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K到底算不算戰略轟炸機?

獨舌視界


轟-6K是海空軍轟-6系列改進中最具特色的一款的中遠程轟炸機,轟-6K和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組合使得海空軍首次具備了防區外打擊能力,將空軍戰略威懾和常規精確打擊提升到一個相對較高的層面;但距離戰略轟炸機的定位尚有較大差距,只能期待轟-20的面世了。

縱觀全球,其實現役的戰略轟炸機主要集中在美俄手中,分別為美國的B-2A隱形轟炸機、B-1B和B-52H戰略轟炸機;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圖-95戰略轟炸機。這幾種型號的戰略轟炸機具有兩個明顯的的特徵:即大航程、大載彈量。

按照國際慣例,戰略轟炸機一般作戰航程達上萬公里,載彈量超過20噸;以美國B-2A和俄製圖-160為例,B-2A最大航程可達11000公里,內置彈艙可掛載16枚AGM-129型空射巡航導彈;圖-160戰略轟炸機最大航程可16000公里,保證22噸的載彈量航程也可達12300公里,其最大掛載可達45噸。

轟-6K在原來轟-6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度升級改進,更換了新型機載雷達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優化機體結構設計,增加複合材料使用比例,這一系列舉措對於提升機體結構強度、降低空重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轟-6K的最大航程得到顯著提升,達到9000公里。

其次,由於更換了機載雷達設備,加強了機體結構強度,使得轟-6K具備發射國產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的能力,機翼掛架也增至六個,意味著轟-6K可一次掛載6枚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打擊範圍大幅度延伸。

但從最大航程和載彈量兩個指標來看,轟-6K距離戰略轟炸機尚有較大的差距,準確定位應該是中遠程轟炸機,官方的定位表述亦是如此。

自轟-6K亮相以來,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在國內之所以有部分人認為轟-6K為戰略轟炸機的原因,主要歸咎於打擊半徑的計算方法,即轟-6K作戰半徑+長劍-20巡航導彈射程。通常轟-6K攜帶4枚長劍-20巡航導彈時,其作戰半徑一般在3500公里左右,長劍-20巡航導彈外界普遍認為射程在2000-2500公里之間,因此轟-6K的打擊半徑為3500公里+2000/2500公里,打擊半徑達到五六千公里,相對轟-6以前只能凌空轟炸或者搭載射程幾百公里的空射彈藥,這個數據已經是個很可觀的數值了。

實際上,現役的幾款轟炸機都可以掛載中遠程空射巡航導彈,且是戰略轟炸機防區外打擊的主要武器。比如,美國空軍主要使用的AGN-129型巡航導彈,其最大射程可達3200公里,前蘇聯研製的KH-55型空射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為2500公里。由此可見,戰略轟炸機的打擊半徑不能參照上文的計算方法,其主要因素還是集中在機體本身的作戰航程上,顯然轟-6K具有先天性不足。

就算是網傳最新的加油型轟-6N轟炸機,即便是具備了空中加油能力,依舊很難算得上是戰略轟炸機。由於載彈量的不同,轟-6K的作戰半徑也不同,就算是空中加油後,滿載6枚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轟-6N的打擊半徑也不一定能達到6000公里,這是一個機體佈局設計的侷限性導致的。

綜合上述,在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沒有亮相之前,無論轟-6系列如何進行升級改進,都很難成為戰略轟炸機,其最大的改變就在於首次具備了常規防區外精確打擊和完善了我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反擊體系。成果顯著,但仍需實事求是的看待。


鷹鴿分析


轟-6K還差點意思,到了轟-6N勉強擠進門檻

(圖片來源:weibo網友見水印)
轟-6K轟炸機已經算不上中國最為先進的轟炸機型號了,中國最新的轟-6家族增加了轟-6N轟炸機,這一次的改進才令轟-6轟炸機正式成為了戰略轟炸機,而提到了“戰略‘這個詞,國際上更多的定義就是洲際導彈射程的參考,只要突破洲際導彈射程限定,基本上不論是導彈還是轟炸機都被成為了戰略武器,目前國際觀點一般以美俄簽訂《中導條約》內關於戰略武器的劃定,美俄認為5500公里的航程和射程的武器都被劃定為戰略武器。

而被譽為“戰神”的轟6K,是我國在轟-6基礎上,升級發展的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轟-6K遠程轟炸機具備遠程奔襲、大區域巡邏、防區外打擊能力。近年來,該型機在空軍部隊的常態化巡邏等戰備任務中多次登場。相比轟-6家族之前的型號,轟-6K通過換裝俄羅斯D-30渦扇發動機,有效的提升了航程,據稱航程提到了6000公里,作戰半徑達到2500公里。最大載彈量為15噸,轟-6K轟炸機還保留了彈艙,可以攜帶大型的鑽地炸彈,比原來轟-6型號還要多出2個掛架,並且可以攜帶射程在1000-2000公里的AKD-20空射巡航導彈。

如果算上導彈+轟-6K戰略轟炸機,那麼勉強算得上是一款戰略武器,但是轟-6K轟炸機單機航程還是不夠,這就需要轟-6N轟炸機的及時出現,通過增加加油管,幫助轟-6K轟炸機的航程繼續增加。所以,現在剛剛服役和列裝的轟-6N轟炸機算得上戰略轟炸機。

以上內容僅為個人的一些簡單看法和資料整合,供拋磚引玉,歡迎更多討論和交流互動。如有轉載,煩請表明出處!

軍事天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嚴格來說,轟6K屬於遠程轟炸機,而不是戰略轟炸機。

只有跨越洲際轟炸的戰機,才叫做戰略轟炸機。

顯然,轟6K是不具備的。

目前世界上還有三個國家保持著遠程重型轟炸機,分別是俄國、美國、中國。

西方認為,解放軍至少有2個團也就是36架先進的轟六K!

轟六本來是一種老爺機,原型為蘇聯的圖16。

圖16是50年代的蘇聯轟炸,到今天早就過時的不成樣子。

蘇軍自己在六十年代就淘汰了圖16,可以說轟六是今天俄國圖160的太爺!

我國於1957年從蘇聯接收了圖16的圖紙和全部資料。

1968年,第一架我國自己仿製的轟六才正式製造成功,隨後開始批量生產。

轟六製造花費了11年時間,但意義卻是巨大的。

當時解放軍空軍裝備的圖4大型轟炸機,是二戰期間B29的蘇聯山寨品,最大時速才500多公里,根本無法用於實戰。

七八十年代,我軍曾經試圖利用西方技術對轟六進行改造,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成功。

直到90年代,我們引進俄國技術解決了這些技術難題。

轟六K最早於2008年出現在大眾面前。

根據空軍業內人士介紹,轟六K相比之前已經改裝了百分之九十,幾乎等於重新設計製造了。

轟6K最大的改進,在於發動機徹底更換、

直到2008年,我們也無法自己生產出高性能的大型發動機。

最終我們從俄國土星公司購買了新式的D30KP2發動機,也就是伊爾76的發動機。

由此轟六的總重量減少2噸,載彈量增加到12噸,油耗下降百分之二十五,航程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從6000公里增加到8000多公里。

轟六K機翼下有6個掛載點,每個可以掛載2噸。

飛機可以掛載6枚長劍20巡航導彈或者KD-88空地導彈,進行防禦區外攻擊。




有了轟六K以後,我們就可以在遠離大陸2000公里以上地區,發射長劍20巡航導彈。這樣一來,我軍空軍攻擊範圍就擴大到4000公里,完全覆蓋關島地區。


以轟六K一次可以攜帶6枚巡航導彈計算,一個轟炸機團18架就可以發射高達108枚導彈,癱瘓敵人80個以上重要戰略目標。即便是強大的關島基地,也會遭到比較慘重的打擊。

目前解放軍約有至少3個轟六團,理論上可以打擊240個敵人重要戰略目標,具很強的打擊力。

另外,長劍20巡航導彈顯然是可以安裝核彈頭的,這就賦予了轟六K遠距離核打擊能力。

這也是我們要保留落後的轟六K,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轟六K被淘汰,我們又沒有新式大型轟炸機服役,那就徹底失去戰略威懾能力。

話雖如此,轟6K仍然是應急的產物。

在現代化的作戰中,不具備隱形能力的大型轟炸機,是難以生存的。

轟6K如此大的目標,除非我軍完成掌握制空權,不然根本就無法作戰

轟六K的性能落後於世界強國所有的噴氣式戰略轟炸機,即便老舊的B52也強於它。

就航程來說,即便是B2轟炸機在空中加油一次,航程可以達到18000公里以上,是轟六K的二倍多了!美國宣佈,B2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這也並非誇大。

轟六K則無法空中加油!

性能上的差距如此明顯,顯然我們需要更先進的大型轟炸機。


我們可以這麼說,轟六K是很好的一個應急的大型轟炸機補丁,性能畢竟已經大為落後世界,應該逐步淘汰。


薩沙


從中國空軍裝備序列的規定來說,轟-6K當然不是戰略轟炸機,因為我們國家空軍並沒有戰略轟炸機這個分類,只有中程和遠程轟炸機的分類,轟-6K的正式名稱是中程轟炸機。

戰略轟炸機是指用來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遠程大型轟炸機。隨著時代的發展,每個時代的戰略轟炸機都有不同的定義,如二戰時只要能夠達到7000公里和5噸載彈量就可以稱之為戰略轟炸機了。而在現代,這個標準則被拔高到了10000公里和15噸載彈量。當然,這是從硬指標上來甄別戰略轟炸機,如果按照功能來劃分的話,那麼只要能夠執行戰略任務的遠程轟炸機都可以算作是戰略轟炸機。

回到問題本身來,轟-6K算不算是戰略轟炸機,這要從兩方面來看。如果是按照硬性指標,那麼航程不足10000公里,載彈量勉強達標的轟-6K並不能夠算作是戰略轟炸機。全球公認的戰略轟炸機有美製B-1B、B-2、B-52,俄製圖-95、圖-160,世人公認的兩款最頂尖的戰略轟炸機,就是B-2和圖-160,航程都在10000公里以上,甚至於圖-160能夠在犧牲了一部分載彈量的情況下達到16000公里的超遠航程,幾乎足以覆蓋全世界。

如果從功能上來判斷是否是戰略轟炸機的話,那麼轟-6K又是一款當之無愧的戰略轟炸機了。由於轟-6K是根據俄羅斯的圖-16改進而來的,因此先天侷限性是比較大的。正因如此,當俄羅斯老兵安德烈維奇到訪中國的時候,他才會說出“你們已經不用圖-16了吧”這樣令人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尷尬的話語。

但是,圖-16和轟-6K的區別之大,遠超人們的想象。雖然有圖-16設計上的諸多侷限,轟-6K的能力也因此有了上限,但是從能夠獲取的信息來看,轟-6K別說和圖-16,就是和以往的多款轟-6都是有著極大的區別的,從機身強化和改進,到新的D-30KP-2發動機,再到更大的機首雷達,無不顯示其早已今非昔比,成為了一款實力超群的頂尖戰略轟炸機。

現代的戰略轟炸機能夠享受到的一個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之處,那就是射程高達數千公里的巡航導彈。與二戰時期不同,現代的戰略轟炸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能夠搭載巡航導彈,並在敵方的防空網絡之外將其發射出去便足夠了。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國的B-52,這款轟炸機總體性能並不出色,但是由於能夠發射巡航導彈,且有大量廢舊B-52可以提供用於更換的零部件,因此才能夠服役至今。轟-6K的實質就是一架巡航導彈載機,能夠攜帶2~6枚東風-10遠程空射巡航導彈。

從上文不難總結出,轟-6K既有著出色的性能,又能夠享受到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從功能上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款戰略轟炸機。另外,從中國的戰略需求上來說,轟-6K也必然屬於戰略級的轟炸機。中國周邊數千公里內有許多潛在的軍事威脅,但是整體上來說,由於中國自身實力較為出眾,以及重視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原因,這些威脅都被控制在一個輕度或者中度的範圍內。

而轟-6K在應對這一級別的威脅時所能夠展現出來的能力,毫不遜色於頂級的戰略轟炸機在戰爭時期所能夠展現出來的水平。戰略轟炸機畢竟是一款進攻型武器,中國的體量決定了中國只需要保持一定的武力,便可以達成其他國家窮兵黷武才能夠達到的威懾力。


科羅廖夫


轟6K這些年也算是一款明星武器了,而且是對外威懾的一把利劍,這些年轟6K也是經常出宮古海峽、南海訓練,甚至依靠長劍20能夠威脅到關島;而且動不動就繞著灣灣繞一圈,或者到日本週邊轉轉;前幾個月還飛去日本海與俄羅斯轟炸機聯合訓練,可以說對外“亮劍”,轟6K功不可沒。而且經過改進後的轟6K據說航程已經能夠達到8000公里,是否具備了戰略轟炸機的地位了呢?

轟6K是轟6的一款魔改型轟炸機,當然轟6的那一堆型號太多了,從蘇聯那裡得到圖16全部技術然後再1969年開始批量生產,至今剛好50年。我們總是喜歡說美國的B52轟炸機多大年紀了,俄羅斯的圖95多少年了,其實我們這款中型轟6比他們都還老,而且發展出來了一個龐大的家族體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奈之舉!轟6從1969年開始量產,就有原版的轟6,還有還有轟6甲(核武器載機)、轟6乙(偵察機)、轟6丙(電子裝備強化型)、轟6丁(反艦導彈載機,2機翼掛架)、轟6E(轟6甲核彈版改進型)、轟6F(轟6甲和丙的改進,融合了慣導、多普勒雷達和GPS接收機)、轟6G(反艦導彈載機)、轟6H(空地導彈載機,2機翼掛架)、轟6K(魔改)、轟6J(轟6K的海軍版,反艦導彈載機,取代轟6G)、轟6N(轟6K可空中加油型)、轟6M(轟6E/F改進版,4機翼掛架)、轟油6(空中加油機)等等,只能說留給轟6的字母真的不多了!

而這麼多轟6版本中,曝光率最高的算是轟6K了,不但這些年頻繁的亮相,而且在各項性能上都有可謂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發動機換裝了俄製D30-KP-2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比之以前的渦噴8在重量上下降了1噸,耗油量降低30左右,推力卻上升10%。而且經過改進的轟6最大起飛重量由原來的75.8噸上升至95噸,讓燃油的攜帶量達到40噸,最大航程也達到了8000公里,可謂是真正意義的摸到了戰略轟炸機的航程門檻!

第二就是航電系統和電子技術方面,以前的轟6前端就是一個便於觀察視野的領航艙(玻璃艙),飛行員座艙前也是各種各樣老式的儀表,而轟6K則換成了搜索雷達,而且各種儀表也變成了6塊數字化液晶顯示屏,並且加裝了光電吊艙,機炮位置取消安裝成電子對抗設備等,各種電子設備該有的全都有了,這樣的先進水平完全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求!

第三機載武器方面,眾所周知,轟6K的主要對地攻擊武器之一就是其攜帶的K/AKD-20空射巡航導彈(也被稱之為長劍20),該導彈射程2000公里重量達到了2.5噸,而轟6K一次可最多攜帶6枚升空作戰,因此一次性正常載彈量達到了15噸,這個載彈量基本也是剛好達到戰略轟炸機的門檻!

目前戰略轟炸機的需求無非就是航程遠,載彈量大,突防能力強等,航程要達到8000公里,一次性載彈量達到15噸以上,外加突防能力。而這些指標似乎轟6K都能達到,即使突防能力上,依靠長劍20巡航導彈遠距離投放,突防能力也是相當強的,是不是轟6K就達到了戰略轟炸機的要求了呢?其實並沒有,轟6K能夠達到8000公里航程的載彈量其實就只有3噸載彈量,如果達到15噸的時候攜帶的燃油量就會相應降低,航程就會大減,不能算真正意義的戰略轟炸機。

綜上而論,轟6K在各單項性能上倒是勉強達到了戰略轟炸機的地步,但是組合起來就不行了,與世界上真正意義的戰略轟炸機相比,比如美國的B52、B-1B、B-2A,俄羅斯的圖95、圖160等,轟6K的綜合性能根本就不夠看,故而,轟6K只能算我國轟炸機在這個青黃不接年代的一個過渡產品。

在未來,我們還是需要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而這就是之後的轟20,當然,這就需要我們用時間去慢慢等待了。


狼煙火燎


轟6K從嚴格意義上不算戰略轟炸機,但是從實際作戰能力上分析,航程較遠,並且能夠執行核常雙重轟炸能力,因此可以算作準戰略轟炸機。轟6的機體承襲自蘇聯老式的圖16轟炸機,圖16屬於戰後第一代戰略轟炸機,機體結構設計老舊,載重量有限,不僅速度慢,而且毫無隱身設計,雖然轟6K是圖16的究極魔改版,航程和載彈量有了大幅提高,航電設備也有翻天覆地變化,但是無論怎麼改進,圖16先天性的弱勢都是難以克服的!因此轟6K雖然已經是準戰略轟炸機,但仍然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發展真正的戰略大轟!


之所以稱轟6K不是真正的戰略轟炸機,主要有兩點原因:

第一、轟6K的航程不足

老式轟6安裝渦噴8發動機,爆發力不錯,但是油耗居高不下,在滿油狀態下最大航程只能達到5700千米,去除戰區有效滯空時間,最大作戰半徑約2500千米,最多隻能威脅到美軍關島一線。經過改進後的轟6K載油量增加到40噸,並且換裝了油耗更低、推力更強的D-30KP-2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航程提高至約9000千米,作戰半徑達到約4000千米,看起來轟6K似乎已經初步超過了8000千米的戰略轟炸機入門航程,實則不然。目前俄羅斯的圖160以及美國的B1B、B2轟炸機航程基本上都在1.2萬千米以上,而圖95和B52轟炸機的航程更是超過了1.5萬千米,轟6K差距依舊十分明顯!更重要的是,以轟6K的4000千米作戰半徑計算,完全不能對美國本土造成實質性威脅!
(圖16)

第二、載彈量不足

老式的轟6最大載彈量只有6噸左右,換裝新發的轟6K雖然數據並未公開,但是根據其可攜帶6枚2噸左右的空射型長劍10巡航導彈來推算,最大載彈量已經超過了12噸!這一指標相比殲轟7這樣只有5噸載彈量的戰術轟炸機而言優勢明顯,但是相比圖160(最大載彈量45噸)和B52(31.5噸)而言,差距可謂巨大!載彈量不足帶來的劣勢就是一次出擊不能攜帶足夠的彈藥,無法完成足量的戰略打擊任務,必須出動多批次、多架次編組才能達到敵方一架戰略轟炸機的作戰效果,不僅增加了飛行危險性,也會消耗大量的護航戰鬥機編制,削弱己方的制空能力!
(轟6K各種彈藥掛載)

第三、突防能力不足

轟炸機如果要利用自己的航程和載彈量給予敵方致命一擊,那就必須保證自己能夠在嚴密的防空體系下不被擊落,獲得儘可能高的生存能力,這就是所謂的戰略突防能力!目前戰略轟炸機的主流突防手段有兩種,一是以圖160和B1B為主的低空超音速高速突防,二是以B2為主的高亞音速隱身突防!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嚴峻問題就是轟6K目前並不具備這二者中的任何一種能力!轟6K雖然在改進過程中採用了新式隱身塗料,但是由於機體本身並未採用任何隱身設計,RCS雷達反射截面積依舊巨大,而使用兩臺渦扇發動機的轟6K在速度上也只能勉強達到約0.8馬赫的速度,即使採用超低空突防,留給敵方雷達預警的時間仍然較長,戰時生存性依舊堪憂!
(轟6K超低空飛行)

既然有這麼多缺點,那轟6K為何又能稱之為準戰略轟炸機呢?

第一、得益於我軍武器裝備的大發展,基於轟20大運平臺的大型遠程加油機呼之欲出,以此為基礎,可以在8000公里左右的關鍵節點對轟6K進行二次空中加油,從而讓轟6K的航程翻倍,獲得超過8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從而能夠威脅到美國夏威夷州和阿拉斯加州等海外領土!加之為轟6K量身打造的長劍10遠程空中巡航導彈已經投入現役,以其超過兩千公里的射程,如果轟6K能夠西出太平洋飛至8000公里的空域,直接發射長劍10攻擊,還可以將打擊範圍拓展到美國西太平洋沿岸區域,絕對是戰略級的有效威懾力!
(轟6K翼下掛載兩枚長劍10)

第二、雖然轟炸機目前並不是我們的優勢,但是我空軍強大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已經位居世界一流,以此作為支撐,可以彌補轟6K突防能力不足的缺陷!針對轟6K突防能力的不足,我們可以組織以電子戰飛機、空優戰鬥機為主的護航編隊,對敵方防空雷達系統進行電子干擾和壓制,用空優戰鬥機殲滅敵方來襲戰機,獲取有限空域的制空權,為轟6K爭取寶貴的作戰行動時間,最後給予敵方致命一擊!在體系化作戰能力的支持下,轟6K成功完成鳳凰涅槃,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戰略轟炸機!(轟6K護航編隊)


軍武吐槽君


轟6k算不算戰略轟炸機?看看幾個關鍵數據再說。根據現有資料顯示,轟六k“戰神”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95噸,最大航程6000公里,作戰半徑約2500公里,最大載彈量15噸,可掛載6枚射程約1500~2000公里的長劍20空射巡航導彈。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如果達到最大載彈量15噸,將勢必大幅擠壓燃油量,無法達到最大航程。

就以上這幾個數據而言,轟6k不算是戰略轟炸機。目前擁有戰略轟炸機,只有美俄,代表的機型如圖-160、圖-22M、B-2、B1-b等。轟6k綜合性能指標相比以上幾款轟炸機有比較大的差距。


圖-160“白天鵝”
B-2“幽靈”

以圖-160為例。圖160“白天鵝”空重110噸,最大起飛重量275噸,比中國最大的軍用運輸機運20(220噸)還大不少。其採用4具庫茲涅佐夫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航程16,000公里,最大速度2.05馬赫。除此之外,圖-160最大燃油載量達171噸,最大載彈量40噸,可攜帶12枚重型空射巡航導彈。兩相比較之下,轟6k在硬指標上差距非常明顯。如果以圖-160為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標準,那麼轟6k頂多算是中程轟炸機。
接受現代化改造中的圖-160庫茲涅佐夫NK-


32發動機能夠輕鬆容納一個成年人進出

不過,目前中國已經推出轟6k的改進型轟6N。其主要改進在於增加了受油管,換裝新型電傳飛控系統等,據稱轟6N最大作戰半徑可達5500公里,已經一隻腳邁進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門檻。
閱兵式上的轟6N機隊


相比轟6k,轟6N主要改進在增加了受油管和換裝電傳飛控系統

雖然距離軍迷期待中的轟20還有一段距離,但從轟6N身上能夠看出中國積極發展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意圖。這是好兆頭!有這股熱情,距離轟20還會遠嗎?


兵者詭道也


轟-6K巡航東海、戰巡南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已經成為常態化,是我國“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空基的中堅力量,被國民冠以“戰神”稱號的明星戰機。對於作戰半徑只有4000公里左右、最大載彈量也只有12噸的轟-6K,到底算不算得上戰略轟炸機呢?

1990年6月1日美蘇簽訂的《第一階段削減進攻性武器條約》中,對“戰略轟炸機”有以下兩個定義:第一是航程大於8000公里;第二是能夠攜帶射程超過600公里的空射巡航導彈。美國的B-1B、B-2A和B-52G/H,俄羅斯的圖-95和圖-160,無疑位於戰略轟炸機之列,它們的航程遠遠超過了8000公里這個標準。當時的圖-16由於停止使用並且銷燬核武器,所以不在戰略轟炸機之列,而且航程也達不到8000公里。


經過幾十年魔改後的轟-6K已經和圖-16今非昔比。轟-6K使用2臺俄製的D30-KP-2渦扇發動機/國產仿製版渦扇-18後,內部彈倉也改為燃油艙,航程已經遠遠超過8000公里。轟-6K外部6個發射架能夠攜帶6枚長劍-20巡航導彈,射程達到2500公里。如此看來,轟-6K能夠對6000公里左右的目標進行打擊,這已經超過美蘇大概5000公里的標準。

對於轟-6K是否能夠定義為戰略轟炸機,這都不重要。過去我們的轟炸機,腿短而且武器也短,別人來家門口鬧事也沒什麼辦法;但是今天的轟-6K,已經能夠帶著長矛到家門口甚至更遠的地方巡邏,來挑事的也少了,這就是轟-6K發揮出的戰略威懾的作用。畢竟是從上世紀50年代的老機上改進而來的,平臺比B-52小、航程少人家一大半,很難有所改進提升。

空軍司令也表示過,正在發展新一代遠程打擊轟炸機。良好的隱身性、超遠的航程、電子戰能力、核常兼備以及大的載彈量都會有的,這很有可能是“20家族”中的轟-20,屆時我國遠程空中打擊能力將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目前,轟-6K依舊要擔負起戰略、戰術打擊任務,維護我國領空安全以及威懾敵對力量,轟-6K是我國當之無愧的戰略轟炸機。


軍見


從世界標準來看有點勉強,從國內標準來看絕對是戰略轟炸機,這就是現實,相當無奈的現實!

轟-6原型機是蘇聯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圖-16雙發亞音速戰略轟炸機,圖-16轟炸機1952年首飛,1955年入役。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蘇聯這款轟炸機1966年就開始退役,後續版本就是圖-95、圖-22、圖-160大型戰略轟炸機,圖-16頂多就是個過渡版本。

圖-16主要性能水平就是載彈3噸航程6000公里(參考殲轟-7、殲-16等),在50年代可能還滿足戰略轟炸機的標準,我國於1969年將仿製型轟-6正式入役,性能上基本一致。但是人家是過渡版,我們是終身服役,在轟-6基礎上已進行了很多改型,最新版都到轟-6N了,因此軍迷小夥伴一直很擔心再改下去24個字母都不夠用。

在國產大飛機長期沒有起色的情況下,只能用轟-6這款最大的平臺進行各種改裝,不過在轟-6K出現之前都沒有質的變化。直到2008年,轟-6K換上了俄羅斯產D30KP2發動機(伊爾76標配),轟-6K載彈量提升到12噸,油耗下降25%,航程直接提升到8000公里。

轟-6K兩側機翼總計有6個掛載點,每個可以掛載2噸彈藥,可以同時掛載6枚長劍-20巡航導彈或者KD-88空地導彈,進行防區外遠程打擊。作戰思路和美俄兩國戰略轟炸機完全一致,可選用彈藥種類也更多更齊全,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機體平臺。畢竟這是一款上世紀50年代的設計,無論怎麼改總框架是改不了的,再進行提升的性能有限。


雖然軍工們很努力,想盡辦法在轟-6基礎上進行各種延壽、性能提升,但是在最新的轟-6N之後就希望不要再改了。畢竟現代戰場更需要像轟-20這種機型,如果能早日推出才能使中國成為真正擁有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大國。


河東三叔


如果按現在的標準來算的話轟-6K其實算是戰略轟炸機,現在的時代劃分標準來看,戰略轟炸機的定義是航程達到8000公里以上,畢竟美軍的B1、B2甚至是B-52給我們的留下的映象太深了。而轟-6K在不斷進行升級改進,最大航程已經由轟6的5800公里提高至超過8000公里,並且載彈量也提升了不少,不過由於並沒有對圖-16的機身進行大改,所以轟-6的內置彈倉的容量並不大,所增加的載彈量應該是外掛彈藥的重量。

轟-6其實一直是在蘇聯圖-16戰術轟炸機上不斷改進,換髮動機以及升級航電設備,但整機的設計並沒有多大的改動,所以現在中國的各種升級改進幾乎已經是極限了。畢竟圖16本身就不是戰略轟炸機出身而是前線戰術支援的轟炸機,雖然在不斷改進,但要說是戰略轟炸機其實非常勉強。現在中國已經出了直升機的20、五代機的20,所以很多軍迷網友也一直期待這轟炸機的20。不然總是那上世紀50年代的飛機改來改去也不是個辦法。

而建設強大的空軍,戰略轟炸機和戰略運輸機往往是最難的,而這兩樣對航空科技的要求極其嚴格,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發動機的問題,雖然轟-6K的性能勉強夠用,幾乎沒有多大的升級空間,想要有質的突破幾乎不可能,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只能重新設計體積更大的轟炸機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