和評審過程有很多問題,但我沒有拒絕參評,在評職稱的路上走過了一大半,失敗了,再申報,摸爬滾打,走到了今天。我想說,年輕人,去評職稱吧!

大家看了有什麼補充,請在下面留言!謝謝!


師雲風馬牛


泯然眾人矣!

我有一同事就是這樣,為人清高,不屑於職稱,醉心教學!他的成績,教科研都取得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教學上,在市高中數學界都數得上,教學成績出類拔萃,常常名列前茅。教學設計也是思路清晰有創意。同組有老師外出上公開課,都喜歡帶上他。課堂設計經他一指點,就能化平庸為高明!

他的教科研能力也堪稱同行僥楚。在全國數學核心期刊上關於摺紙而產生的數列問題就發表了多篇文章!憑此成果,即使評特級教師也是滿足要求的!

他的學生就是市教研員,多次催他準備材料,可他就是無動於衷,一者嫌麻煩,一者清高,就這樣一再拖,一直沒有參評。現在還是中級職稱!

年齡大了,教學成績也教不過年輕人了,現在安排在圖書館,很令人惋惜。

最直接的損失,工資比他學生(評上高級)還相差近千元!

從這位教師經歷你應當明白,職稱不能說明什麼,但多少可以帶來收入上的實惠!


亂語三千


按題主所說,一個年輕教師整個職業生涯都拒絕評職稱,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 題主要問有什麼樣的結果。我認為結果只有一個,你將和同工齡的同事,工資的收入,距離越來越大。 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壓力,可能讓你疲憊不堪!



職稱意味著什麼?

現行的教師工資體制中,工齡越長,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導致很多老師想方設法,去評職稱。提高自己的職稱,最終目的是要巨大的經濟利益在吸引。這是實實在在的,而且是最直接的實惠。面對這樣的經濟利益,有幾人能輕言放棄呢?除非你家裡是官二代,富二代或者挖金礦的。 你來教書,純粹就是實現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教育情懷,教育夢想,你的三觀比較高大上。是我們這些市井之人無法比擬的,99%可能跟我一樣,來自普通平民家庭,每天為著自己的衣食住行忙忙碌碌。

很多中青年教師跟我一樣, 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可能會有車貸加房貸。 生活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壓力。你還有心思去一心研究教學嗎?老師也是人,老師也要為自己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打算。 首先第一需求是自己生存的需求,如果你的經濟收入,不能滿足全家老小最基本的生活, 你研究教學的積極性會很高嗎?我想肯定被這些事情弄得身心疲憊。有人可能覺得我這樣的說法有點兒自私,但其實不然,我們應該滿足老師最基本的生活條件,不求榮華富貴,但也求衣食無憂吧。一家老小的生活都無法保障。我們還何談教育情懷,教育理想呢?我想只是紙上談兵而已。



過去我們形容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覺得這樣的比喻不是很恰當,我認為老師應該是電燈泡,照亮別人的同時也需要溫暖自己。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覺得毫無現實意義。

我認為:作為一個老師,不但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對於職稱關乎切身利益的事情。該爭取該努力還要一定要爭取,去努力,不能一心只教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




匯智坊


年輕教師只把精力放在教學上,即使每年教學成績都第一,如果不去準備相關的材料,也是不可能評上職稱的,最終的結果就是抱怨制度不公平或者是阿q精神自欺欺人。


職稱評定需要很多材料,不是教育教學成績好就能夠評上職稱的,很多材料需要提前準備,比如課題研究、論文、公開課、優秀證書、普通話等級、計算機等級等。

我們學校有一位教師,平時上課認真負責,一心一意撲在教育教學上,每年教學業績都很好,年度考核名列前茅,由於缺少公開課證明,連續兩年都與高級職稱擦肩而過。現在這位老師也沒想過要去評職稱,他教學的敬業程度令人佩服。每天下午放學後,他都要為班上同學免費補習一節課。


記得有天下午,下著小雨,家長來接學生,發現孩子沒出校門,就到班上去找老師吵鬧,質問老師為什麼不放學?對於這麼敬業的老師,受到家長的質疑,實在有點想不通。現在這位老師也兢兢業業的戰鬥在教育教學第一線,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教學上。在常人看來,他有點傻,為什麼不去參加公開課比賽?

他告訴我們,現在也沒想過要評職稱,我把時間和精力都給了學生,教書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我的教學生涯也就沒有遺憾。


我認為,職稱和教學並不矛盾,能夠評上職稱的老師,並不是教育教學成績就真的好,但教學業績好的老師應當準備材料去評職稱。畢竟職稱與工資掛鉤,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Lance課堂


對評職的感受,我是深惡痛絕。一是生平討厭做無聊的事。評職需要好多的資料,好多的打印,好多的證件,對於我這種喜歡默默工作,甚至連很多證書都隨時搞丟(多次搬家)的人來說,討厭繁瑣的其他事的人來說,已經基本上完全放棄了評職,一是沒名額,而是不喜歡勾心鬥角,不喜歡獻媚討好,最主要是不喜歡把時間浪費在不美好的事情上。職稱都能評定我優秀不優秀的話,活著就太沒勁了。從教幾十年,學生和家長才是最好的口碑。

曾經很多老師也鬱悶過,抗爭過。比如跳槽。😌😄😄真正的優秀教育者,有多少能得名得利的?尤其是在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真的公平多了。這點值得領導們深思了。公立不怕留不住教師,私立學校卻一定要留住好教師。所 以,癥結所在一目瞭然。

如果職稱不是與錢掛鉤,去你奶奶的職稱,我只想安靜的做個美老師。享受生活的美,享受教育的美。閒時,寫寫隨筆,給家長點教育孩子的心理學知識。去掉浮華,留下清高。

發張剛組織完的全班分組辯論圖片。組織前,設計能每人參與的步驟,花了兩個小時,這個最難,因為個別學生口語表達問題較大,必須還得讓組長組員互相幫助。然後設計了組長公平選人的方案,目的是,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能人盡其用。設計了家長參與,幫助拍照製作活動影集,學生和老師共同評分制度,家長捐獎品,實現家校互動互助目的,幫助青春期孩子與父母的情感靠近,最後還設置了很喜劇的抽獎活動,因為每個家長的獎品都未知,很多驚喜出現,讓他們懂的愛與傳播愛的快樂。活動下來,我直接累趴。但樂在其中。每學期都有類似的結合教材的各種活動,目的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自立,能幹,有知識,快樂的人。比如自制食物大賽,比如購物表演,都幾乎是全班參與。這裡面的各種不穩定必須提前預料。

和評職的無聊比較起來,這種活動帶給自己和他人--家長和學生的快樂,成長,美好,簡直就毫無可比性。因此希望,簡化評職。或者取消職稱與工資掛鉤嚴重的行為,給天下普通老師一份簡單的自豪感!

讓所有默默無聞熱愛教育的老師們能更快樂的享受教育,播種美好!

遠離評職,雖然心底有憋屈,但世界那麼大,去享受很多的快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