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前兩天刷微博,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變得越來越沉默了?

底下有人評論了一句很心酸的話:“其實有時候不是沉默,只是無力訴說罷了。”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很多人都點讚了這個回答,覺得沉默往往不是自己不想說,而是因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甚至是沒法說。

想想小時候的童言無忌和隨心所欲,不得不承認,人的確在成長的路上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以前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如今卻覺得,人之所以沉默,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無力訴說,而是沒必要說。

經歷的多了,許多事情都看淡了,許多人也都看破了,明白了很多話不值得說,也就不願再庸人自擾,只願把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生而為人,不可避免的會碰到一些爛事,能夠看透事情的人很多,但能夠將事情看淡的人,卻少之又少。

可這世間種種,好事壞事,終成往事,說與不說,又有何區別呢?

很多時候,說了,不過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

很喜歡一句話說:看破不說破,面子上好過。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以前碰到看不慣的人,總喜歡把他掛在嘴邊唸叨幾句,得知有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就恨不得立刻抓住那個人跟他好好理論理論,碰到一點雞毛蒜皮的事,都要找人訴苦,好好發一發牢騷。

後來才發現,其實面對這些事情,與其大費周章的去唸叨,倒不如保持沉默。

很多時候,說了也沒用,說破倒不如看破。

我們這一輩子,會遇見數不清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然不一樣。

有人認同你,就會有人反駁你,有人喜歡你,當然也會有人討厭你。

我們如果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口舌之爭上,當真不值,只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這話真的不假。

不為了一些瑣事而去與人爭辯,是因為從心底明白,有這個精力,完全可以去做比這更有意義的事。

也不為了一時的難受就隨意找人訴苦,因為知道沒有多少人真心在意你過的如何,說得多了,反而惹人厭。

所以你看,現在的我們變的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只不過是因為,許多人許多事都被你看破了、看淡了,這豈不是幸事一樁?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很好的話,叫做:“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人活一輩子,不必事事都得爭個輸贏、分個對錯,也不必委屈自己,費盡心思去討好每一個人。

當你開始學會沉默,瑣事,也就再也干擾不了你的心情。

爛人,再也影響不了你的情緒。

有人說:“成長,便是把哭聲調成靜音。”

沉默或許是一種對世界的妥協,因為被生活磨去稜角,所以只能接受。

但我卻覺得,沉默表示一個人成熟了,懂得放棄,懂得看淡。

柔軟而有力量,便是對成長最好的表達。

曾經,我們喜歡計較得失,不停地用正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太過張揚,太過自以為是。

後來我們漸漸懂了,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對錯,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與之計較。

不是一片大海的魚,怎麼能融合到一起呢?

但是那能說明我錯了嗎?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古人有句話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有人曾說:“君子之交淡如水”。

任何事情都要有度,人與人相處也要有自己的範圍,我們不能強行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別人,也不能要求自己事事被他人認同。

只有小孩子才會質問,你為什麼不理我了,大人都是慢慢疏離。

生活中,我們的喜怒哀樂永遠都是自己給予的,和誰舒服就多呆一會,相處不好就稍加遠離。

很多事,不必說,很多人,不必交,話說多了,他人罵你矯情,話說少了,他人說你冷情。

你太體貼,他人說你奉承,你不在乎,他人說你沒情商。

總之一句話,我自己開心,你們愛誰誰。

在我看來,沉默並非是一件壞事。

以前和別人聊天,一旦有人和自己的觀點不同,就會極力爭辯,最後還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但是,後來卻逐漸明白,不是每個人的看法都應該和你一樣,三觀不一樣的人,對待事情的看法肯定也會不一樣。

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一樣,看待事情的看法肯定也會不一樣。

沒必要因為雙方觀點不一致就鬧得不愉快,其實觀點不同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俗話說得好,道不同則不相為謀。

既然雙方觀點不同,沒必要硬跟你有一樣的看法。

生活本來就不易,我們也沒必要去取悅誰,迎合誰。

既然大家觀點不一致,我們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對方和我們一樣。

即使生活遇到了困難,我們也不要急著和別人訴苦。

把事情看透,不如把事情看淡。

其實,人本來就是這樣,不管自己之前多麼喜歡、多麼在意,可是時間久了,你就會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他們只不過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你生命裡面美好的一段記憶。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往後餘生,願你不爭不搶,不鬧不惱,不卑不亢,沉默以對,寂靜歡喜。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

好事壞事,最終都會成為往事,不必過於執著。

南懷瑾曾說:“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人生最難得的,是修得一顆平常心,得也罷,失也罷,沉默以對。

凡事看淡些,過眼雲煙事,都付笑談中。

越來越沉默,是因為越來越成熟。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可能事事順心,無法左右的,只能順其自然,不抱怨、不惱怒、不強求、不悲憤,讓它隨緣。

三毛曾說:“人情冷暖正如花開花謝,不如將這種現象,想成一種必然的季節。”

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就如人生的四季,不停流轉。

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也就意味著你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

沉默,也是一種力量。

餘生還長,且莫慌張,願我們,都活成成熟坦蕩的模樣,過上平和踏實的日子。

往後餘生,願你不鬧不爭,不辯不駁,善待自己,沉默以對,淡懷世事,歡喜常伴。

漸漸地: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