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書寫|中國人的歷史·故事裡的中國——田沁鑫對話申賦漁

如果說中國是一部深沉厚重的大書,每個中國人手中都有自己的一支筆。無論是工人、農民、軍人,還是藝術家、商業人傑、各領域精英,再或者只是一位普通人,他們都在用這支筆,以自己的書寫方式,記錄下一段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怎样书写|中国人的历史·故事里的中国——田沁鑫对话申赋渔

2019年10月24日晚18:00,今日美術館將舉辦一場以“故事與人”為核心的對話活動:“怎樣書寫——中國人的歷史,故事裡的中國”。這場對話活動由北溟有魚總策劃,澎湃新聞、中國青年報聯合主辦,今日美術館承辦,旨在探討書寫中國的角度、方式與傳播途徑。

活動將由鳳凰新聞、風直播全程網絡播出,並得到了新經典文化的出版支持。

主辦方特別邀請到文化學者、著名作家申賦漁先生,以及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田沁鑫女士進行對話,兩位不同領域的傑出代表將在現場和我們共同分享“書寫”中國的經歷和體會。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博士將擔任本場對話的學術主持。

同時,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代表們也將分享自己的“書寫”方式,分享“書寫”過程中的個人經歷、思考和切身體會。

特邀嘉賓介紹

特邀對話嘉賓——田沁鑫

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

導演的賀歲京劇《宰相劉羅鍋》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金獎。憑藉執導的話劇《青蛇》獲得第二屆北京丹尼國際舞臺表演藝術獎最佳導演獎。曾獲中國話劇百年紀念“文化部優秀話劇藝術工作者”,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人物,2008年《南方人物週刊》“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2015、 2016年壹成劇大賞最佳導演,2016年《中國新聞週刊》“ 影響中國”文化人物等榮譽稱號。

特邀對話嘉賓——申賦漁

著名作家、文化學者。

著有“個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個一個人》;非虛構文學《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陰:中國人的節氣》、《阿爾薩斯的一年》;戲劇劇本《舞馬》、《願力》、《南有喬木》等。《匠人》法文版《Le village en cendres》由擁有百年曆史的法國著名出版社阿爾班·米歇爾出版社(Albin Michel)在全法推出。2017年,“中國人的歷史系列”問世,繼《諸神的蹤跡》、《君子的春秋》後,《戰國的星空》將於近期出版。

特邀學術主持——高鵬

博士,當代藝術學者,今日美術館館長。

擔任百餘場國內外當代藝術展覽的策劃與執行,帶領團隊先後四次獲文化部表彰。曾任奧林匹克運動會組委委員會文化部景觀副經理,“友好中國”國際協會副理事長,大中華區理事兼負責人,受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邀請先後赴美演講。曾獲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聯席主席,“全球傑出青年-藝術使者”、“北京五四獎章”獲得者,北京四個一批人才、“ 北京學習榜樣”等榮譽稱號。

主持人——呂思墨

鳳凰新聞《格局》節目主待人, 美國西雅圖中文電臺資深主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