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為“率先小康”提供支撐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一優兩高”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率先實現全域整體脫貧清零的基礎上,持續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全力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為實現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支撐。

全面啟動小康體系對標攻堅工程,嚴格對照國家西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措施,開展查漏補缺,圍繞經濟發展、生態環保、民生改善等領域展開攻堅行動,重點謀劃,高位推進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戰,確保海西州各族群眾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率先邁入小康社會“門檻”。

紮實推進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三年行動計劃,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群眾內生力激發等方面重點突破。健全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財政投入穩定保障機制,繼續落實“1+8+10+3”政策保障體系,完善扶持發展政策措施,安排州縣三級財政扶貧資金1.1億元,建設176個非貧困村集體經濟項目。做好邊緣戶幫扶,支持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確保年內所有行政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覆蓋。

做實社區、村莊公共就業服務站,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8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7500人,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87%以上。發揮州內企業對群眾增收的帶動作用,築起生態建設、產業發展、項目帶動與富民增收之間的“通道”,推動群眾增收和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以做好社會保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改造棚戶區1500套,農村危舊房改造收尾280戶,以“兜底線、積密網、建機制”為思路,全面建成覆蓋全民、統籌城鄉、保障適度、權責明晰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以增加民生福祉,為率先建成小康社會打牢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