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錢傷感情,不說錢就有感情嗎?

用戶4488405461339


很多時候,不是談錢傷感情;而是,不談錢才真的傷感情。

兩個人談錢,才是真正的務實。談錢傷感情,不是因為錢太俗,而是因為感情太虛,不接地氣。

作家連嶽說:不敢談錢的人,永遠成熟不了。所以,別不好意思談錢!

所謂現實,就是在你沒錢時和你談錢,在你有錢時和你談感情!

功利的社會,大家都是一群衣冠楚楚的利己主義者。只談錢是很俗的,必須冠以情懷、交情、感情、意義...之名,但越裝作高雅的人就越貪越狠。

不想花錢就要你幫忙,冷不丁出現找你借錢,都是想佔你便宜。

只跟你談錢的人,眼裡並不是沒有感情,因為他能把交情和金錢分開對待,知道什麼時候該用錢來辦事,什麼時候只能和你談感情。

錢,是感情的照妖鏡,也是人品的試金石。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在情場,最好的關係都是先談錢後辦事的。

那些平常一直不聯繫,一聯繫就找你借錢的人,他們都吃準了你會被“談錢傷感情”這個想法束縛手腳,不好意思說拒絕,所以他們才會想著來找你。

大部分人在談到錢的時候會傷感情,是因為他們是藉著交情來佔別人的便宜,別人又不是傻子,感情自然就淡了。

聰明的人懂得靠談錢來促進感情,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他知道在關於錢的事情上,他只跟你講契約精神,而在朋友關係中,他不會靠著交情來斂財。

越願意談錢,越敢於談錢,說明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更乾淨更純粹,也能更長久,不管是友情還是親情,都如此。

親兄弟明算賬,好朋友談錢,友誼才更長久。談錢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你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人家好意思為難你,你有啥不好意思拒絕的呢。

想長久維持一段友情,金錢與情誼必須拎得清。真正的朋友,從來不會因為談錢傷感情。

分不清感情、人情、職業行為是危險的。他們不壞,但會把事情搞砸,還恥於談錢,又滿腹委屈。從活著的角度來看,這樣不甚愉悅,又效率頗低。

其實任何一段關係中,人們的心裡都在衡量和算計。我們所有的付出,內心都會偷偷地希求回報。

你會發現,當我們開門見山地談錢時,大多數人是高興的,因為這也滿足了他們內心算計的需求。

而當你要談錢時,對方對你表示鄙夷並且不願意和你談,通常是因為他們內心偷偷想要佔你便宜。如果你遇到的是這樣的人,便也沒有深交的必要了。

很多人不願意談錢,是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很低,覺得自己只有付出了很多,才能留住這段關係,所以在花錢的時候,並不太會和對方計較。

談錢不可恥,有時談錢還能驗三觀,尤其是金錢觀,越早公開談論錢,越能避免日後因為三觀不合導致的各種分歧。

以前總認為,但凡與金錢牽扯上關係的感情不免有點落俗,但社會閱歷逐漸豐富後,才漸漸發覺,一段好的感情一定與錢有關,但又高於金錢。

有句老話說的好:金用火試,人用錢試。有時候錢比時間更能見證人心。



修心煉道


“說錢傷感情,不說錢就有感情。”說到底還是人情社會的產物。

文明社會的具體體現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講法則、規則、規矩。

“說錢”正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中,講求規矩的體現。大家都知道,去應聘我們要問金錢待遇如何。而私人交往中,卻羞於提錢,朋友聚會交往,一些人總是搶著買單,偶爾總會有個別人坐享其成,耍滑頭。而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大家掙錢都不容易。這樣下去,時間一長,朋友之間就會產生意見、反而越來越生疏乃至絕交。

國人雖然含蓄豪爽,但我們自古就有“投之以桃,報之以禮。”“親兄弟明算賬”一說。實際上就是在告訴世人做人交往的法則,要相互感恩,禮尚往來。也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人際交往的智慧。

只有用公款吃喝的人際交往,才會不提“錢”,認為“提錢”就傷感情。因為,這樣的錢似乎來的太容易了。而近幾年來,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以公款做人情“不談錢”的人際交往,或隱蔽或消失,形勢日趨好轉。這些大家都應看在眼裡。

發達國家像日本、歐美等國家,大部分朋友聚會交往是AA制,即便朋友請客,也是提前告知大家,朋友們也會提前精心準備禮物。這樣建立在公平、文明上的交往才會長久牢固。

“提錢”是百姓開智,覺悟的體現。是淨化社會風氣,減少腐敗,朝著講法則,規則,規矩邁進的文明行為和體現。



米勒1960


談錢傷感情,談感情傷錢。

金用火試,人用錢試。

錢,不僅能認清人心,還能驗證感情。

感情真不真,借錢見分曉。

當一個人願意把錢借給你的時候,不是因為這個人錢多,而是覺得你比錢重要,他不想看見你因為錢而跟別人低三下四,那這個人就值得交。

可到還錢時,沒有按時還,或者是推三阻四,玩失蹤,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