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中國第一大縣”

中國第一大縣是哪裡?是新疆巴州若羌縣。多大?2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浙江和江蘇兩省的面積總和,比一個河北省大1萬多平方公里。甚至他的一個鄉鎮的面積比寧夏還要大!

他的南部在高高的崑崙山上,常年白雪皚皚,而北部卻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常年滴水不下,東部分別與西藏、青海、甘肅三省接壤。天下聞名的羅布泊和我國核武器試驗基地,都在該縣境內。

這麼大一個縣,人口多少?7萬多人。又驚訝了吧,事實上他的戶籍人口才3萬多人,另外3萬多人是居住在此的外地人口。要說地廣人稀,中國之大沒有哪個地方能超過若羌。

還有讓你驚訝的,是這裡的遙遠。從這裡到他所屬的巴州州府所在地庫爾勒,開車一路不停,要走8小時。如果要到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去辦事兒,那麼要從庫爾勒繼續前行6小時。

讓你更驚訝的是,這麼遙遠的地方並不貧窮。2018年該縣經濟總量57億元,人均經濟總量不僅遠遠超過了新疆,而且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人均1萬多美元哪!財政收入7.2億元,人均1萬多人民幣。

數字並不說明問題,看看現實。我這次來若羌是為了落實扶貧包聯工作的,那就先看看貧困戶吧:共看了三個貧困戶,貧困的原因都一樣,家裡沒有土地。若羌盛產灰棗,所有的耕地都種棗,收入頗豐。沒有土地,便少了這個主要收入。

第一個貧困戶是玉素甫家,玉素甫是個年輕人,懂網絡,在家開網店賣灰棗,行銷北上廣,足不出戶年盈利5萬元。羊崗子(老婆)開著縫紉店,專做維族婦女穿的民族服裝。

第二個貧困戶,是40多歲的買買提明家。政府給他們兩口子都安排了公益崗位,他為縣工商局當兼職司機,每月工資2000多塊,羊崗子在鄉政府做炊事員,每月工資3500元。家裡還養著25只羊,膘肥體壯。院子裡還擺著一堆玉石,是他上山揀的,待價而沽。

第三個貧困戶是50多歲的熱合買提家,家裡養著200只鴿子,葡萄架下還掛著鳥籠子,裡邊兒是一對兒虎皮鸚鵡。他平常揀玉石、賣玉石。現在手裡有一塊,少1萬元不賣。

這三戶人家,廚房裡都安裝著煤氣灶,掛著抽油煙機;廁所都是抽水馬桶,裝著淋浴器;客廳地面鋪瓷磚,上邊吊頂;臥室下邊兒鋪著地毯,牆上掛著掛毯。到處一塵不染,乾乾淨淨。我的天,這哪是貧困戶啊!兜裡裝的500元慰問金,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了。

縣城白天高樓林立,晚上燈紅酒綠。農村也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常見的柴草亂堆、汙水亂流、牲口亂跑現象,在這裡蕩然無存。原來若羌縣實行了城鄉一體化的衛生外包,財政投入9000多萬元,把所有城鄉街道的環衛工作都外包給了一家北京的公司,由人家進行管理,僱傭當地的人打掃。享受了先進模式的成果,又擴大了當地的就業。晚飯後下樓散步,只見三三兩兩的人走進賓館,說說笑笑,滿面春風。男的衣著整潔,女的花枝招展。特別是年輕女郎,個個濃妝豔抹,低胸露背,香氣襲人。這是幹什麼?三陪小姐這個時候不會有了,歌舞團也不會這麼多人呀?當地同志告訴我,這是有人在這兒舉行婚禮,這些人都是來參加婚禮的客人。好高雅呀,這種場景似乎在電影裡才見到過。

轉念一想,這也正常。若羌可是樓蘭古國所在地呀(若羌機場就叫“樓蘭機場”,縣賓館就叫“樓蘭賓館”,縣城中心廣場就叫“樓蘭廣場”)。3000多年前,多少地方還是茹毛飲血的矇昧時期,樓蘭已經有燦爛文明瞭,葡萄美酒夜光杯,雲衣霓裳滿街飛。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樓蘭的後人自然要有一種遺風流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