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又一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完成198戶群眾告別“兩頭黑”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天星鎮沿河村沿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完成,居住在沿河村最偏遠的198戶群眾搬出了大山,過上集鎮生活。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天星鎮沿河村屬高二半山區,國土面積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40畝,林地62585畝,最高海拔1820米,最低海拔980米。全村轄4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488戶579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50戶3825人,貧困發生率為50.3%,是全縣48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生產基本靠天,外出基本靠走,就醫、就學等十分困難。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距離沿河集鎮最近的二坪村民小組張官軍戶獨居在懸崖峭壁下,周圍1公里範圍內沒有其他農戶,到集鎮採購生活物資全靠人背,往返最少需要3個小時。龍塘、三合、海子、孟林等村民小組,到集鎮趕集都是天不亮就出門,晚上才到家。

為讓居住在深度貧困地區的群眾挪出窮窩、斬斷窮根,大關縣大力實施“六搬五近”措施,全面推行“幹部上山,群眾下山”工作法,精準鎖定了沿河村“六類地區”搬遷對象198戶925人。經過反覆調研,決定在沿河集鎮附近選址建設沿河安置點,讓沿河居住在最偏遠的農戶挪出窮窩、斬斷窮根。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圍繞著不只是建一個安置點,而是打造一個特色小鎮的思路,安置點嚴格按程序完成環評、承載力調查等前期工作。按照人均不超25平方米標準,通過1年的努力,完成安居房建設198套並搬遷入住,完成街道建設4千米,路燈安裝206盞,衛生室1個,文化室1個,文化廣場2000平方米。配套幼兒園等公共設施即將啟動建設。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據悉,天星鎮還根據沿河村實際,確定了長短結合的後續發展方向,將利用沿河村特有的地理優勢,把原有的三塊地用於發展竹產業,目前已經退耕還林種植方竹680畝;將通過開展技能培訓、組織勞務輸出、提供就業服務等多渠道引導和幫扶就業,確保每個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易地扶貧搬遷家庭有1人以上實現穩定就業。通過後續服務管理,搬遷戶可實現“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讓搬遷群眾獲得更多歸屬感和幸福感,進一步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編審|羅 珩

大关又一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完成198户群众告别“两头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