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工作中拿著低工資,還天天受氣都捨不得離職?

廈門快報


一定清楚一個道理:人在社會上很多問題是不能用“捨得”或者“捨不得”來評價的。題主所談的這種普遍現象,是由於太多的現實狀錯綜複雜的纏繞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統一的表象而已。

一、精神不能替代現實!

人要有骨氣、有志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也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

上面這些,可以歸類為精神層面、文化素質層面的範疇。這些方面沒有人可以挑戰這些共識。

但人是由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的雙重屬性的。正如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種需要理論一樣。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自我實現。這是人的需求層次!

任何人不要做高高在上的道德婊,更不能只是拿高高在上的道德來看待、評價別人!

“尊重的需要”只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第四層次的需要。而前面還有生理、安全、社會三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需要呢!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掙到高工資!也不要奚落別人說“到哪裡都能找到這點兒工資的工作”!

很多普普通通的職場人,能夠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能夠讓個人、家庭生活有基礎性的保障已經很不錯了!

老鬼談一個很現實的現象:很多人牛哄哄的說“到哪兒不能找到一個收入差不多的工作呢!”,可真的自己辭職之後找工作時卻又開始迷茫了,發現找工作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開始抱怨招聘企業不識人、不給機會。

國內的就業壓力到底有多大,大家可以調研一下心裡就有數了。

別動不動就奚落人家那些能力不夠的職場人,別笑話人家之前不爭氣、不努力。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面對現實。

二、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站在高處笑話收入低的人!

你或許收入比別人高。因此懷疑他們為什麼能夠忍受老闆、領導的臭脾氣。為什麼就不能重新找一家企業上班。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來思考的話:老闆出多少工資,才可以忍受老闆的臭脾氣呢?

有人會說,如果每個月兩萬的工資,那老闆隨便訓!老闆罵兩句我也看在薪酬的份兒上忍了!

按照這個邏輯的話,那些月入五萬的人,會笑話那些月入兩萬的人忍受老闆的壞脾氣太沒出息的!

你收入高,笑話收入低的。那比你收入更高的人,也會笑話你!依照這個邏輯,那會一層層的笑話下去的!

眾生是平等的,其他人沒有必要為別人的具體情況而擔憂、不解。因為每個人說面臨的實際狀況差異太大了!

老鬼舉一個現實的例子:某些人剛好買房了,有房貸,孩子也正在上學,這個階段家裡每個月都不敢缺少收入來源的!哪怕斷上一兩個月,對於家庭的壓力可能就是巨大的!

此時,敢請以辭職?萬一接下來的一兩個月沒有找到合適工作呢?吃什麼?!孩子要用錢怎麼辦?借啊?!借了不得還啊!


三、確實有一些人,天天受著領導的氣,可還是不爭氣!

每個人可能因為現實狀況不得已必須選擇忍耐。這一點是要尊重的。但遺憾的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還是無法激起自己提升自我的動力!

每個人可以原諒自己的過去,但不能原諒自己每天虛度時光!

太多人,其實每天有大把的時間用來學習、提升,可以用來增加自己的知識、技能等等,為自己未來更好的發展、更多的收入做提前的儲備與積累。

可出現了兩種很可悲的情況:

1、自甘墮落了,領導隨便訓,只要能幹著點兒活兒拿這點兒工資混日子。

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了,也沒想著自己以後有多大的成就了,甚至都沒想著讓自己想辦法再提升。領導愛怎麼訓就怎麼訓。隨便!反正你不開除我、辭退我,我就幹活兒,拿我的工資就好。

2、心裡想著改變、提升,可自己的惰性、習慣讓自己每天浪費時間

明明內心裡想改變,想提升,想學習積累更多的知識技能,但是天天浪費時間。

本來晚上可以看會兒書籍或者看一些真正對職場有幫助的資訊,卻不由自主的刷了一個小時的無聊短視頻。

本來可以拒絕一些無聊、無效的聚會、吃喝,卻抹不開面子,白白耽誤一晚上時間喝酒、擼串。

自己明明知道自己正在受氣,可就是鬼使神差的不爭氣——這是很多職場人的通病哦!這才是值得我們重視、思考的。

四、芸芸眾生,什麼人都有。我們沒那麼多精力琢磨別人!還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礎上多思考自己的發展吧!

說句不中聽的話,琢磨別人為什麼這樣、為什麼那樣,有時候意義不大!人家幹人家的工作、掙人家的工資,關我們啥事?

我們更應該將自己的時間、精力、腦力、體力用到對我們有價值的事物上為好。單單我們個人需要學習、補充、提升、儲備的東西已經夠多的了!

我們需要面對、分析、解決的問題也夠多的了!別給自己的大腦再增加負擔替別人擔憂,替別人感覺不值了!

這不是我們沒有社會責任感,而是我們不應該關注那些意義不大的事情!

不要拿大道理為自己毫無意義的思考做包裝為好,否則浪費的是我們自己寶貴的時光


以上供參考吧。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我來說說我身邊的幾種拿著低工資,天天受氣都捨不得離職的情況。

情況一:個人能力不夠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在那家公司做了有8年多了,工資很低,她自己也明白,總是跟我們抱怨工資低,做得累,還天天受氣,也總跟我們說,不幹了,但直到我離開那家公司,她都沒有離職,還是一邊抱怨一邊做著。

我也問她,你做這行做了這麼多年,手上這麼多資源,應該很容易找到一份工資高的,職位高的工作呀?為什麼不行動呢?

聽她說後,我才明白,她也是找過的,但是因為這些年她一直安逸於目前的現狀,沒有過多的學習新的技能,雖然工作經驗是有,但是個人技能很差,管理能力也沒有,所以雖然有很多機會擺在她面前,她也接不下來,白白錯過了很多機會,加上年齡越來越大,迫於生活的壓力,也只有忍氣吞聲的做著現在這份工作。

情況二:這份工作能得到他想要的,有的人想要自由,有的人想要富裕的時間。

我有一個同事,他在工作中最看重自由,工資低沒有關係、受氣也沒有關係,只要不給他太多拘束,讓他能有自由的時間,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工作,本職工作做好,其它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就是比較安逸吧,所以他一直沒有離職。

情況三:雖然這份工作工資低還受氣,但是他能從跟工作相連的機會中賺錢

我有一位同事,雖然他在那份工作中工資挺低的,也經常被老闆罵,但是他為什麼不離職呢?因為他可以從工作的一些項目中賺到外快,工資加他外快賺的錢,也比外面的工資高很多了,所以他也是捨不得離職。

綜合來看,每個人選擇一份工作都有他自己的訴求點。

有的人想要賺錢,有的人想要自由,有的人想要安逸,有的人只要開心。有時,只要他最看重的那個點,這份工作能滿足,那他就能忍受其它方面的不如意。雖然,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人人都想要,但畢竟生活和工作都是這樣,沒有完美,有的只是取捨,當你接納了這一點,就能忍受。


豆芽的小窩


身邊有很多人拿著低工資,但是偏偏不敢離職。

一、家境不富裕的年輕人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說她想辭職在家專心考試。我把她給罵了一頓,讓她回去好好上班。

她家境不富裕,家裡面是不可能一直供著她讀書的。況且她在大學時期已經前前後後參加不少次考試,統統沒有考過。

她說她來到大城市打工,都是她爸賣了西瓜才給她湊的路費錢。一到大城市,因為找工作不順利還被別人忽悠,網貸了幾萬塊錢出來去報什麼培訓班。被我知道後,我趕緊制止了她。

家境不富裕,有時候人生就會缺少很多選擇。她後來去了一所山裡面的小學當鄉村教師,有了點微薄收入後又換到了一所還比較好的私立學校當外聘教師。

我們在面對受氣的工作的時候,首先應該人心吞聲的強大自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積蓄後再準備離職。

二、家裡有負擔的中年人

在日劇裡面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下一句話是“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人。”

現在的中年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車貸房貸。他們一旦離職了,就很難在社會上重新找到工作。

以我爸為例,他之前在一家國企上班。國企工資太低了,他無法依靠這份微薄的收入養活我們一大家子。後來選擇跳槽去私企。

在私企,單休,每天工作十個小時以上,特別辛苦。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被離職了。我爸就在家找了半年的工作。

人到中年,學歷不高,除了開車又不會別的技術,而且年齡已大,哪一家公司還肯收留啊?我爸甚至一度都打算去幼兒園開校車,工作雖然輕鬆但工資只有兩千。他開了一個星期的校車後還是決定辭職重新找工作。

他然後就到了本地最大的一所駕校上班,駕校工作有多累?壓力有多大?我想大家應該都懂。可人到中年,不得不向生活低頭。

三、家有不孝子的老年人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老年人,都六七十歲了還要出來上班呢?

雖然這種情況在日本很常見,因為日本人口老齡化比較嚴重。但是在中國的話,如果不是私下無子就是家裡有不孝子。

比如我一個親戚,60多歲了,本來是應該開始享受退休生活了吧!可是他卻選擇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清潔工人,是因為他退休後閒著無事嘛?不是,他有一個孫子一個孫女都靠他一個人帶。他那個不孝的兒子網絡賭博輸了幾十萬,所以他一方面要負擔起養家的重任,另一方面還要替兒子還賭債。可想而知他的生活重任有多麼大。

我以上列舉的都是一些因為有可觀因素存在,他們才會幹著工資低,受氣的活還不願意離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是因為對自己的職業沒有什麼規劃,害怕離職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了等等。


職場豬的皮


先說說身邊的例子吧。

之前在一家農業公司,有個市場部經理,原來是做電子商務的,有點水平,但是有限。做市場的時候,做策劃、跑市場,很努力,薪資也很高,15k,在東北算高工資了,後來由於產品不行,市場沒打開,又加上公司權利鬥爭,他又屬於沒有根基的,就被降職了,新來的市場部經理坐他的位置,他搬到了卡位上,變成了市場專員,工資變為8k,說實話,誰都看出來公司不想讓他繼續在幹了,沒趕他走主要是不想給補償,準備讓他受不了自己辭職。結果,人家沒走,市場專員也做的很努力。又過了段時間,公司營銷策略變了,原來的產品不做了,準備銷售一大批蔬菜,需要有人到蔬菜批發市場駐守,這活兒沒人願意幹,累不說,還沒有額外補貼,美其名曰有提成,但大家都知道,這提成不好賺。最後三推兩推就推到了這哥們手上,結果這哥們居然一口答應了,幹了一個月,所有蔬菜都給賣出去了,最後公司反悔,沒按照約定給提成,相當於幹了一個月只賺了工資而已。這回大夥以為這哥們鐵定會走了,結果你們猜怎麼著,就是不走,回公司繼續做市場專員,後來老闆要做農產品網絡商城,結果這哥們主動請纓,老闆把活兒交給了他,這時他的工資已經變成3.5k了,連最初的零頭都不到。我離職之前問他,為啥公司都這麼對你了,你還不走?他告訴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公司覺得我不行,我就一定要證明我自己。我當時也感嘆,辦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你這樣的,不成功都難啊!

上面說的這個哥們,心中憋著一口氣,就是想證明自己,所以不管公司怎麼虐他,就是不走,就是想找機會讓別人瞧瞧自己的真實實力。但是我想說,有這個勁兒應該放在欣賞你的公司那,一群不懂你不欣賞你的人,你做的再努力,在他們看來也是廉價的。

下面說的這個哥們,又是另一層原因。

同樣是這家公司,有一個跟我一起入職的車間主任,經驗很豐富,人也很圓滑,但做事情很認真。初期工資6k。後來公司產品線幾經波折,上層領導不斷空降不斷換人,導致管理亂七八糟,工程竣工一年多了,什麼產品都沒生產出來,公司因為這個想怪罪給這個車間主任,說實話,策略都是老闆定的,高層監督的,最後方向錯了,怪罪的卻是下面執行的人。後來公司想故技重施,發了一個文件,說因為這個車間主任的原因,公司生產線沒有準時開工,作為處罰,工資減半,職位保持不變,什麼時候完成了,什麼時候恢復原有待遇,看著很氣人吧?你們領導的決策錯誤,最後讓下面人買單,但是這哥們也沒走,堅持了半年,終於做出了產品,工資也沒有恢復原來的水平,只是稍微漲了一點。離職後我聯繫他,這哥們兒也跟我吐了苦水,同類的工作不好找,行業就這麼大,你今天從這裡離職了,別人都知道什麼原因,別人也不一定會要你,所能只要他們不辭退,就堅持幹吧。

這哥們的痛苦就在於,行業侷限,不在這裡做,沒有別的地方可以接納他,實屬無奈。

其實如果把這件事換到大城市中,發生的概率比較小,因為大城市機會多,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是要市場有需要,你就有機會去選擇。反之換成一般的小城市,因為圈子就那麼大,你離職了,除非你是行業大牛,否則在行業內的口碑就會受到影響,可供選擇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很多時候並非有人喜歡被虐,而是生活的無奈,如果有更好的機會他們會放過麼?當然也不排除很多人就是想做鹹魚,不想走出舒適圈,不想去陌生的環境去開創事業,得過且過,這樣的人也應該不少吧。


叫我尼克大人


老茶以為這些人之所以會這樣,原因主要有3個。一是沒得選擇,二是不敢選擇,最後就是懶得選擇。歸根到底,還是自身實力不夠導致的結果。

有些人是沒得選擇,只能忍著

老王只有高中學歷,之前在工廠裡面做了幾年流水線工人,工資一個月也有6000多塊錢。常年的流水線工作,讓他根本就沒有任何技術上的積累,更不用說經驗了。

何況學歷還比較低,本想通過自學方式提升下學歷,無奈平日工作經常加班,精力完全不夠用。後來實在受不了工廠的辛苦,就辭職不幹了。

一開始以為工資要求低點,就能很快找到一份辦公室的工作。沒想到半年過去了,投了幾十家公司,通知面試的寥寥無幾。好不容易有幾家給機會面試,面試完後都沒有下文了。

後來,碰到一家公司願意錄用他,只是月薪只有2500,外加一些補助和績效等。

雖然工資比之前工廠的低很多,但是老王已經沒得選了,畢竟半年多沒工作了,再找下去也不是辦法。

就這樣老王進入了這家公司,一呆就是3年,期間工資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他也嘗試過邊工作邊投簡歷,但是每次簡歷投遞出去,都沒有面試通知。

偶爾有面試通知的,面試官看了下老王的簡歷,基本都是走個流程就讓他回去等通知了。

像老王這樣的人往往都是學歷低,沒技術缺經驗。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再苦再累也得撐著,因為他們沒得選擇。如果不懂得在工作中,快速提升自己話,以後的職場生涯會更難走的。

有些人是不敢選擇,得過且過

小李是某大型銀行的勞務派遣員工,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到銀行做了一名櫃員。5年過去了,工資每月從幾百塊一直漲到3000多。雖然也有些補貼啥的,但是總的算起來月到手的也就3000出頭。

她也曾多次有過辭職的衝動,但是冷靜思考後又不敢了。畢竟呆了這麼多年,單位每年都有幾名轉正名額。只要熬到那個時候,薪資福利就是幾何級的上升了。

就這樣熬了5年多,還是看不到希望。這個時候她就更不敢辭職了,這個時候辭職沒經驗和技術,找工作就更難了。何況,現在的工作雖然經常受氣,但是卻很穩定也不用經常加班。

類似小李這樣的人,一開始就呆壟斷型企業,已經適應不了外面的快節奏工作方式。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不敢選擇的,只能是寄希望於能獲得轉正或是提拔了。

有些人是懶得選擇,已經麻木了

這類人群往往都是年齡偏大,做這份工作已經有一定年頭了,對公司也有感情了。如果換其他工作,還得從頭再來,重新認識新的人。當然,這些人要嘛不太在於那點工資,那麼就是生活要求本身就不高。

舉個例子,經常能看到一家工廠的門衛是一位大叔,而且一干就是好多年。如果你問他為啥不換份工資更高的工作,他大概會跟你說,這家工廠待久了有感情,何況離家也近之類的話。

問題總結:這些拿著低工資受著氣的人,不管是哪種原因導致的。但是有點要明白,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才能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職業生涯才能越走越寬。


老茶聊職場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沒有一塊錢是不辛苦的。劉若英出道前曾經是著名音樂人陳昇的助理。她在唱片公司裡幾乎什麼都要做,甚至要收拾女廁所,男廁所是另外一個助理清理,那個助理叫金城武。

拿著低工資天天受氣的人,多數是做基礎性工作的人。對於他們而言,委屈是職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階段,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1、委屈是職業發展初期必然要經歷的階段,經受住委屈才能實現職場躍遷

我們都是從職場新人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在職業發展初期,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拿低工資,受氣的事情。

我畢業之前曾經在一家汽車4S店實習,為了多學點東西,面對頤指氣使的老員工,無數次隱忍不發,也曾被刁鑽的客戶潑過熱水。畢業後趕上非典疫情,找工作受阻,不得不接受低薪的工作,在辦公室打字複印、跑腿打雜,受了委屈也要自己慢慢化解。

在職業發展初期,承受委屈是新人必然要經歷的階段。

2、“委屈”會貫穿你的整個職業生涯,是委屈撐大了你的格局

不僅在職業發展初期人要承受委屈,隨著你逐漸成長,當你晉級到管理層時,更要承受委屈。

中層管理者是夾心餅,既要執行領導的命令,又要分配好下屬的工作。遇到一些“關係戶”、“刺頭員工”,你打不得、罵不得更趕不走,只能吞下委屈,好好推動工作。

有人說,自己當老闆就好了。老闆更委屈,客戶的臉色、各級管理部門的臉色、員工的臉色你都得受著。

員工不開心,可以甩給老闆一句:“我不幹了!”但老闆不開心,只能自己兜著。

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縱觀人的一生,委屈貫穿始終,吞得下委屈喂大了格局,你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歡迎關注@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十六年職場歷練,專注分享成長乾貨,推動你的職場進步!


瑞希


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誰都希望自己能夠心想事成,拿著高工資,幹著輕鬆的活,但是現實中不得不做的事情太多。我猜題主應該是在職場上起點比較高的吧,沒體會過底層的無奈。

一,有工作,有錢賺,就已經莫大的幸福了。

我還在單位的時候,有一次來個施工隊裝修,團隊裡有個臨時工,整天被包工頭呼來喝去,幹得稍微有點不好就破口大罵,弄得我們這些外人都看不過去。

後來在與臨時工閒聊時才知道,他每天12小時的工作,150塊,單位大部分同事都不理解,僅僅一個小時十幾塊錢如此低聲下氣的工作。臨時工說了一句話:”我啥都不懂,就有點力氣,有錢掙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句話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當我們連生存都無法保證的時候,還會在乎工資高低的問題嗎?

二,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受點氣總比丟了工作強。

今年的高考人數已經超過千萬了,而現在的社會上還有大批大批的大學生沒有工作,我承認有些人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但不可否認的是,時代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們認知水平的增長速度。

現在都有很多人認為,只要大學畢業,就不愁沒有工作,只要識字,就不是文盲。現實的情況是,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需要頂尖的技術人才,可很多人都還固執地堅持只要是大學生就有工作的原則,所以在畢業後他們的專業水平遠遠達不到頂尖,因為這種認知就是為了混畢業證,才去上大學。

結果就是大學生的工作範圍逐漸向下蔓延,甚至連端盤子都需要畢業證,普通的工作已經成了稀缺資源,高技術性工作卻依然存在缺口。

三,不是捨不得離職,而是想盡辦法保住工作。

曾經在網上流傳過這麼一句話:誰都想賺100萬,但是你不會為了賺100萬而去熬夜,而會去拼死守護5000元的工資。

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就是生活中的最低標準,在這個標準的基礎上,才會去做其他的副業,賺外快。

這麼做的確可以保證每個月的”現金流“,但是也會把你困在當下,你會僅僅圍繞著現在的工作這個核心點,追求100%的安全感,不願意放棄部分安全感與別人合作。

但是工作並不能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知識,才是最穩定的”現金流“。盲目得追求100%的安全感,本質上就是拋棄過去,放棄未來,被困在永恆的當下。


朋也


我一個朋友,結婚十幾年一直在家種田帶孩子,時間久了,區老公就有意見,講:一天到晚在家都吾知做乜鬼,你睇誰誰又去那做,誰誰又掙錢又識打扮,似得你吃米燒柴,無所事事。

朋友向我訴苦:話我吾做工,家裡打掃衛生,買送煮飯,幾畝水稻,還有種的菜,吾打理,地會乾淨,送會返,飯自己熟,水稻不插會自然生長結谷啊,我只沒有好聽的名字去上班,但我卻比上班還辛苦。

後來,朋友終於邁出家門上班去。

那是2004年,三十幾歲還年輕,但她找了一間工廠飯堂工做,那時才600她也接受,可能區老公的長期不被睇待,所以區就算在廠工資小得可憐還受氣她也繼續做,同區一齊那兩個是姑嫂做了幾年,見到我朋友初來,總是欺負區,廠叫她三人輪著掃地,餵豬(廠養了幾頭豬),兩姑嫂擺款,指揮:你每天早些來掃地,豬也是你喂,如果老闆問你,記得講三個人做。工我一個人做,錢一齊分,你睇,這樣我朋友也忍得。

寒來暑往,我朋友現在還在做,除了社保也只有末夠2000,我也叫區去別的廠,起碼工資高過區廠,但區捨不得走,講做生不如做熟,或者我不瞭解箇中原因,區認為值得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風格


笑語柔和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無非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所以我認為之所以拿著低工資,還天天受氣的不願離去的主要原因是——我們開始自己接棒負重前行的責任和需要,而且還因為能力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自己還沒有多餘選擇。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人不想過著朋友圈裡面今天這裡旅遊拍照,明天哪裡吃喝玩樂休閒安逸的生活?如果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限,誰人樂意忍受著別人的白眼,責難,拿著低工資的工作?


剛大學畢業的第一年我和朋友小A聚餐,他那天喝醉了的時候跟我說,嗶哩你知道嗎,如果當初我在努力一點,讓自己的學歷在高一點,那麼我的人生又是另一個樣子,我的孩子過的生活也是另一個樣子,因為他們家有一些資源,可是有些好的工作最低的都要研究生,他不能滿足而滿足的工作呢他又看不上,於是自己放棄自己了。


為什麼很多人拿著低工資還受氣都不敢以辭職?還不是因為辭職不足以改變現狀,他在默默的蟄伏,在暗自的努力,他相信成功必然要經歷這些,而且還不能一步登天,需要自己的努力。另外有些事情也並不是辭職就能改變的,比如老闆的做事風格,公司文化,以及受到的委屈;不辭職則是清楚這些。



我大學的同學畢業幾年換了十幾份工作,每一次都是沒有幹多久就辭職,原因是老闆喜歡罵人,工資低,加班時間長,離家遠等等,但是換著換著時間過去了,工作不安穩,,錢沒有存到,環境也沒有什麼改變,最後年齡也大了,反而又認命了。


為什麼很多人工作中拿著低工資還天天受氣不捨得離職?還不是因為不夠自強,自立,自尊,不敢改變,要是有著足夠的勇氣逼一逼自己也許命運就改變了!有的人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事實上改變一兩下,可能會痛苦一段時間,但是最差能差到哪裡去呢,最多從頭來過,萬一成功了命運就不一樣了。


最近不是經常有這樣那樣的新聞在報道,某某陪讀媽媽考上某某大學了,某某老年保安進入某大學當老師了,某某小哥努力在自己家裡創辦了一個學校,這些看似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情,最後都出現了。


敢以變才能成功,他們卻不敢擁抱變化還要排斥他。



歡迎【關注】嗶哩職場,每天為您解惑職場疑問,助力加薪晉升。

嗶哩職場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他認為雖然工資低,對他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論是能力問題或是家庭環境問題等都不允許他辭職再折騰,只要穩定就好。

其二,是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如愛做護士的,儘管醫院月薪給她幾百元,她們也是鍥而不捨,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我們縣醫院在十幾年前招收了一批醫護人。條件是還要向醫院交五萬元集資款,才能上崗,五至十年再給你退清。他們的月薪三、五百元。十年後,他們不僅有了編制,而且大都成了業務骨幹;有喜歡做教師的,他們大都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即使給幾百元做代課,他們也願意。他們相信通過努力,總有一天會光榮的持證上崗的。

當然如果在私企乾的就另當別論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