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翁開“娃娃醫院”,三年多來異常火爆,還有人專門從歐洲趕來


古話常講“萬事萬物皆有靈智,一定要善心對待”,但現實生活中很少人做到這樣的事情,也很少人能夠沉下心去“醫治”他們。不過在上海卻有著一家特殊的“娃娃醫院”,家醫院沒有藥品,也沒有先進的醫療設備,僅有一名主治“醫生”靠手藝來為“患者”“治療。不過特殊的是這家“醫院”是為“毛絨娃娃”治病,患者就是破碎的毛絨娃娃,雖然“醫院”不大,卻卻異常火爆,曾有人專門從歐洲趕來。

朱伯明今年已然72歲了。說起他和“娃娃醫院”的故事其實還得從多年前說起。出生在上海的朱伯明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裁剪衣服,但由於家中人口眾多,為了餬口,他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愛的這項技術。然而弟弟妹妹畢竟要穿新衣服,但當年的“布票”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夠一家人消費的,於是朱伯明就開始自己設計圖紙,儘量的將布料省下來,這樣一個人的布料可以多做一個人的。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朱伯明結婚成家有了兒子。而兒子又結婚成家有了兒子,一家人幸福異常。但由於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朱伯明的兒子根本沒有時間陪伴他和母親,於是將買了一個小熊娃娃陪伴他。可是後來不知怎麼滴,小熊壞了,為了將他回覆到原來的面貌,朱伯明開始自己動手修補。可是因為修補的太新,導致兒子不願意,因為它已然不是原來的小熊。不過也幸虧兒子不滿意,這才使得他有了更加強勁的動力,開始慢慢摸索其中的門道。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加之有著裁剪衣服的基礎,所以弄得特別快,破舊的毛絨娃娃會恢復到自己想恢復的那個時間段。後來,他的這種才能慢慢在朋友以及原來的同事之間傳開了,都紛紛找上門來讓其修復。大約三年前,一位做環境工程的女孩慕名找到朱伯明修娃娃。朱伯明將其修復好之後,女孩看到其非常的完美,於是就建議朱伯明能不能學日本藝人那樣開設一家“娃娃醫院”,藉以“治療”那些受傷的毛絨娃娃。

在女孩的建議和幫助宣傳下,朱伯明的“娃娃醫院”很快火了起來。因為現今很多人會將自己不為人所知的情緒宣洩給這些“毛絨娃娃”。可以說它們已然成為了一位不可獲取的家人,尤其是那些小女孩異常的喜愛。所以朱伯明的生意不斷,年輕人從全國各地甚至國外寄來娃娃,希望朱伯明能夠幫忙修復。

經過長時間的修復,朱伯明有了自己的一套修復方案。先是分析娃娃的狀態以及制定初步的修復方案,然後根據“主人”的要求反覆確認修復的要求,並拍攝不同的角度照片,去領會這個“娃娃”的神態和氣質。然後開始具體的步驟,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洗,清洗的過程中要像清洗文物一樣慎重,來來回回數十次要把毛絨娃娃上的髒東西分解出來。看似簡單的“清洗”,需要的時間要長達4到8個小時。


清洗完的毛絨娃娃接下來就是“烘乾水分”,然後再進行自然晾乾。雖然需要的時間不是很長,但其中的度要把握好,什麼樣的時間吹什麼樣的風,什麼風達到什麼溫度都要心中有數。冷熱交替之間才可以使得“毛絨娃娃”容易彎曲,這樣修復的時候才會更好的控制。除了日常的簡單修復之外,朱伯明還會遇到難題,有的娃娃因為年代久遠,線料尋找起來非常麻煩,所以朱伯明會獨自一人走街串巷尋找。

三年多的時間,朱伯明因為敬業收穫了諸多客戶。曾經有位小夥子專門從歐洲趕來上海讓他修復一個毛絨娃娃,由於他太為想念它,所以朱伯明熬了兩個通宵才將其弄好。在朱伯明看來,破舊的娃娃在他手中一天比一天“健康”,它們的主人就得到了心靈的撫平。雖然朱伯明不是真正的“主刀醫生”,但其從測方面卻解決了“病人”的需求,可以說從這個層次上,他也是心存善念的。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著深愛不捨得放心的毛絨娃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