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國初年的社會生活,小販艱難謀生


杭州街頭賣荸薺的婦女。荷蘭裔植物學家弗蘭克·N·邁耶,於1913-1916年間到中國進行科學考察,在此期間拍攝了他所經過的地區的百姓生活影像,記錄了民國初年的社會面貌。

河北鄉村的石門,一老農騎著驢經過。邁耶作為一名業餘攝影師,有著成熟的創作理念,作品充滿人文關懷。他總是把鏡頭對準社會下層平民,展現他們艱難謀生的狀態。

天津,席地休息的搬運工,都是為生活而努力的人啊。

北京的花卉市場。清末民初,北京花兒市大街非常熱鬧,既有賣鮮花的、也有賣假花的,盛極一時。照片中,衣衫破爛的漢子擺攤賣花,你能看出他面前擺著的根莖是哪種花嗎?

河北昌黎三屯營附近的村莊。照片記錄的是典型的北方山村的風貌,這樣極具特色的民居仍然廣泛存在,只是正在減少,逐漸被西式小樓取代。

賣水果的小商販。他在大馬路上推著獨輪車,那一點點水果,即便全部賣完,能賺幾個銅板呢?可能是自家一兩棵果樹的產出,摘下來散賣,賺一點零花錢。

山東泰安,做小買賣的商販。這類小商販,大多都不是專業的買賣人,而是在農閒時節把自家田裡生產的水果蔬菜之類的,拿到街上去賣,賺不了大錢,貼補家用而已。

甘肅舟曲,砍柴的婦女。到這種崎嶇的山裡砍柴,對婦女來說是很重的體力活。畫面中她們揹著大捆的樹枝下山,腰都被壓彎了,真讓人感慨生活不易啊。

上海的一個碼頭。碼頭看上去不大,但是小船很多,岸上人來人往,很熱鬧。這些小船用竹蓆遮蓋,看上去破破爛爛,載客還是運貨呢?載客坐不下幾個人,運貨也運不了多少東西。

盛夏時節運輸冰塊的馬車。那個年代冰箱數量極少,人們夏季使用的冰塊從哪裡來呢?這就涉及到“儲冰”行業。冬天最寒冷的季節把冰塊存到地窖裡,密封嚴實,可以到夏季使用。當然,夏天能買得起冰塊的非富即貴,普通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