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電腦的出現和普及讓人類社會進入電子時代,但在早期,電腦的功能很弱,漢字的輸入成了一大難題。

有些歪果仁甚至還把中國人輸入漢字的場景想象成這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在計算機編程時,1個漢字就要佔用2個字符,這樣寫的程序顯得臃腫,並且影響編輯。

上世紀60年代,IBM公司曾發動上百位計算機工作者、漢語工作者耗時數年研究漢字在電腦上的運用,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不是漢字死,就是電腦亡(Or die out Chinese Words;Or die out computer)”。

這導致了一些人質疑漢字在電子時代的適應性,再一次提出了“漢字拼音化”、“漢字字母化”的意見。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漢字的編碼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還好,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難而退。

20世紀80年代,許多中國人都在研究漢字在電腦中的輸入輸出問題。這裡面做出最大貢獻的是發明五筆輸入法的王永民和發明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王選。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五筆輸入法可謂是漢字輸入中的王者,屬於用電腦必學軟件,完全可以說凡在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基本上都受到過五筆輸入法支配的恐怖。

要背字根表、要學會拆字,這無形中提高了入門的門檻。

至於倉頡碼、四角號碼輸入法等,就更難學了。

拼音輸入法倒是最容易上手,但漢字同音字很多,還有些人翹舌、平舌音不分,有無後鼻音搞不清,再加上方言的影響,導致打出拼音來候選字太多(用專業術語講就是重碼率太高),極大地影響了輸入的效率。

上面說的這些可能現在的小朋友們不覺得,那是因為隨著計算機的性能的飛速提升,漢字輸入變得更智能化,通過系統自動學習,擴充詞庫,慢慢做到了智能聯想、整句輸入,這樣才有效的解決了同音字的重碼問題,大大提高了漢字輸入的效率。

所以現在五筆也漸漸被更為親民的智能拼音輸入法代替。

而且隨著語音技術、手寫識別技術的成熟,智能拼音輸入法也慢慢退居二線了——像筆者平時在手機上基本就是用訊飛語音輸入。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王選與妻子陳堃銶一起查看漢字激光照排系統輸出的排版膠片

在輸出方面,王選發明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開創性地採用“輪廓加參數”的方法描述漢字字形,將我國沿用數百年的鉛字印刷帶入了電子時代,被譽為“漢字印刷術的第二次發明”,王選本人也被譽為“當代畢昇”,方正集團也是憑藉這套系統起家的。

哪怕到了現在,北大計算機研究所的“圖像視頻識別技術”“字庫自動生成技術”“寫稿機器人”等成果,也都是在王選開創的技術基礎之上延續出來的。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想當年筆者初學電腦的時候,很多軟件都要靠國內的程序員們做漢化版,翻譯軟件也是裝機必備。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科技人員的努力,越來越多的軟件配備了中文版,中文操作系統、中文軟件,甚至我們自主研發的CPU等軟硬件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幾乎再沒有什麼人提起“電腦中要不要用中文”的話題了。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深度操作系統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華為鴻蒙系統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華為麒麟芯片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放眼未來,5G、6G、量子計算機、光子計算機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中國都有佈局,部分領域還領先全球,因此漢字在未來科技時代更不用憂心存活的問題了。

天佑漢字!

歷史總是在漢字最苦難的時候,

讓它得到了苟延殘喘的機會,

這如同中國的國運一般,

雖歷經百折千回,

但依然頑強挺立。

我堅信:

打不死的,

終將讓它變得更加強大!

(下一篇我就講講那些拋棄了漢字的國家的尷尬事兒)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附:漢字演變表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本文為《趣說漢字書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鐘,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藝術素養。請加關注,看之前文章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

要漢字還是要電腦?我們差一點就錯過了IT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