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人認為是2分利息,借款人認為是2釐利息,該借條屬於利息約定不明確還是借條瑕疵?

用戶6766511035565


民間借貸中記錄借款關係的很重要一種形式就是書寫借條,而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往往有貸款合同來全面明確的約定當事雙方的權利義務,所以在發生借貸糾紛時,貸款合同法律關係更明確,借貸事實清楚,出借人基本能勝訴。

但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一是沒有專業的法律團隊把關;二是熟人朋友之間產生的借貸關係很多;很多時候往往寫一張簡單的借條就行,甚至好多關於借款的內容都沒有約定清楚,或者約定不明確,或者存在瑕疵,這樣在產生糾紛時,案件爭議點不少,有的出借人甚至拿不回來自己合法借出的錢。

結合題目信息,我們來分析看看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首先你們的借貸關係應該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而不是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你手上持有的是借條)。

為什麼要這樣區分呢?

因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

而除自然人之間借貸的外,借貸雙方對借貸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

由上可知,對於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如果約定不明的是可以不支付利息的,但對小貸公司與自然人之間的借貸是允許按習慣推定的。主要是因為自然人之間的借貸更多是互助性質。

只有區分明確,才能幫助你找到正確的應對策略。

其次你的借條關於利息的約定應該屬於瑕疵,而不是約定不明確。

自然人借條中關於借款利息的約定,如果存在瑕疵的話,還可以雙方協商解決,爭取達成一致意見。如果是自然人借款中關於利息的約定是不明確,那麼將會視為沒有約定,對方可以不支付任何一分錢的利息的。

兩種情況,前者你可以舉證主張你所認為的利息,對方也可以抗辯他主張的利息,最差的情況你也可以拿到對方主張的利息標準計算的利息;而如果被定為利息約定不明,你或許一分錢的利息都拿不到。

綜上所述,不管借貸雙方是朋友還是親戚,在發生借貸關係時,一定要認真規範的書寫借條,至少把借款人的身份證號,住址,借款用途,本金支付方式,利息標準按年化計算,還款日期,加對方身份證複印件,這些是借條最基本要具備的條件;避免日後產生糾紛,引起不快,自己還要承受不少損失,當然一份完美的借條,需要的內容不止於此。


悟法析律


借條瑕疵這個是將會影響到借條效力的認定,利息約定不明只是對於利息這個存在爭議,並不影響整個借條的法律效力問題。所以,問題所述情況原則上屬於利息約定不明,而不是借條瑕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五條規定,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主張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上述規定,對於利息約定不明,原則上視為沒有利息。不過,若借款人自認利息,那可以按照借款人自認的事實進行利息認定。

但對於借款利息是2分,還是2釐,這個應當結合民間借貸合同的內容,並根據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如果通過這些內容,能夠對借款利息進行認定,那自然不存在利息不明的問題。


葉律師


就選不想給利息,可也是本金能正常給到手也算不錯了,現在沒法說有些錢借出去了,本都回石來呀。


用戶3041488977967


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第36頁:二分就是指年利率百分之二十。


用戶8868294661188


應該是借條瑕疵,

按照民間借貸習慣,利息均在一分以上,銀行活期利率還近二釐,不存在民間借貸約定二釐的情況。應該是二分。


法律人5524


屬於利息約定不明確,可以按同期中國人民銀行貸款利息計算!


郭通律師


既然借了人家錢,就要認。俗話說:講借講還,再借不難。不能按時歸還。人家適當多要利息。既是情分,又是本分。不要為二釐,二分利糾纏了。有骨氣1分不借。按時歸還,方為君子。


用戶3554473129221


自融=謀財,不追款或不及時返款=害命,二合一為謀財害命。


火山溶焰


借條上寫的多少利息就是多少,


田雲律師52102643


二釐才比較切實際,二分應該是高利貸,誰借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