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差評難刪 刷單氾濫

日前,拼多多因被爆刷單氾濫,被推至風口浪尖。

近日,中國城市報記者調查發現,相比刪除差評,刷單更受電商歡迎。此外,社交平臺為刷單行為氾濫提供了“溫床”,刷手和快遞公司多方配合商家一起刷單。

評論難刪

刷單更受電商“歡迎”

從事電商平臺刪差評業務的張元告訴記者,自今年年初電子商務法實施以來,電子商務平臺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差評刪除難度也與日俱增。

“差評即使刪除,後期也有可能隨著平臺系統漏洞的完善而‘詐屍’,再次顯現。”張元表示。現在張元多向客戶介紹“摺疊”服務,即通過調整順序的方式,讓差評不太容易被網購者發現。

這樣一來,張元的收入受到了影響,“以前每刪一條差評我至少能掙200元。”他說。

像張元這樣的“專業刪差評師”除了面臨棘手的技術難題,同時也要面臨刪差評日益萎縮的市場現實。

“如果我們找專業刪差評的公司,成本比較高,還容易被發現或舉報;而直接找刷手刷單這種方式,成本則相對低很多。”電商從業者劉研向記者表示。

劉研坦言,現在刷單都是為了“稀釋”惡意差評或者來自買家的差評置頂,以免商品銷售受到影響。“一個置頂差評可以影響1/3的銷量。”

刷單依舊

社交平臺成氾濫“溫床”

除了市場為刷單提供生長的土壤外,社交平臺也在為刷單提供“溫床”。

日前,嚴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置商品不久後,收到賣家“邀請”其刷單的短信,賣家承諾如嚴女士刷單成功,在收到“小禮物”抽紙的同時,她還將獲得5元佣金。

記者發現,通過通訊軟件QQ“查找群”功能,在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好評”“差評”,顯示的結果也多達數百條。其中,後者搜索顯示的結果,據記者粗略統計,多達400條,這裡面成員超1000人的QQ群有近50個。

在記者隨機申請加入以上這些QQ群時,大多會被群管理員要求繳納10—25元不等的認證費用。

在進入這些QQ群后,記者發現在QQ群內有大量電商發佈招募“刷手”刷單的信息,商家會在這些信息中簡單寫明對刷手的具體要求。

據這些“刷單群”的相關信息顯示,可以實現刷單操作的有淘寶、京東、同城、藝龍、餓了麼、美團等電商平臺。

除了通訊軟件QQ,百度貼吧也是刷單信息氾濫之地。記者以“刷單”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無結果,但換以“買家秀”,則顯示有“買家秀吧”。記者發現,該貼吧中有大量關於招募“刷手”的帖子出現。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目前微博有#淘寶刷單#、#京東刷單#等話題,而此類話題常被大量關於招募“刷手”刷單的信息充斥。

假戲真做

多方配合刷單表演

據瞭解,電商會對“刷手”的刷單次數有要求,同時在刷單過程中要求“刷手”嚴格按照真實的購物流程進行操作。對此,作為“刷手”郭先生深有感觸。

“刷單時,不能在電商平臺上直接搜索將要刷單的店鋪名稱,刷單過程中也要貨比三家。總之,每一個步驟要儘可能逼真。”郭先生說。

記者在名為“童模買家秀服裝1群”的QQ群裡發現,部分電商招募“刷手”時,甚至會對“刷手”賬號的性別、年齡作出要求。

在這場刷單表演中,演員中除了“刷手”,快遞公司也在賣力配合。

在名為“快遞空包單號代發”QQ群內,有人向記者表示可做順豐空包,2.5元每單,並稱量大可做到2元每單。

隨後,記者表示擔心“空包單”會被電商平臺發現,對方說可進行試單,並表示可出具試單快遞單號供查詢驗證。記者通過登錄順豐官方網站後經查詢發現,確實可顯示有該快遞單號的相關信息。

相關部門多次發文禁止刷單

實際治理仍存難點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明確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明碼標價,不得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刪除用戶不利評價,不得違法搭售商品或者服務。

事實上,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電子商務法也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但記者發現,每當相關規定發佈時,網絡上刷單炒信行為就會減少,可是過後不久,這些信息又會“捲土重來”。

對此,專家表示,相關部門要嚴查刷單炒信等行為,相關平臺要加強信息發佈的審核監管,把好網絡出口關,不讓刷單信息氾濫,此外通過技術的手段對刷單行為進行制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