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隨著《我是唱作人》第五期的播出,上半段的競演告一段落,王源、熱狗MC Hotdog、毛不易、汪蘇瀧、梁博、曾軼可、高進、陳意涵Estelle、薩頂頂這9位唱作人中僅僅有三位唱作人成功進入全國總決賽。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從曾軼可第一次亮相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觀眾們腦海裡可能就會立刻浮現兩個字“爭議”。的確,2009年《快樂女聲》的舞臺上,曾軼可雖然不是前三甲,唱功也不強,但是她獲得的關注度不比冠軍江映蓉少,當然大部分都是負面的評論。有說她唱功弱,也有說她吉他彈得很差,最終能進《快樂女聲》前十名應該算是個奇蹟了吧!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我是唱作人》的5期節目中,曾軼可贏了4次,這一次曾軼可的成績與2009年比賽相比明顯好了很多,但是爭議仍然不斷,很多看《我是唱作人》的觀眾都是直接跳過曾軼可的歌曲,還有的直接網絡言語抨擊,但曾軼可在節目中的表現似乎看起來並不在乎,她真的是成長了,變得堅不可摧了!

10年前她在比賽中唱過的一首歌是《還能孩子多久》,“我還是個孩子,給我個擁抱好不好,不要嘲笑我的偶爾發脾氣和撒嬌”這歌詞就是在表達自己,當年她也才19歲,真的還是個孩子,那時候她的歌詞和唱腔都很天真。毛不易就在節目中直接向曾軼可表達自己對她早年作品的喜愛。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但是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水的記憶》、《軀殼》等歌曲都完美避開了曾軼可自己對於“爭議”最真實的內心,汪蘇瀧在唱《不服》這首歌時,表達的是自己對於梁博但更多的是對於所有人異樣眼光對待自己的不服,急切想證明自己的汪蘇瀧在曾軼可那裡的評價是“汪蘇瀧這首歌比較小孩子的那種,我其實不太喜歡!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這段故事大家可以關注次音光並查看文章“《我是唱作人》之脾氣古怪不聯盟的復仇者

”,裡面有詳細的闡述。

再結合曾軼可私下的各種表現,我以為當年那個唱《還能孩子多久》的曾軼可真的長大了,而且是內心的長大。但這種迅速的長大其實並不是我想看到的,因為人能在一夜長大必然是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現在有多成熟就代表曾經摔得有多重。自從比賽後就很少看到她出沒在綜藝裡,最新的還是2018年在《吐槽大會》上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今年突然看到她參加《我是唱作人》,我也是既欣喜又好奇,這些年的沉寂,她能力真的提高了不少而且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她也不是當年的那個純種的“綿羊音”了

但在《我是唱作人》最後一期的節目裡,曾軼可的《不明物體》深深打動了我,也是第五期唯一令我留下淚水的歌曲。歌詞中她表達了自己沉浸在擁有成熟身軀卻有著孩童聲音的矛盾,稱自己為

格格巫(動畫片《藍精靈》裡的反派巫師的角色),這稱謂應該不是自己想這麼稱自己的,肯定是網友的炮轟被她聽到了。但她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肯定不能回嘴,而只能用音樂作品來調侃自己,當然這更是一種對網友的反擊,但她最傷心的還是沒有人能看穿她,沒有人能瞭解她,就像這首歌的歌名《不明物體》一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謎,沒有人能知道那裡有什麼。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其實曾軼可這次參加節目後,網絡輿論已經不是一邊倒在對立的那一面了,而有很多人選擇支持她,因為她的歌確實很先鋒很前衛。

但人們往往都喜愛一個人的成功和優秀,這次曾軼可也收穫了掌聲,但曾軼可在《不明物體》最後的6句排比式發問“有沒有人愛我的失敗?我的眼淚?我靈魂的殘缺?我的孤寂?我的落寞?我天真背後的心碎?”層層遞進的情緒讓人不禁思忖,我們到底愛她的光?還是她的光和暗呢?

這些都是曾軼可自己內心最真實最脆弱的獨白,是一種“示弱”,跟她外表假裝的堅強並不搭,真正的堅強是不會有這樣的猶豫,也不會思考這樣的問題,她還是那麼沒有安全感,還是當年的那個孩子一樣。

也許曾軼可還保持著唱《我還能孩子多久》這首歌時的天真,雖然成熟的身軀卻擁有孩童的聲音難以辯駁,但是她就是不想辯駁,她還是想《Forever 21》。

曾軼可的這首晉級歌曲《不明物體》有沒有打動你呢?歡迎評論。

曾軼可憑“示弱”成功晉級《我是唱作人》總決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