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好奇,不為風景,這個90後小夥來這個絕美的地方做什麼?

■尋找最美國門名片系列報道⑤

在離天最近離家最遠的地方駐守邊關

記新疆喀什邊境管理支隊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見習民警臧帥


當眾多的90後忙於追星、旅行、享受美食時,同為90後的新疆喀什邊境管理支隊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見習民警臧帥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不為好奇,不為風景,這個90後小夥來這個絕美的地方做什麼?


“不是好奇,不為風景,只為報國為民”

熱血男兒當守邊。

臧帥是遼寧省莊河市人,來新疆之前在原內蒙古邊防總隊錫林郭勒盟邊防支隊服役。去年年底,公安邊防部隊退出現役,全部轉為人民警察編制,臧帥面臨著人生重大選擇。他通過參加轉改考試來到了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經過3個月的培訓,他主動申請前往新疆海拔最高、管控轄區面積最大、邊境線最長的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工作。


不為好奇,不為風景,這個90後小夥來這個絕美的地方做什麼?



紅其拉甫一詞在塔吉克語中意為“不可逾越的紅牆”。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位於帕米爾高原之上的紅其拉甫村,駐地平均海拔43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8%,每年的霜凍期長達8個月,是典型的“生命禁區”。

“這裡不僅是海拔的高地,而且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我來到高原不是好奇,不為風景,只為報國為民。能在離天最近、離家最遠的地方當一名移民管理警察覺得特別有意義。”臧帥這樣解釋他的選擇。

9月25日,記者在海拔4300米的依拉克蘇邊境警務站前的卡點見到21歲的臧帥時,他正帶領3名護邊員對一輛過往車輛進行檢查。高原的陽光刺眼、紫外線強,身高1.75米的臧帥,臉被曬得黝黑,嘴唇乾裂發紫。依拉克蘇邊境警務站是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工作條件最為艱苦的警務站,來這裡工作也是臧帥自己的選擇。

“路很難走,這條路是剛剛修的,兩年前才通汽車,一直通到熱斯喀木村。”臧帥所在的依拉克蘇邊境警務站主要擔負著通往邊境前沿的熱斯喀木村人員和車輛的檢查職責。

“熱斯喀木村是最靠近邊境線的一個村莊,村莊裡有多條路通往通外山口,地理位置極為重要。”臧帥介紹,平常他和20名護邊員24小時堅守在這裡。他們不僅要開展檢查,同時還要定期前往邊境一線的通外山口巡邏踏查。

記者從執勤卡點放眼望去,四周方圓幾里看不到一棵樹,除了刺眼的冰峰雪山,就是戈壁荒灘。雖然是9月底,但山裡已經飄過幾場雪,風夾著雨雪能穿透棉襖,凍得人渾身麻木。記者與民警們一起體驗了巡邊,山谷裡的風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沿著崎嶇的邊境線巡邏一個小時,記者已經累得氣喘吁吁,而且強烈的高原反應帶來了頭疼、噁心、眩暈等症狀。然而,走在巡邏隊伍前頭舉著國旗的臧帥始終保持著昂首挺胸的姿態。

“身子頂不住了,就靠意志。路再長,總要靠人一腳一腳踩出來,這就是責任。我們扛著國旗走在雪地裡,爬在山坡上,特別自豪。在這一份神聖面前,其他的都不算個啥。”臧帥樸實的話語中充滿了驕傲。

“只要組織需要,就要在高原紮下根”

依拉克蘇邊境警務站距離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有十幾公里的山路。時下,夜間的溫度達零下17攝氏度,在這裡工作,用電只能靠太陽能,吃水也要派出所運送,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派出所每半個月按時往警務室運送一次肉類和蔬菜,做飯成為駐守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掌握的技能。


不為好奇,不為風景,這個90後小夥來這個絕美的地方做什麼?


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民警臧帥(右)帶領護邊員在依拉克蘇邊境警務站前的卡點,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檢查。 李康強 攝

到警務室工作後,臧帥慢慢學會了做飯,芹菜炒肉成為他的拿手菜。他已經和護邊員打成了一片,也習慣了這裡的饢和奶茶,更習慣了每天凌晨三四點起來給火爐添煤。“警務站的條件雖然很艱苦,但是身上的職責和任務卻很光榮。組織讓我帶領護邊員在這裡駐勤,我就要認真履行好職責,邊境一線的安全穩定容不得半點馬虎。”臧帥堅定地說。

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教導員範川川說:“臧帥到來不久,很快就適應了高原的工作生活,業務學習認真,工作積極主動。”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臧帥來到派出所不久,就在所長夏洪強的帶領下前往邊境前沿的塔吐魯溝參與邊境巡邏。上午,巡邏隊從警務室坐車出發,汽車行駛了10多公里後,前方的雪山阻斷了前進的道路。臧帥和戰友們只能騎馬前行。隨著海拔的增高,缺氧使得臧帥呼吸困難。當他和大家翻過一處海拔5400米的達坂(意為山頂的隘口)時,突然“撲通”一聲,他的兩條腿陷進了一個半人深的雪窩中,雪窩一側就是懸崖。此時,稍有不慎就會摔下懸崖。但堅毅勇敢的臧帥一點都沒有膽怯。戰友將他從雪窩裡拉上來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繼續跟著戰友的步伐來到滿是積雪的通外山口踏查。

他們從通外山口回到警務室時,已是第二天凌晨。走山路、蹚冰河、喝雪水、啃幹饢,首次高原巡邏,讓臧帥對自己所從事的邊境管控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愛一行、學一行、幹一行、專一行。無論是在邊境警務站執勤,還是到邊境一線駐勤管控,或是到轄區走訪群眾,他總能得到“師傅們”的一致誇獎:肯幹、肯想、肯問。

今年8月下旬,派出所組織了一次清山踏查,臧帥又是衝在了最前面。他認真研究邊境地形圖,通過自己掌握的邊境地形知識,主動要求擔任旗手。8月的帕米爾高原,山上不時飄下雪花,風吹在臉上生疼。臧帥走在前面為大家開路,成功翻越了多座海拔達5000米的達坂,完成了踏查任務。

最美青春在帕米爾高原綻放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在這個沒人願意來、“躺著都是奉獻”的地方,臧帥愣是用自己的努力幹出了“名堂”,在中巴邊境、雪域之巔,他用青春熱血書寫著自己人生的輝煌。

什麼才是最美的青春?是缺氧不缺精神,是擁有各方面優秀的素質。“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移民管理警察,不會了就要學,只有提升了各方面的素質,才能勝任本職工作。”臧帥認為自己要學習的知識太多了。

塔吉克族群眾世代居住在帕米爾高原上。為了做村民最貼心的人,僅僅半年的時間,臧帥通過自學掌握了簡單的塔吉克族語言。只要他到村裡走訪,塔吉克族群眾就會把他圍起來,邀請他坐在自家的炕上,和他拉家常,向他反映民意,他也逐漸成為村民最貼心的人。

群眾工作是邊境派出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不論是入戶走訪,還是組織活動,臧帥都是最受歡迎的派出所民警之一。臧帥說:“只有和群眾能說到一起,才能走進他們的心裡。”

用真情換真心,是臧帥工作的秘訣。每當他從事完警務室的駐勤工作到轄區村裡走訪時,臧帥總會為牧區的塔吉克族孩子們帶一些學習用品、糖果和玩具。此外,他還經常深入駐地學校給孩子們輔導功課,義務當起了孩子們的輔導員,讓牧區的孩子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工作之餘,臧帥還向派出所訓導員學習馴犬技術,向後勤的老同志請教種植養殖技巧,一有時間,他還主動去餵養派出所裡的雞、鴨、鵝,儼然成了派出所的“三軍總司令”。在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工作了8年的民警賀剛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認真學習、積極幹工作的人,以前我覺得自己工作非常認真,但是和這位小兄弟比起來,差了好多。”

青春有限,歲月無期。臧帥說:“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是一個有著很多榮譽的集體,派出所曾經湧現出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阿巴米斯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楊思明等先進典型。作為一名新人,我必須好好地向老同志學習,不能給單位抹黑,我要在紅其拉甫邊境派出所長期幹下去。”

堅守在離家5800公里的高原上,臧帥也很想家。臧帥的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在工地打工,母親因腿不方便在家裡養病。每天晚上閒暇的時候,他就會跟家人視頻。他說,父母很支持他的工作,也對他很放心。

雖然捨棄了小家,臧帥卻無怨無悔。臧帥立志將青春寫進帕米爾高原,將熱血傾注於紅其拉甫的萬里戈壁,守衛好各族群眾的安寧和邊境轄區的穩定。這是臧帥的初心,也是全體紅其拉甫民警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