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据统计,约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大肠癌,每年死于肠癌的人数有15万人。

临床上,多数肠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而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拖”到了晚期:

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肠癌早期,发病隐匿,导致80%的患者,拖的时间久了,恶化到了中晚期。

此外,腹泻、腹痛、便血等,常被忽视,等到症状严重时,已到了中晚期。

还有,人们忽于肠道的检查,临床上约80%晚期肠癌,是因未做指检所致。

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异常1,排便习惯改变

一旦,突然间,排便习惯改变,如由原来的一天1-2次,变为4次以上。

或者,是不明原因的腹泻,甚至,便秘,腹泻交替出现,都要尽早检查。

异常2,大便形状异常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大便,应该呈现圆柱形条状。

一旦大便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等。

有时,变形的大便条上,还有一丝丝血痕,此时,一定尽快就医检查。

当肠道内有肿瘤物,很可能会压迫粪便,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改变。

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异常3,出现血便

血便,是辨别肠癌的最重要的信号之一。

但是一定要学会和痔疮区分。

肠癌的血便,表现为:

持续性、慢性带黏液便血,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

便意频频,或排便习惯有改变,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痔疮血便,常见:

是鲜红的血,不与粪便相混,而是附于粪块表面。

或者,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呈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

异常4,持续性腹痛

腹痛,是胃肠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如果,持续性腹痛,并且,总有要排便,却又排不出的感觉。

此时,肠道癌变,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尽早检查。

肿瘤扩大时,会由最初的隐隐疼痛,变成钝痛,甚至是绞痛。

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三类人,易被肠癌找上身,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类:患有肠息肉者

临床上,大多数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

结肠息肉,是隆起于结肠黏膜表皮,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

炎症性息肉,是可逆的,腺瘤性息肉,是不可逆的,会因为某些刺激有恶变倾向。

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一定要注意保护肠道,避免其癌变。

第二类:久坐不动者

久坐一族,是肠癌高人人群,如:长途司机、出租车司机、飞行员等。

长时间静坐,会导致肠蠕动减弱,肠道代谢产物滞留肠内,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损害肠道健康,增加癌变几率。

第三类:爱吃肉者

爱吃肉,无肉不欢的人,也会增加肠癌风险。

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红肉,可增加17%的结直肠癌风险。

而每日只要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就可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

不论是烤肉、熏肉、腊肉等,一定要注意,少吃肉,荤素搭配。

保护肠道,减少癌变,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防便秘,润肠通便

长期便秘,体内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还会直接伤害肠道。

所以,保护肠道健康,首先就是要注意预防改善便秘。

1、多喝水

温开水,35-40摄氏度。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补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肠保持清洁,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敲带脉

一旦出现4种异常,肠道“病”得不轻了,及时检查,切莫拖成癌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经常敲击,能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

手握空拳,轻捶自己的腰部两侧,每天坚持敲打300次。

第二件:添动力,适当运动

想要肠道健康,就要给肠道添动力,增强肠道的蠕动,才能更健康。

1、走路

走路,是预防肠癌,最简单方便的运动,随时随地,都可进行。

研究显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几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肠癌的机率降低了31%。

2、抱腿蹬车

仰卧,一腿屈膝抬起,用双手抱住,另一侧腿伸直,上身慢慢抬起,直至头和肩膀离开地面,眼睛看向伸直腿的脚尖。

保持这个动作吸气,然后呼吸交换另一边。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腹部用力,如果觉得累了,可以选择头和肩膀不离开地面,以降低动作难度。

第三件:重检查,切莫害羞

“指检”,是一种用手指,对直肠进行的无创伤检查。

直肠指检,对肠癌来说,有很大的意义。

精确的直肠指检检查,可以初步的确定肛门附近、直肠是否有癌变的性质。

所以,切莫害羞,一旦出现异常,还是要及时就医检查,切莫拖延。

此外,还要注意完善肠镜健康。

建议,40岁以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尤其是,体重过于肥胖者;经常性腹泻,且连续3个月以上的人。

这些人,都是肠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肠癌的检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