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為什麼是計劃單列市?

小唯一的網文世界


我國早期實行計劃經濟,而國家行政級別是國家-省-市。所以,計劃單列市的含義就是,對省下級的城市,在行政建制不變的情況下,在國家計劃中列入戶頭並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其中計劃單列一共進行過三次,目前的計劃單列市是第三次計劃單列,也是國家改革開放初期八十年代開始設立的,當時也是分批次設立,到1993年的時候,一共有14個計劃單列市,其中就包括瀋陽和大連。而且大連和瀋陽都是在1984年7月份被確定為計劃單列市的。

然後在1993年政府機構改革時,確定14個計劃單列市中,除去大連、廈門、青島、寧波、深圳和重慶6個城市外,其他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1997年的時候,重慶升格為直轄市。

至此,只剩下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廈門、青島、寧波、深圳,並且延續至今,沒有變化。

所以,您說的“感覺現在瀋陽要比大連發展得好,為什麼大連成為了計劃單列市。”,其實,瀋陽曾經也是計劃單列市;並且瀋陽和大連都是副省級城市。


老馮2020


你好,提問者

計劃單列市是歷史形成的,大連是計劃單列市(副省級)

瀋陽是副省級的省會,兩者的行政級別是一樣的,現在瀋陽的前景確實很好,國家中心城市(即將成為)的定位會帶來很大的發展,同時整個東北都會受益,大連作為整個東北經濟發展最好的橋頭堡一樣會共同進步!


以下具體講解計劃單列市的前世今生,如果你能耐心讀完就能瞭解!

<strong>

國家計劃單列市的全稱為“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即是在行政建制不變的情況下,省轄市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並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計劃單列,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意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針對特定地區在進行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等各方面的計劃時,打破原有的行政隸屬關係,對其單列戶頭,單獨分配、調撥計劃指標。由於國家固有的分配調撥對象一般都面向省一級的行政區(省、自治區、直轄市),那麼能夠讓國家在省級行政區之下給予單列的對象一般就是特殊的地級市,由此,“計劃單列市”的稱謂才應運而生。

第一次計劃單列時期(20世紀50年代)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共設有11箇中央直轄市,即北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上海、南京、武漢、廣州、重慶、西安
  • 1949年11月,增設天津為中央直轄市。
  • 1950年10月,增設旅大為中央直轄市。
  • 1952年11月,南京降為江蘇省省轄市省會
  • 1953年7月,長春、哈爾濱升格為中央直轄市。
  • 至此,全國一共有14箇中央直轄市。這些直轄市除北京外,皆由各大行政區代管。

第二次計劃單列時期(20世紀60年代)

  • 從1964年到1968年實際施行的第二次城市計劃單列,共有沈陽、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哈爾濱6個省轄大城市
  • 這次單列僅僅實行了3年多時間,到1967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後被取消。

第三次計劃單列時期(20世紀80年代)

  • 1984年7月18日,國家計劃委員會發出《關於重慶市、武漢市、瀋陽市、大連市計劃單列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以上四市的計劃單列市地位。
  • 1984年10月5日,國務院對“六十年代初期曾實行過計劃單列的哈爾濱、廣州、西安三個省會城市恢復計劃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
  • 1987年國務院又分別批覆同意寧波市、廈門市和深圳市實行計劃單列。最後一次批准城市計劃單列是1989年2月11日,國務院在《關於南京、成都、長春三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的批覆》中同意對這三個省會城市實行計劃單列。
  • 至此,中國的計劃單列市達到頂峰,共有14個。

20世紀90年代計劃單列市的調整

  • <strong>1993年7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印發《關於黨政機構改革的方案》和《關於黨政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方案》規定,除深圳、重慶、大連、青島、寧波、廈門這6個非省會城市仍保留計劃單列市外,其餘省會城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
  • 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中編[1994]1號文件”將原14個計劃單列市加上杭州、濟南,共16個城市確定為副省級市。5月,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認為:“將計劃單列市確定為副省級市,加強了省級機構統籌規劃和協調的地位和作用,減少了省與計劃單列市之間因權限劃分不清引起的矛盾和扯皮。
  • 1997年6月,重慶升格為直轄市,其計劃單列市地位自動取消。餘下的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多年來沒有任何變動,它們的計劃單列市地位一直延續至今

截至1993年我國共設立計劃單列市14個:重慶、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寧波、廈門、青島、武漢、成都、廣州、深圳、西安。

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發布並施行中編[1994]1號文件,省會城市取消計劃單列,同時設立“副省級城市”,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杭州市、濟南市共16個市被正式確定為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減少為6個。
1997年,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其計劃單列市地位自動取消。因此國家計劃單列市為以下5個:
大連市(1984年7月18日批准)
青島市(1986年10月15日批准)
寧波市(1987年2月24日批准)
廈門市(1988年4月18日批准)
深圳市(1988年10月3日批准)

糖瓜爸爸


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簡稱"計劃單列市"。設立計劃單列市之初,並未對行政級別做明確解釋。出任這一行政區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官員由中央直接任命,級別為副省級。計劃單列市的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而無須上繳省級財政。1984年10月20日,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強調"要充分發揮城市的中心作用,逐步形成以城市特別是大、中城市為依託的,不同規模的,開放式、網絡型的經濟區",標誌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幕全面拉開。1984年7月18日批准大連市為計劃單列市。

大連,別稱濱城,舊名達里尼、青泥窪、旅大,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地處黃渤海之濱,背依中國東北腹地,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是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大連舊時街景保護較好,充滿浪漫氣息,因此被譽為:"浪漫之都"。大連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連是哈大線的終點,以東北三省為經濟腹地,是東北的門戶,也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綜合性外貿口岸,至2008年,大連港是次於香港,上海,深圳,高雄(中國臺灣),青島,天津,寧波,廣州,廈門,基隆(中國臺灣)的全國第十一大海港。80年代中後期,瓦良格號於烏克蘭建造時遭逢蘇聯解體,建造工程中斷,完成度68%。1999年,中國購買了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4日抵達大連港。2005年4月26日,開始由中國海軍繼續建造改進。解放軍的目標是對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艦進行更改制造,及將其用於科研、實驗及訓練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遼寧號,交付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大連國際機場即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始建於1972年10月,現已成為國家一級民用國際機場,是國內主要幹線機場和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之一。大連機場佔地面積345萬平方米,飛行跑道長3300米,停機坪面積66萬平方米,航站樓總面積達到13.5萬平方米,裝備有先進的航管、通信及導航設施,各種地面服務設施齊全,可滿足旅客吞吐量1600萬~2000萬人次的需求。


冷七淺言


大連是計劃單列市,沒錯,副省級城市,沒錯,在國內先有口碑,沒錯,現在被南方城市趕超的它就是個三流小弟也沒錯,曾經規劃,現在暴露出的問題是不可回首的,不要在以為它是什麼旅遊城市浪漫之都了,不得不服大連的廣告真好,來這旅遊的不是土老冒就是被騙來的,你們難道不知道有一個城市叫做青島嗎?


二三五個一百六


1、大連在經濟等很多方面在遼寧領先; 2、國家對大連經濟發展有更大的期待; 3、為避免遼寧地方發展規劃及行政對大連發展造成的干擾和拖累(如瀋陽經濟對其它地區的吸血、數據造假、賄選等); 4、更好的發揮龍頭優勢並帶動遼寧。


胖蔸嗅聞人間


1983 年 2 月,國務院批准重慶市試行計劃單列。隨後,武漢市、瀋陽市、大連市、哈爾濱市、西安市、廣州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長春市等相繼實行計劃單列。計劃單列城市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同省的行政隸屬關係,仍受省的“統籌、服務、協調、監督 ”等方面的領導。


黑馬王子75902830


就是因為改革開放,日韓經濟發達,大連地理位置與日韓交流方便,當時單列市作為經濟開放區,享受很多優惠政策達到更多對外貿易與吸引日韓企業投資和建廠。也因大陸勞動力相對價格較低,很多日韓企業紛紛在大連建廠,大連又發展it行業承接大量日韓軟件項目以東軟華信等為主建立軟件園且從大學教育開始針對對日對韓外包業務授課。然隨著大陸經濟提升日韓經濟衰退,國內勞動力不再廉價,也因為長期做外包業務不接觸核心技術,大連it行業逐漸萎靡日韓貿易也沒有了以前的活力,現逐漸轉型旅遊城市,東北的經濟衰退與官本位思想難以改善,大連也不像以前經常會有很多招商引資和惠民政策,很多當年在大連發展起來的企業也紛紛轉移重心。然而相對而言大連因發展較早也比較快速,現仍有良好的底子,待新一波東北振興,以哈沈為中心城市輻射周邊,以大連為對外經濟區作為橋樑,以東北之前的工業基地及相對發達的教育作為基礎,復興指日可待。萬事俱備只欠政策了....


奧特曼yu偏見


計劃單列市: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名之一。計劃單列市的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由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兩分,無需上繳省級財政。我國目前的計劃單列市有五個,分別是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和廈門。它們享受著省一級的經濟權限。  國家計劃單列市出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讓一些大城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而不是省一級行政級別。設立計劃單列市之初,並未對行政級別做明確解釋。一般指具有雄厚工商業基礎和科技力量,社會總產值 150億元以上,人口100 萬以上,具有開放搞活重要地位 ,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有特別作用的特大城市。計劃單列市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由國家直接下達計劃,在經濟上享有相當於省一級的計劃決策權和經濟管理權。設立計劃單列市的目的是要解決條塊分割、城鄉分割,逐步探索出一條以大城市為依託的經濟區,政治與經濟適當分開來發展經濟的路子。  1983 年 2 月,國務院批准重慶市試行計劃單列。隨後,武漢市、瀋陽市、大連市、哈爾濱市、西安市、廣州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深圳市、南京市、成都市、長春市等相繼實行計劃單列。計劃單列城市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同省的行政隸屬關係,仍受省的“統籌、服務、協調、監督 ”等方面的領導。計劃單列內容主要是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郵電、固定資產投資、主要商品購銷和分配調撥,能源及主要物資分配調撥、外貿進出口、地方定額外匯、勞動工資 、財政信貸、科學技術以及各項社會發展計劃指標等。  1993年前計劃單列市列表  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寧波、廈門、青島、武漢、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共14個,截止到1993年)  1993後計劃單列市列表  (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  1993年,國務院決定撤銷省會城市的計劃單列,計劃單列市只剩6個。同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宣佈,原先16個計劃單列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包括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和6個計劃單列市,而這些城市統稱副省級城市。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不再是計劃單列市。  現在有15個副省級城市:  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瀋陽、長春、哈爾濱、南京、濟南、武漢、廣州、杭州、成都、西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


你的影子在說話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計劃單列市呢?國家社會與經濟發展計劃單列市,級別為副省級。財政而無須上繳省級財政。簡稱“計劃單列市”,是在行政建制不變的情況下,省轄市在國家計劃中列入戶頭並賦予這些城市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目前全國共有5個計劃單列市,除了我們大連市以外,還有山東的青島市,浙江的寧波市,福建的廈門市,廣州的深圳市。其中我們大連市是這五個城市中第一個被批准成為計劃單列市的。從這幾個城市可以看出來,都是在各個省份不亞於自己所在省省會的城市,甚至在各方面超過了省會城市的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在經濟政治地位上甚至要比10個省會的副省級城市還要高一些。浪漫之都”大連獨一無二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具有重要的地位——大連是哈大線的終點,以東北三省為經濟腹地,是東北所有城市中GDP的第一名,是東北的門戶。


營口同城會


1、計劃單列市,顧名思議,其四套班子一把手由中央直接管理命令,四套班子一把手為副省級官員,市委書記為省委常委仍至省委副書記。政治上接受省委領導。其經濟發展計劃與財政收支狀況由中央直接管理與結算。享有較大的經濟、財政的自主權。其GDP產值的數據計算入所在省區。 2、為了避免一些利益矛盾的發生。計劃單列市產生於非省會城市中擁有巨大區位優勢與經濟發達的發展潛力大的優質港口城市中選擇。如廣東深圳、遼寧大連、山東青島、浙江寧波、福建廈門五個計劃單列市。重慶是長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曾是四川的計劃單列市。 3、計劃單列市的影響力並不亞於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各方面的侍遇,而顯然高於普通省會城市的各方面的身份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