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時代有哪些工作機會?收下這個 5G 時代解讀系列(一)

本篇文章解析究竟什麼是真正的 5G,以及為什麼說,中國必將引領 5G 時代。

何為5G

談到 5G,自然離不開場景,也就是 5G 究竟用到什麼地方?對此,國際標準化組織 3GPP 定義了 5G 的三大場景。我們先來談論一下 5G 的六大特點。我相信,等我們談完這些之後,5G 的場景,也許就不言而喻了。

1. 高速度

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更迭,用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速度的提升。我們來對比感受一下,速度二字,在 1G-5G 的短短數十載,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 1G 的最高速度為 2.4Kbps。1G 時代僅支持語音呼叫,並且手機通話質量欠佳,常常需要對著手機大聲說話。1G 為語音時代,「大哥大」是這個時代的標誌性產物。
  • 2G 的網速達到 9.6Kbps,最大速率為 50Kbps。2G 時代,一個 2M 的問候視頻,則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來下載。2G 為文本時代,短信和彩信是這個時代的主體。
  • 3G 的最低速度 384Kbps,最高可達 7.2Mbps。3G 時代,應用(例如微博)中的圖片都是被默認為縮略圖,想看的時候需要點擊一下才能打開。3G 為圖片時代,數字通信向數據通信發展,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正在到來。
  • 4G 的上傳速度可達到 6Mbps,下載速度為 50Mpbs。人們在移動手機上傳輸文件、觀看視頻完全不會再卡殼,下載一部高清電影只需要幾分鐘。4G 為視頻時代,數據業務全面爆發,中國真正進入了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服務,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了。
  • 5G 的上傳速度達到 100Mpbs,下載速度高達 1Gbps,最快可達 10Gbps,下載一部超清電影只需要幾秒,甚至 1 秒不到。直播業務不再卡頓,VR 產品完全可期,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將從概念轉向實際應用,5G 為智能互聯網時代。

2. 泛在網

泛在網即廣泛存在的網絡,只有這樣,才能支撐日趨豐富的業務和複雜的場景。泛在網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廣泛覆蓋,一個是縱深覆蓋。

廣泛覆蓋,是指人類足跡延伸到的地方,都需要被覆蓋到,比如高山、峽谷。

縱深覆蓋是指人們的生活中已經有網絡部署,但需要進入更高品質的深度覆蓋。5G 時代,以前網絡品質不好的衛生間、沒有信號的地下車庫等特殊場所,都能夠而且需要被高質量的網絡覆蓋。

3G 和 4G 時代,我們使用的是宏基站。宏基站功率很大,但體積也很大,不能夠進行密集部署。而 5G 時代,微基站將會逐步建立。2G 時代只有幾萬個基站,3G 時代有幾十萬個基站,4G 時代有 500 多萬個基站,5G 時代將會有 1000~2000 萬個基站,都是有可能的。

3. 低功耗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網絡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同時設備功耗也變得越來越高。5G 終端節能,顯得至關重要。

我們的智能手機每天充一次電,普通用戶還能夠接受,畢竟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可以隨處接入電源。但是,如果把這個場景放到河流的水質監測中,對於大量的水質監測點,如果需要頻繁地為其解決電源問題,這根本無法接受。

5G 時代,大部分物聯網產品能夠實現一週充一次電,或者一個月充一次電,用戶體驗將大大改變。

需要指出的是,低功耗主要採用兩種技術手段來實現,一個是美國高通等主導的 eMEC,另外一個則是我們華為主導的 NB-IoT。

4. 低時延

正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140 毫秒的時延是不會影響交流效果的。3G 網絡時延約 100 毫秒,4G 網絡時延約 20~80 毫秒,到了 5G 時代,時延將會逐步下降至 1~10 毫秒。

低時延特點,在智慧交通與工業控制領域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無人駕駛汽車,在高速行駛中,一旦需要制動,則需要瞬間把信息傳送到車上。不然 100 毫秒左右的時間,車會向前衝出幾米的距離,後果不堪設想。對於高精密的零件生產,低時延的作用,我們更是無需多言。

5. 萬物互聯

我們預測,到 2025 年,中國會有 100 億個移動通信終端。

為何這樣說呢?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原因:

  • 到了 5G 時代,終端不再按人來定義,而是每個人都可能擁有數個終端,每個家庭擁有數個終端。每個人的眼鏡、筆、皮包、腰帶、鞋子等都有可能接入網絡,成為智能產品。而每個家庭中的門窗、門鎖、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也都有可能接入 5G 網絡,相互之間進行信息傳遞。
  • 社會生活中,以前不可能聯網的設備也會聯網,變得更加智能。比如井蓋、電線杆、垃圾桶等公共設施,5G 將賦予這些設備新的功能,成為智能設備。5G 改變社會,其要義就在於此。

未來的所有設施,甚至穿戴產品,都有可能連接到移動網絡,形成無比強大的數據庫,虛擬和現實無縫對接,帶來全新的智能時代。

6. 重構安全體系

傳統的互聯網建立在一個信息傳輸不夠暢通的時代,通過互聯網的體系,打破信息傳輸的限制,獲得高效率的信息傳輸,這是傳統互聯網的信仰與基本理念。傳統互聯網的基本精神是自由、開放、共享。

為此,普通用戶似乎也默許了犧牲自己的數據價值,用以換取信息的便捷性傳輸。然而用戶的數據安全意識,也是在不斷地覺醒當中。例如之前微信與抖音展開的用戶頭像與暱稱之爭,讓用戶產生了這樣的疑惑:難道頭像和暱稱不應該是屬於我們用戶自己的嗎?為何是兩個應用在爭奪所有權?前段時間「ZAO」的換臉風波,更是將用戶數據安全這個話題,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正因如此,5G 時代,智能互聯網的精神也將定義為安全、管理、高效、方便。其中,安全更是首位要求。

在 5G 的網絡構建中,在底層就應該解決安全問題。從網絡建設之初,應該加入安全機制,信息應該加密,網絡不應該是開放的,對於特殊的服務需要建立起專門的安全機制。

7. 5G的三大場景

好了,5G 的六大特點我們說完了,回到文章開始的話題,國際標準化組織定義的三大場景,我們來看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很熟悉呢?

  • 場景一:增強移動寬帶(eMBB)。即對應我們所說的高速度的特點。直播、高清視頻、高清視頻轉播、VR 體驗等是這個場景的直接體現。
  • 場景二:大規模物聯網(mMTC)。5G 的最主要價值之一,就是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通信,使得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通信成為可能。低功耗與泛在網是這個場景的基本要求。
  • 場景三:超高可靠超低時延通信(uRLLC)。所謂高可靠,就是網絡必須保持穩定性,不會經常受到外界的影響。我們可以預見,智慧交通和工業控制等領域將迎來大爆發。

中國領航

通過以上的內容,相信大家對於 5G 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了。那接下來我們談一下,為什麼說中國必將引領 5G 時代。

1. 彩蛋

談起這個話題,我想先將這句話送予大家:「時間講述的不僅是故事,裡面還藏著無數的彩蛋。」我們就從這個彩蛋說起吧。

1998 年中國召開香山會議,探討 3G 標準制定的問題,當時多數專家持懷疑態度,因為移動通信標準的建立,不但成本非常高,難度也大,中國能否玩得起這個遊戲猶未可知。面對爭議,時任郵電部科技委主任宋直元為 TD-SCDMA 一錘定音。

我們先來科普一下移動通信實現雙向工作的兩大技術思路。一個是 FDD,就是用兩根管子來傳輸信息,一根管子往上發數據,一根管子向下收數據。這個辦法品質好,效率高,但佔用資源多。另一個是 TDD,即用一根管子來傳輸數據,一會往上傳,一會向下收。它的傳輸速度比不上兩根管子,好處是佔用的資源少。

3G 時代來臨之前,ITU(國際電信聯盟)向全世界徵集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當時提交的主要是美國的 CDMAEVDO、歐洲的 WCDMA 以及中國的 TD-SCDMA。在確立標準的過程中,歐、美兩大派互不相讓,而歐洲以國家多、得票率高而佔據優勢。美國不能夠接受歐洲的「一家獨大」,於是主動與中國聯合起來,互相支持。最終 3G 時代的通信標準,確定了中國、歐洲、美國的「三足鼎立」局面。

然而 TD-SCDMA 發展之路極為艱難,但中國政府還是決心支持它,把網絡建設的任務交給中國移動這個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最初也不想接,但因是國家任務,又不能不接。

由於中國移動的技術標準是自主研發的,很多方面存在明顯劣勢,同 2G 時代的輝煌相反,中國移動在整個 3G 時代都被聯通和電信強勢壓制。在 4G 時代,中國提出了 TD-LTE 這個技術標準,全世界都看清了中國的決心,從芯片廠商到設備製造商都開始支持 TD-LTE,可以說中國移動在 4G 上大獲全勝。

3G 時代,全世界的技術主流主要是 FDD。4G 時代,中國的 TD-LTE 標準開始被多個國家的運營商採用,漸漸成為 TDD 技術的領頭羊。到了 5G 時代,因為大寬帶需要更多的頻譜資源,而頻譜資源又非常有限,於是很多國家放棄 FDD,轉向頻譜利用率更高的 TDD 技術。對於 TDD 有著十多年積累的中國移動,自然在 5G 時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 中國引領5G時代

歷史就是如此有趣,用事實向我們證明,只要足夠努力,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來臨,讓我們站在風口翱翔。當然 5G 實力是一個綜合體系,不是一兩項指標能夠確定的。

5G 實力可以從六個維度來綜合衡量:

  • 標準的主導能力:中國21項、美國9項、歐洲14項、日本4項、韓國2項。中國能夠主導這麼多項標準,也正是得益於對於 TDD 的深刻理解。
  • 芯片的研發與製造能力:美國佔據較大優勢,歐洲出現一定衰落,而中國正在發力尋求突破。華為已經在旗艦產品上進行抗衡,而在中低端產品上,展銳也有所作為。
  • 系統設備的研發與部署能力:第一集團是中國,第二集團是歐洲,韓國也有一定的市場。如今,在全世界通信系統設備領域,綜合實力最強的還是中國的華為、中興、信科。
  • 手機的研發與生產能力:世界十大手機品牌,中國佔據 7 位。第一集團無疑是中國,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也擁有強大實力,但比拼綜合能力,美國和韓國均難敵中國。
  • 業務的開發與運營能力:中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創新力,資金和人才的積累,智能硬件的研發、生產能力,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
  • 運營商的能力:今天中國的 4G 基站已經覆蓋 99% 的用戶,4G 基站數超過 350 萬個,總基站數 640 萬個。美國 4G 基站數不超過 30 萬個,印度的總基站數不超過 70 萬個。中國三家運營商,可以說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電信運營商。

中國的移動通信發展史,可以概括為:1G落後,2G追隨,3G突破,4G同步,5G中國必將引領時代潮流。

結語

5G 不是一項技術,而是由大量技術形成的一個綜合體系,這些技術將在 5G 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移動雲計算,情景感知技術,邊緣計算,以及網絡切片等名詞,將會不斷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並被大家所熟知。在互聯網的助力下,「世界正在變平。」

下一章,我們將討論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的內容,智能交通、醫療健康、智能家居、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工業與物流業變革以及工業革命,這些傳統產業將隨著 5G 時代的來臨,發生哪些變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