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你是武漢人的一句方言你覺得是什麼?

一龜新說


現在很多都是假武漢人,我只要說一個詞,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才是真正的武漢人,這個詞就是“潮摟”。知道“潮摟”是什麼東西的人才是真正武漢人,不知道的就是假冒的武漢人。


隨心而動150887283


武漢人的土話這幾年聽不到了,如果聽到過去武漢人之間交流的土話,保管讓你血壓升高,雙眼充血,抽對方一頓耳光的心都有,你媽得,個板媽的,一句話別說帶幾個你媽得,帶一個你媽的就夠得上和對方翻臉大幹一場,這種事我還真遇到過,和下級交流,對方一開口一句你媽得立刻讓我黑了臉,你給老子搞斜了,我老孃惹你了,你敢罵我老孃,武漢的你媽得你個板媽,等同於北京話他媽的,罵人罵到了頂。對方立刻禁聲向我賠不是,賠小心說不是有心的。讓我原諒,從此我對這個人印象分大減。

可喜的是,這幾年這些令人厭惡的土話,出口帶渣子的髒話在文明的武漢人口中再也聽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熱情的您家讓人聽後滿心溫暖,再也感覺不到身邊到處是青幫社會的黑話,髒話,時代的確在進步了。


永遠是學者


作為在武漢生活過四年的外地人,我感覺自己比當地人更有發言權,畢竟當地人整日浸淫其中,可能都麻木了。外地人則會有鮮明的感受。這一句雄霸三鎮,威震兩江,力壓眾詞,過耳難忘,讓人耳目一新,不可思議,不敢想象,在武漢無論大街小巷高等學府市井無賴無論男女皆可脫口而出,隨處可聞,外人難以啟齒只有武漢人才敢以驚天地泣鬼神的氣魄在眾目暌睽之下大聲喊出的方言便是

“個婊子養嘀!!!!!!!!!”


褪色墨水


中國能稱之為“大”的只有上海和武漢兩座城市,長江漢水把武漢分割成三鎮,三鎮方言略有差異,先說漢口,漢口六渡橋、江漢路一帶的語言是武漢方言的典型代表,解放前,這一帶的方言也分社會階層,沿江沿漢水受碼頭文化影響,比較粗俗,黑話也最多。但江漢路、租界一帶富裕人家的子弟,受教育程度高,語言比較文雅,我推薦各位看一看電影《陳毅市長》裡面扮演張茜父親的演員說的一口武漢話,悅耳動聽、韻味十足。解放以前的京漢鐵路以外,解放以後的解放大道以外,受黃孝話影響大,被六渡橋的一帶的漢口人視為鄉里話,老漢口人把他們稱之為“板子橋的”或“鐵路外的”。武昌大東門以內和漢口話差別不大。但大東門以外,因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特別在此有大量的大專院校,這一帶的武昌人說的武漢話明顯比漢口話文雅,雖然語音相同,但說話的音量比漢口人低,而且大量使用普通話的詞彙。我一個同事,她武漢出生,五十多年一直在武漢生活,居然不懂“跳贊”這個詞的含義,原因就是因為她是武大子弟,和街上的伢接觸少。青山區流行廠礦普通話,這種普通話兩大特點,一是夾雜武漢方言,二是受東北方言影響。武漢方言還受時代影響很大,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流行方言,比如文革期間流行的“橘子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膽子超過體重”;新千年後流行的“你黑我”,“規倒規矩的”。不一而足,列舉出來,不下千句,但要說最最能代表武漢方言的,目前還是漢罵:個板馬的!但願今後聽到的漢罵越來越少,而聽到“不服周”越來越多。


宇文長風9


掉的大,苕,老玩滴,不服啄(周),胯子,柺子,糾辮子,體面苕,打赤膊(巴),打挑瓜,麼斯,裹筋,掉底子,冇得,苕頭日腦,苕吃哈脹,蠻翻,夥節,夾生配子,板眼,岔巴子,鬧眼子,抬莊,差火,麼樣,搞邪了,麻木,板媽養的,定死你,呼死你,挎死你,服子(毛巾)……


孟122814981


武漢人說的方言很多,許多方言帶著碼頭文化的遺風,語言中浸透著抖狠的味道,為了加強兇狠的氣勢,通常要用髒話作為助力。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更有狠,就警告那些抖狠的人要綿條點:是龍就跟老子盤倒,是虎就跟老子臥倒。吃了饅頭莫講泡話,吃了肥肉莫講膘話,吃了鍋巴莫講黑話,莫搞得心裡是pia淡的,把老子搞煩了,你叫老子不舒服,老子也叫你不舒服。現在許多生活在武漢的人,大多也會講一些口中帶疤子的口頭語,但他們不一定是長住武漢的土著。怎樣知道從祖輩是生活在武漢的人呢?

只要開口說出:“掉得大”這句方言,就可以判定其為純正的武漢人。最開始的“掉得大”是形容坐號子時間長了,肚子裡缺油水,見到大魚大肉就像個大饞貓。後來“掉得大”引申出了更多的涵義。


馮國華的發言


我覺得最能代表武漢話的句子是:不服周。

在武漢十多年,以前經常聽到不服周這句話,現在漸漸沒怎麼聽到了。

記得老師講過這句話來歷,是說原來的楚國不服周國,所以流傳出這句話。這句話最能代表武漢人不服輸的精氣神,追求卓越,敢為人先。

武漢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定期拍攝武漢街頭巷尾視頻。謝謝!



隨手拍武漢


七十年代極具武漢特色的“橘子話”(橘子話指武漢流氓黑話):在外頭玩的或他在外邊是老玩滴(參與流氓團伙並在當地有一定勢力)!跟老子走一趟(單挑輸了不服氣,要對方隨他到他的地盤去捱打)!柺子(流氓團伙頭子,後延伸為親哥)!像你媽滴個逼體面勺(外表很光鮮,中看不中用的書生)!你再跟老子邪,老子一潑西呼倒來滴(對毆前的一句壯膽話,潑西指拳頭,呼倒來指向對方打過去)!鏟死你個逼日滴(欲打對方耳光)!個抱大馬日滴(侮辱對方母親)!夥計,隨便你找個麼地方搞,老子不捶死你個婊子養滴(兩團伙約打群架)!你莫跟老子翻眼簍猴滴(鬥毆前教訓對方別鬥狠)!你個婊子還不服涿(不是那位假武漢所說的不服周。意即對方不服氣。)?殺皮子(偷錢包)!長的蠻解(形容小夥子英俊漂亮)!槍、瓢(均指女流氓)!杆(指男流氓)!槍桿瓢(在敘述中,三個字混用一般指男女流氓中的淫亂關係,如解杆指男女淫亂中長的俊朗的男流氓)。你娘滴個胯子(罵對方長輩,為口角起始的開罵用語,一旦對方接罵,勢必戰火燃燒)

另外,樣板戲有段“帶手銬,鎖鎖鏈,鎖住我雙手和雙腳,鎖不住我雄心壯志衝雲天”唱段。於是武漢的小年輕據此把歌詞套改為,“戴手錶,口燻條,燻滴是飛馬和大橋”,即抽香菸在武漢橘子話中為燻條。紅燈記最火的是70和71年,武漢市面上最火的香菸是上煙的飛馬和武漢本地的大橋。

又譬如玩牌(帶彩),一般為三打一,打多大呢?七十年代初(七三年起)的叫法是一釐指一分錢,一個分子指一角錢,一個角子指一元錢。這與現在一分錢指一角錢相似,但當時的叫法為一個分子,這有別於現在。


YINANRENSHI


這就對了,漢口話不代表武漢話,它有很多流氓混混亂編的話,一些人和家裡人講話把方言中罵人的醜話,當成口頭禪、順口溜,不說不過癮的,不代表武漢多數人和家庭。正常家庭重視培養小孩學習,教育小孩不講髒話。把漢口一部分人的話,夾雜一些混混流氓話。硬要代表為武漢話,是把武漢方言抹黑了

老武漢人不排外,他們為來武漢建設、發展的四面八方的新武漢人,無論是光谷創業者,還是築路、建房的農民工,都是歡迎的,只有哪些老怕別人看不起自己是(鄉里人)的,才認為自已是說漢口話的正宗武漢人,才看不起外來人。


手機用戶6784580945


真正土生土長的武漢三鎮人(按現在人口流動情況來看)應該最少要符合四代以上,才算得上是武漢人。他們的語言表達豐富多樣,漢口人說話圓潤比較清亮;武昌人說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嗓音厚重;漢陽人說話有山水的味道。人家土生土長的武漢三鎮人說話都很禮貌的,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經常去,接觸過很多武漢三鎮人,親切、仗義,出言溫文爾雅,舉止優雅得體大方。那些說髒話的人,不能算真正的武漢三鎮人,多是一些周邊的外來人口,為了顯擺自己是武漢人了,往往把那些過去式的碼頭文化中的話說出來,開口什麼“搞冒子”“格婊子”“格老子”“格板媽日養滴”……等等,說真的,有失武漢人的身份,現在武漢三鎮是中部地區崛起的大都市了,文化多樣性了,我真切地覺得在語言表達上,武漢人應該為湖北人,國人作出表率,希望武漢人以新時代的精神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