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位將軍的能力被高估了,導致了怎樣的後果?

不才講史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南朝陳慶之僅靠一戰就贏得“白袍戰神”的千古美名。全因這一戰太過驚豔,宛若流星般在歷史上留下驚鴻一瞥。


這驚鴻一戰發生在公元528年。在此之前,陳慶之原本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侍從,直到這一年,蕭衍拜陳慶之為武威將軍,開始領兵。其時,北魏內亂,魏北海王元顥降梁,陳慶之奉命護送元顥北還。陳慶之領兵一路北上,先破擁兵七萬的魏將丘大千,又大敗元暉業兩萬大軍,接著連克滎陽、虎牢二城,長驅直入,勢如破竹。連克北魏三十二城,歷四十七戰,所向披靡。最終護送元顥直抵洛陽。不過不久後北魏重兵回援,元顥軍大敗,陳慶之軍也隨之大敗,最後陳慶之僅剩單人匹馬逃回南朝。


這一戰固然驚豔,不過實在是被高估了。

首先,當時的北魏正值內亂,先是外部柔然勢力作亂,接著又爆發“六鎮起義”,北魏內部胡太后把持朝政,權臣爾朱榮趁勢而起,誅殺胡太后和北魏宗室大臣。這樣的動亂環境,給陳慶之趁亂突進創造了條件。

其次,陳慶之北伐,並沒有與爾朱榮、高歡、宇文泰、賀拔兄弟等北朝名將交手。陳慶之的北伐,並沒有從戰略上通盤考慮,更像是一次孤軍深入的投機行為,其後果是由於貿然深入,缺乏後援,最終導致失敗,只剩下一人一馬逃回南梁,也導致了南梁整個北伐計劃的失敗。此外其戰績也有不少水分,《南史》和《梁史》雖然位列二十四史,但是出了名的浮誇,喜歡吹牛放衛星。


其實,如果陳慶之死在北伐之戰中,或許會留下更加傳奇的故事,可以想見後人會無數次的感嘆陳慶之不死會如何云云,但是他活著回去了,他的餘生,再也沒有出彩的戰例。


史海拾遺


張靈甫在孟良崮被擊斃。

1947年5月16日,經過三天的激戰,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國軍傷亡3.2萬餘人,整編第74師長基本上是全軍覆滅。據說震怒的蔣介石當眾就要湯恩伯下跪,還揮起手杖要打他,王耀武在接到張靈甫的訣別電話時就流淚了,可是又不能飛過去救人。造成這樣的後果是什麼?一方面是華東野戰軍的英勇善戰,另一方面我認為是張靈甫的能力被高估了。

74軍是國軍的五大主力之一。

國軍有五大主力軍,分別是:國民革命軍新編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18軍,其中的第74軍號稱是打出來的。74軍於1937年9月1日在淞滬戰場由第51師、第57師和第58師組建,歷任軍長是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邱維達,這些人都很厲害。74軍號稱是抗日鐵軍,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戰役,基本上重大戰役都少不了這支軍隊,也取得了戰功,所以才有74軍是打出來的說法。

張靈甫任整編74師師長。

1946年4月,張靈甫任第74軍中將軍長兼首都警備司令,1946年5月,張靈甫任整編第74師中將師長,雖然是整編了,但是規模其實還是沒有怎麼變,武器還更精良了,戰鬥力還更強大了,不過都還是被張靈甫帶到全軍覆沒的結局。為何當初要選張靈甫做領導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王耀武信任他,想選一個自己人吧,他的舉薦是張靈甫最後能勝任的最關鍵因素。

張靈甫的能力被高估。

張靈甫和日軍打過很多次硬仗、惡仗和勝仗,還多次負傷,打到腿都殘疾了,這點功勞還是要認可的,但是我還是認為他是一個被高估的將軍。國軍的五大之一整編74師是葬送在張靈甫的手上的,他性格孤傲,當他帶著人馬孤軍冒進的時候,全師覆滅的結局就是註定的了。


湘西小木魚


最近正在熱播的《特赦1959》裡,黃維作為國軍高級將領中的另類,戲份很重,成為正直的頑固派的代表,和幾個特務組成的反動派以及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為代表的改造積極分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就軍事指揮水平而言,黃維的水平其實是被大大的高估了,遠不如劇中對改造比較積極的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這些人,和廖耀湘實際上在伯仲之間,大兵團指揮能力並不強,讓他代領一個軍還可以,但是讓他率領一個大兵團,獨當方面,這就超出了他的實際能力,最後敗軍殺將,自己也成了戰俘。

黃維兵團原本隸屬於華中戰區,在白崇禧的指揮下作戰,主要作戰地境是在河南境內。這個兵團下屬的第十軍、十四軍和十八軍,都是陳誠土木系的骨幹部隊,尤其是十八軍,更是陳誠起家的老部隊,所以一直都受到關照。在抗戰結束後,國軍接受了大量的美軍在二戰期間存放在亞洲的武器裝備,當時白崇禧任國防部長,沒有實權,陳誠擔任參謀總長,有權分配武器裝備,所以十八軍在國軍各個部隊中,都是優先裝備美式武器裝備的,十八軍受到的照顧尤其多,從而使十八軍成為國軍在中原戰場的幾個主力部隊之一。

黃維早在1944年就因為和上司鬧矛盾,被調離了前線,到後方擔任軍校校長以及聯勤總部副總司令等職務,一直到1948年組建十二兵團時,以十八軍、十四軍和第十軍為基礎,黃維才被臨時調赴前線,擔任兵團司令官。這些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基本上是由胡璉率領作戰,無論是對華東野戰軍,還是對中原野戰軍,戰績都可以說是不錯的。除了當時這些部隊裝備優良之外,胡璉在戰場上的靈敏和反應迅速,也是重要原因。但在組建兵團的時候,本應該由胡璉出任兵團司令官,白崇禧卻因為胡璉桀驁不馴,難以指揮,堅決反對。最後折中下來,才由陳誠系的另一骨幹黃維出任兵團司令官。

也就是說,黃維出任兵團司令官,其實是國軍內部派系鬥爭的結果,主要是靠資歷和派系平衡上位的,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具備大兵團指揮能力。如果純粹從軍事角度考慮,那麼當時胡璉肯定是最適合擔任兵團司令官的,無論是對當時十二兵團的熟悉程度,還是對解放軍大兵團作戰特點的瞭解來說,黃維都遠不如胡璉。只是因為胡璉和白崇禧有矛盾,導致白崇禧堅決反對胡璉出任兵團司令官,才把這個機會給了黃維。白崇禧本來也反對黃維出任,只是在陳誠和何應欽的堅持之下,才讓他上位了。

這和孫元良的情況差不多,孫元良在抗戰後期也是被調離了前線,在後方擔任有職無權的閒差。在國軍將原本在鄭州擔任綏靖公署主任的孫震調離的時候,孫震為了保住自己麾下的兩個川軍部隊的軍,才推薦孫元良出任兵團司令官。而孫元良因為有黃埔軍校出身的背景,又是孫震的侄兒,所以才能被各方面所接受,出任了這個職務。但孫元良所率領的這個兵團,仍然是川軍四十一軍和四十七軍兩個軍,並沒有配屬其他部隊。這和黃維兵團的情況不一樣,黃維兵團除了土木系的三個軍之外,還配屬了吳紹周的八十五軍,是四個軍的大兵團,而孫元良兵團只是兩個軍的小兵團。

黃維兵團從十月份接到國防部發來的命令,開始在駐馬店和周口一帶集結,之後從這裡出發,離開華中戰場,增援徐州,目的是參加國防部擬定的徐蚌會戰。孫元良兵團在撤離鄭州之前,白崇禧和華東戰場都拉攏過,孫元良意識到華東戰場即將進行國共雙方的戰略大決戰,很想逃避,所以她本人傾向於去華中戰場,這樣便於他在戰局不利的時候退入四川,但國防部的一紙命令,硬是將他從華中拉倒了華東戰場。這就是說,國軍統帥部這時候也是在盡力集中兵力,要在淮海之間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以保守江南半壁江山。

黃維兵團從原駐地出發的時候,選擇的路線本身也很糟糕,是國防部規定的路線,而這個路線上沿途要經過一系列大小河流,包括澮河、淝河、潁河等,黃維兵團本身的重武器裝備又比較多,在這種河網縱橫交錯的地帶要行軍,還要防備解放軍沿途的阻擊,這顯然是比較困難的,也很不利。黃維兵團在進入這個河網地帶之後,每次渡河都會遇到解放軍的阻擊,有時候是被半渡而擊,所以進展比較緩慢,他還沒有趕到徐州戰場,黃百韜兵團就已經被華東野戰軍殲滅得快要差不多了。

而且,黃維兵團增援徐州不成,又逐步掉進了中原野戰軍的包圍圈。實際上,當時中原野戰軍全軍的兵力也就十二三萬人,和黃維兵團兵力相當,但中原野戰軍因為挺進中原之後迭經苦戰,一直在和華中地區的國軍兜圈子,所以重武器基本上都被扔掉了,非常缺乏重武器。黃維兵團不僅兵力和包圍他的中原野戰軍部隊差不多,而且武器裝備又有優勢,但他卻不但沒有突破中原野戰軍的阻擊,進入徐州戰場,反而逐步被包圍了,這不能不說是黃維本身的指揮存在問題,他的重武器火力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坦克和裝甲車等裝備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在胡璉指揮的時候,胡璉兵團雖然是小兵團,兵力遠不如黃維當司令官之後雄厚,但胡璉的指揮向來以反應靈敏和迅速著稱,可以想象,如果當時率領這個兵團增援徐州的不是黃維,而是胡璉,以中原野戰軍當時的部隊和裝備,要想把兵力相當的這個兵團牽制在中原戰場,就已經很費力氣了,更不要說能夠完成包圍了。即便是能夠包圍,以胡璉指揮的靈活機動,也是很有可能衝破中野的包圍圈的,畢竟中野當時的情況用劉帥自己的話說,就是“瘦狗拉硬屎”。而在戰前制訂淮海戰役計劃的時候,無論粟裕還是中央,實際上都沒有敢把黃維兵團納入殲滅對象,對中原野戰軍也沒有這樣的希望,最多不過是希望中原野戰軍能夠牽制住他,不讓其靠近徐州戰場,影響華東野戰軍在徐州地區對華東戰場的國軍的圍殲。

在《特赦1959》中,黃維曾經振振有詞的對功德林管理人員說,雖然我們打了敗仗,但這並不能證明我們這些人是蠢才,言下之意是非常不服氣的。但就黃維在淮海戰役期間的指揮來說,他還真就是個蠢才,如果不是他,恐怕十二兵團也不會在淮海戰役的時候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報銷。他這種自負和不服氣,其實就和他後來長期研究永動機一樣,都是自作聰明,實際上是自己的無知和無能。


蕭武


1947年孟良崮戰役後,承擔責任的最高軍職者其實是陳誠,這位坐鎮徐州指揮的“參謀總長”因為魯南會戰的大敗遭到各派系攻詰,尤其是何應欽團伙的火力最為猛烈。陳誠氣不過,主動申請去東北挽回顏面,而新任“參謀總長”卻使戰局更加糟糕,因為他有個綽號叫“顧百順”。



國軍的“參謀總長”一職設置的非常不倫不類,因為它沒有參謀總部這個作戰指揮機構,作戰幕僚單位仍然是“國防部作戰廳”。抗日戰爭勝利後,常凱申為了平衡與桂系的關係,將“國防部長”職務給了白崇禧,但是又對這個非嫡系不放心,於是幾乎是給第一親信陳誠量身打造了“參謀總長”的職稱。

根據當時的軍制規定,參謀總長直接對常凱申負責,而並非是“國防部長”的下級,掌握軍隊的編制調動、作戰指揮、輜重補給等所有重大事項,國防部長等於被架空了,比如1946年的“整編會議”就是陳誠主持的。陳誠就任“東北行轅主任”後又兼了一段時間,到1948年夏天,兩個重要軍職同時易人,何應欽接國防部長、顧祝同接參謀總長。



顧祝同之前的職務是“陸軍總司令”,先後在鄭州和徐州開設指揮所,直接指導作戰,“徐州綏署主任”薛嶽因大敗被撤職後,顧祝同曾經一度指揮蘇魯戰事,粟裕將軍的評價一針見血:薛嶽還算是個幹才,而顧祝同就是個庸才。

事實如此,顧祝同在民國軍界能夠成為“不倒翁”,憑藉的並非軍事能力,而是對常凱申的忠誠與服從,甚至達到了百依百順的地步,由此得名“顧百順”。抗戰八年,他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的任上,對日作戰沒打過一次漂亮的戰役,反倒是秉性常凱申的意旨,進攻新四軍很是積極。



1948年夏季這個時間點很要命,正是“三大戰役”即將打響的前期,而顧祝同在此時被任命為參謀總長,等於間接加速瞭解放戰爭的進程,加速了國軍總崩潰的速度,因為常凱申完全高估了顧祝同的能力,把他提拔到一個既不勝任又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戰爭的勝負影響甚大。

首先,是顧祝同對常凱申的盲從,使參謀總長成為了“傳聲筒”和“傳令兵”,完全沒有自己的軍事見解。陳誠雖然戰術能力拙劣,但戰略眼光還是有的,另外陳誠是敢於堅持自己意見的,或多或少可以修正一下常凱申的瞎指揮。然而顧祝同的性格使然,讓參謀總長一職形同虛設,失去了專業作用。



其次是顧祝同的一團和氣,被稱為“軍中聖人”,與上級下級方方面面關係都很融洽,其實也就意味著他毫無楞角和指揮風格,並不適合於殺伐決斷的軍中要職。三大戰役期間,顧祝同一會飛瀋陽一會飛徐州,到哪裡都是一片“總長”叫的歡,卻幾乎起不到什麼作用,無非是代替常凱申督戰或者轉達命令,當高級將領們對參謀總長缺乏“敬畏之心”的時候,指揮系統必然也是失敗的。

最後是顧祝同與何應欽的特殊關係,他不僅是常凱申的嫡系“八大金剛”之一,同時還是何應欽的“四小金剛”之一,與劉峙並稱何的“哼哈二將”,因此,在陳誠被擠出陸軍中央之後,顧祝同某種程度上也配合何應欽對“土木系”進行了清算,在軍隊人事任免上亦毫無主見,比如第12兵團司令的人選,他也不支持胡璉出任。



國軍高級將領在1948年以後紛紛指出,常凱申“心智已亂不再適合指揮作戰”,然而這個著名的微操大師根本不會放棄軍權,而顧祝同的任職更加配合了這種瞎指揮。儘管常凱申比較滿意他的絕對服從,然而對國軍的戰略局勢和戰爭後果而言,卻是十足的災難。

杜聿明一度懷疑作戰廳長的身份,淮海戰役期間要求屏蔽徐州方向上的軍事機密,而第一個站出來打包票的就是顧祝同,並且信任依舊。如此的粗枝大葉和用人不察,正是顧祝同能力的真實體現。一個經常瞎指揮和越級指揮的統帥,一個能力不足毫無主見的參謀總長,在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期間,國軍的慘敗順理成章。


度度狼gg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吧!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其實是被國軍給“坑了”。

抗戰時,國軍戰鬥力弱,那是出了名的。由於蔣委員長搞排除異己的內鬥,各路軍閥在抗戰時畏首畏尾,勾心鬥角。所以,才會有40萬日軍橫掃130多萬國軍的豫湘桂戰役。而此戰之時,日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就這樣,國軍還是慘敗。

國軍被日軍橫掃,日軍被美軍橫掃。那麼,在日本當太上皇的麥克阿瑟,當然有信心讓參加朝鮮戰爭的聯合國士兵“聖誕節之前回家”。甚至,當時的美國人都覺得中國不敢出戰。麥克阿瑟叼著菸斗喝著咖啡,就能飲馬鴨綠江了。

(他來了,他來了,他趟著水來了!)

麥帥也是可以,仁川登陸打的“可圈可點”:75000名聯合國軍痛擊朝鮮6500名守軍。之後,麥帥依靠裝備和人數優勢,碾壓朝鮮軍隊,一直打到鴨綠江。

1950年9月15日,到10月24日,聯合國只用了四十多天,就打到了鴨綠江。麥帥的神威,到此終止。因為,志願軍過江了。等到麥帥快被彭德懷趕下海時,麥帥還不從自身找問題,還想讓杜魯門擴大投入,甚至,不惜動用原子彈。

麥帥肯定很鬱悶,國軍戰鬥力這麼弱,為何志願軍卻這麼牛?!!

杜魯門不傻,趕緊讓麥帥下臺,換李奇微。

李奇微明顯比麥帥有本事,上來就發現志願軍後勤補給不足的問題。志願軍當時由於後勤跟不上,每次進攻最多隻能持續7天,就要停下來等寄樣。李奇微發現這個規律以後,就利用志願軍“七天攻勢”規律,跟志願軍拼消耗。當志願軍進攻時,他就利用美軍火力兵力優勢打防禦戰。等7天之後,趁著志願軍斷了補給,對我志願軍發動猛烈進攻。就這樣,志願軍被迫退到了“三八線”!

同樣一副牌,李奇微打的就比麥帥強!回頭再看彭老總,那就是封神的人物了!如果志願軍有聯合國軍那樣的武器補給,早把聯合國軍趕下海了。說白了,美軍將領就喜歡依靠裝備優勢,無腦碾壓!真要是讓他們到中國戰場上,帶領國軍打日本人,他們敗得更慘!對了,抗戰和解放戰爭時,蔣介石的部隊也有美國人當顧問。不過,還是一直潰敗。

十年後,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說:

“中國軍隊從士兵到將軍都是最優秀的,我要告誡世界軍隊,不要與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誰打中國,進得去出不來!”


所以,把三方將領能力做個對比:志願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國軍>美軍。

主意:此處“國軍”僅指國民黨方將領,我知道抗戰時八路軍和新四軍也是國軍序列。

有些起義的國民黨部隊,到解放軍以後,本來很弱的部隊,馬上就成了王牌。例如:解放軍五十軍,原來是國軍60軍。這支部隊在起義前,因為軍紀不好且戰績較差,被人們戲稱為”熊軍”、人稱“六十熊”!可是,抗美援朝時,表現英勇,首先攻入漢城。

毛主席在接見50軍軍長曾澤生時,還誇獎他說:"你們打得不錯啊!"

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當然是民族英雄張學良了。

同忠貞不二馮玉祥一樣,張學良在民國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

然而,馮玉祥畢竟是一個戰將,也是一個還算不錯的政治家。

打個比方,馮玉祥自稱是基督教徒,目的是爭取西方世界的支持。

然而,他的心腹認為,馮玉祥並不是基督徒,也不相信基督教的教義。

除了公開場合的一些政治表演以外,馮玉祥私下對基督教毫無興趣。

然而,此舉畢竟給馮玉祥帶來了很好的政治名聲,算是很高超的政治手段。

可惜,張作霖一輩子牛逼,死前做錯了一件大事,就是高估了兒子的能力。

其實,從郭松齡的反叛就可以看出,張學良不但不擅長認人,而且還是個無法有效統帥部下的領袖。

郭松齡作為張學良的鐵桿心腹,叛變之前當然不會沒有跡象。然而,張學良卻視而不見,就像沒看到一樣。

這不是傾心於人,主要還是缺乏軍政能力。

事實上,張學良上臺以後,基本沒有做過正確的決定。

首先是莫名其妙去打蘇聯,發動中東鐵路事變。

蘇聯就算當時不是很強,也比東北軍強大十倍。張學良上臺未穩,就去打強敵,實屬頭腦有病,想立威風想瘋了。

其次,中原大戰期間,擅自將一半主力開入管內摘桃子。結果關外東北軍兵力空虛,被日軍趁機攻擊,張學良的老巢都丟了。

還有,九一八事變期間,張學良放棄所有抵抗,擅自撤退。

在錦州期間,南京國民政府再三命令他就地抵抗,張學良置之不理。

想要保存實力,有很多種方法,從沒見過有人這麼保存的。

這不但讓自己丟了地盤,還讓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政治上形同自爆。

從此以後,張學良揹負如此罵名,想要東山再起難度極大。



另外,都到了什麼時候,張學良還在熱河會戰、長城抗戰中試圖保存實力,導致全國輿論抨擊。最終熱河省被日寇佔領,隨後河北省的東北軍也站不住腳。

由此,20萬東北軍連立錐之地都沒有,被迫去陝西同楊虎城搶地盤了。



總之,張作霖留給兒子全國第一的地盤,全國裝備最好的軍隊,還不到10年就被敗家光了。


薩沙


歷史上能力被高估的將軍數不勝數。這些人往往都被賦予重任,最後卻是一地雞毛。

古代比較著名的例子如紙上談兵的趙括,身負重任,但是長平之戰後使得曾經能與秦國一較短長的趙國徹底淪為二流;比如熟讀兵書的馬謖,辜負了諸葛亮對他的信任,丟失街亭,使得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失敗。

在近代,國共雙方被高估了能力的當屬蔣介石和李德莫屬。



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上,李德是一位不可忽略的名字。他原名奧托.布勞恩(1900--1974),出生於德國慕尼黑。他本來是一名特工,1932年春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後不久,被共產國際派往上海向蘇聯著名特工左尓格小組送經費,完成任務後留在了上海共產國際遠東局,由於共產國際駐華軍事兼中共中央軍事總顧問曼弗雷德.施特恩未能到達上海,布勞恩作為在伏龍芝畢業的軍事學員從來到上海後就開始給中共中央一些軍事上的判斷和建議。

顧順章叛變後,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活動越來越危險,於是在1932年底,中共中央及博古、洛甫(張聞天)、陳雲等開始轉移進入中央蘇區。

33年9月布勞恩獲准以共產國際軍事顧問的身份來到紅都瑞金,為保密起見改名李德。

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由於不懂軍事,把紅軍的指揮大權交給了李德。他雖然抱有幫助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良好願望,但是由於他僅僅有過街壘巷戰作戰經驗,僅僅是一名軍校畢業生,又不瞭解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坐在房子裡看著地圖指揮作戰,讓紅軍與兵力十倍於我,空軍炮兵等火力大大強於紅軍的國軍進行正面的陣地戰。這實際上就跟一次大戰時候的正面頂牛一樣,是在拼消耗。

結果導致處處防守,處處守不住,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放棄中央蘇區開始了長征。



長征開始後,又實行甬道式搬家,罈罈罐罐都不捨得丟棄。一三軍團在前,五九軍團在左右,中央縱隊搬著從蘇區帶來的沉重的各種東西在中間,八軍團在後掩護。結果大大影響了行軍速度,讓紅軍的機動力優勢無法發揮,導致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之戰時,紅軍損失慘重,由八萬多人銳減到三萬人。



湘江之戰後,國民黨已經判斷出紅軍是要去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於是用三十萬兵力擺下鐵桶陣。而李德仍然堅持命令紅軍往包圍圈裡鑽。在此危急時刻,中央政治局大多數領導終於看清事實,接受了毛澤東的正確建議,轉兵貴州,從而避免了紅軍全軍覆沒。

遵義會議後,正式結束了博古和李德對紅軍的軍事指揮。

李德剛進入蘇區時,李德是被臨時中央的一些人寄予厚望,希望用他來取代毛澤東對紅軍的領導權。但是他的能力實在有限,一通轄指揮,差點就斷送了中國革命。

相對應的,國民黨方面能力低下又愛瞎指揮的非委員長莫屬。



蔣介石的軍事指揮能力實在不敢恭維,只要他插手參與指揮,往往都是能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具體例子就不用舉了,現在在央視播出的《特赦1959》裡面有很多,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蔣指揮的結果就是,一而再再二三大敗共軍,殲滅共軍超一個億,然後,國軍勝利轉進到一個小島上去了。


我淡如菊


我要說歷史上最被高估的將軍是張靈甫。這位蔣總統眼中的紅人,是被高估了的。

被高估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自我高估

張靈甫是個很驕傲的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而且還是北大歷史系的高材生,各方 面都很出色,在人群中往往鶴立雞群。很容易養成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性格。自從 當上整編74師的師長後,更是目中無人,連曾經的老上級李天霞都不放在眼裡,更別 說其他的雜牌部隊的同仁,自認為老子能當上天下第一戰力的整編74師師長是他自己 軍事能力高出別人。當時有很多人競爭這個位子,比如李天霞。只是最後王耀武選了 張靈甫接替了自己的位子,而不是張真能服眾。 這是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

委員長高估

一直以來,蔣委員長,一直對這位樣貌出眾的弟子特別厚愛,只要張立了一點功勞, 就會大肆宣傳。這無形中會把張靈甫從將領群眾孤立起來,造成心理不平衡。甚至還 幫著吆喝

只要有10個張靈甫和整編74師,就能統一全中國!

典型的捧殺,火上澆油,助長張靈甫的囂張氣焰,直接導致最後竟然不聽戰區司令長官湯恩伯的命令,湯恩伯去傳令,竟然指揮不動整編74師的一個傳令兵。

高估導致的後果

  • 最直接的後果,當然是號稱天下第一的整編74師,被全殲在了孟良崮上。

  • 而正是整編74師被全殲,直接導致國民黨本來很好的形勢發生大逆轉,由攻轉守。

  • 孟良崮戰役,是國共兩黨的天王山之戰,如果國民黨勝了,則關內形勢將完全倒向國民黨,沒有華東野戰軍的支撐,東北野戰軍也將獨木難支。

  • 上天終歸是向著人民,人民的軍隊出了一個偉大的將軍。


個人認為這隻偉大的軍隊,由張靈甫帶領,真是可惜了。


彈史遇見你


國民黨“天子門生第一人”胡宗南,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學生,曾經統兵幾十萬,位高權重,名震一時,也是黃埔學生中的翹楚。但實際上他所做出的貢獻有並不很大,特別是在與共產黨的後期對決中,一敗塗地,蔣介石退走臺灣,他“功不可沒”。

胡宗南是浙江人,黃埔一期出身,蔣介石之所以這麼重用他,也應該是有“老鄉”的成份,他從小就學習很好,是個“學霸”。28歲時與王亞樵、戴笠義結金蘭,後來戴笠受到重用,也是通過他引薦給蔣介石的。胡宗南報考黃埔軍校時,因身高不足1.6米,險被拒之門外,多虧了貴人廖仲愷特批,得以考入,才有了後來的飛黃騰達。


也許是對手不同,青年時期的胡宗南還是很有作為的,特別是在北伐戰爭時期表現得很出色,又有為官之道,而得到蔣介石的青睞,有了火箭般的晉升。抗日戰爭時期,雖然同國民黨軍隊一樣敗多勝少,但也能挺身而出,全力抗日,不失中國人的氣節,被授與“抗戰勝利勳章”。

胡宗南在與共產黨的相爭中,除了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與困境中的紅軍互有勝負,他曾讓紅軍遭到了很大的損失,但自己也曾險些成了紅軍的俘虜。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初始階段胡宗南仗著自己兵強馬壯,武器精良,也曾經佔領延安空城,這讓他有些得意忘形。但噩夢也就從那時候開始了,幾十萬大軍,今天被消滅一個旅,明天被殲滅一個師,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丟盔卸甲,損兵折將,最終被打出了西北地區。大西北丟了,“西北王”自然也當不成了。相比他的主要對手彭德懷的,他明顯技不如人。

跑到西南地區以後,面對解放軍的大兵壓境,還想逃往雲南,被蔣介石罵了個狗血噴頭,無奈就任西南軍政長官,準備抵抗解放軍的進攻。但窮途末路的國民黨兵敗如山,已毫無招架之力,起義的起義,被殲的被殲,做為在大陸堅守到最後的兩個國民黨高級將領,宋希濂已經被解放軍活捉,胡宗南也心如死灰。


已身在臺灣的蔣介石並不死心,電告胡宗南準備上山打游擊。當所有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逃的逃,起義的起義,胡宗南如何能自己堅持下去?1950年3月27日,把爛攤子扔給參謀長後,胡宗南乘飛機逃往臺灣,隨後其殘部6萬餘人在西昌地區被解放軍全殲。至此,西南地區國民黨近90萬人馬全軍覆沒。

胡宗南是黃埔軍校學生的傑出代表,他是黃埔學生國民黨陸軍中的第1個軍長,第1個兵團司令,第1個集團軍總司令,第1個戰區司令長官,“天子第一門生”不是白叫的,但他志大才疏,一敗再敗,很讓“校長”失望。胡宗南在逃離之前,共產黨曾派人勸降,胡宗南以“士為知己者死”拒絕,也算忠心不二,對得起蔣介石了。

丟了西北又丟了西南,半壁江山毀於他的手中,胡宗南逃到臺灣以後,千夫所指,備受責難,好在有蔣介石袒護沒有被追責。在臺灣度過了17年風光不再的日子後,66歲突發心臟病,在臺北去世。


我是歷史的微點,歡迎互相關注,共同學習!


歷史微點


張學良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最被高估,但他根本談不上將領,因為抗戰前期只知道逃,後來缺席了,不談也吧!

國軍將領中,陳誠最被高估,這個北伐時還是每戰必敗的團長,很快上位為“小委員長”的人,抗戰中除給抗日的“雜牌”穿小鞋、謀吞削外,對日軍就是逃而不戰。

一、陳誠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手握蔣系二十六萬人馬,僅其謫系18軍就有五萬人,一式蘇式裝備,配有150重炮團。面對八千多鬼子進攻宜昌,竟逃之夭夭,使宜昌成為日軍轟炸重慶的唯一的、重要的基地。

二、湘西會戰之雪峰山戰役,居然令其謫系18軍,讓開缺口,由日106師團一萬一千餘人逃循。

三、國共內戰,陳誠失東北、敗山東,奠定了蔣介石王朝迅速崩潰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