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科 換 藥 之 一二三四五

可以說每一名外科醫生都是從換藥開始成長起來,恰當的換藥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不當的換藥可能造成感染、創口不癒合等嚴重後果。


關於換藥,每個外科醫生也都有獨自的經驗、技巧,本文介紹的是站友 @axun_dxy 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快速記憶法,讀完本文,換藥的眾多關鍵點定會牢記心中,難以忘記,不信?來看看。

一項基本原則

換藥整個過程中需始終貫徹無菌原則,這是外科醫生在各項操作中應牢記心中的第一原則。

兩個目的

1. 消除不利因素

通過去除異物、清理壞死組織、封閉死腔、創口消毒等各種方式,去除一切可能影響傷口癒合的不利因素 。

2. 創造有利因素

為了促使創口儘快癒合,還要為創面提供一個相對利於生長、癒合的環境。

在換藥時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合理使用消毒藥品、包紮鬆緊適度、保證引流通暢等。

三個指徵

1. 常規檢查

手術後要常規檢查創面,看是否存在感染、出血、開裂等異常情況,初次換藥時間依具體科室、手術方式不同而不確定,一般在 24-48 h 左右需檢查手術切口情況。

2. 有變化時

變化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如外敷料脫落、敷料被滲出液浸透、敷料被外來物汙染,患者突然出現傷口劇烈疼痛、腫脹,肢體末梢動脈搏動減弱或肢體皮溫改變等。

3. 診治所需

依照原治療計劃,可能需要鬆動拔除或更換引流物,需要通過留置管向體內注射藥物或採集標本。

四項注意點

1. 解除敷料

先用手去除外層敷料,再用鑷子去除內層,如敷料與傷口粘連時,應先用生理鹽水浸溼敷料,方向與傷口縱軸一致,以減輕疼痛和組織損傷。

2. 換藥物品傳遞

兩個鑷子分別接觸無菌和汙染的敷料,不能混用,兩個鑷子不要相互觸碰。

3. 創面及周圍皮膚消毒

無菌手術切口換藥,需避免酒精沿縫合口進入機體;縫合線處避免用力擦拭;無菌傷口換藥,需從傷口邊緣逐漸向外,感染傷口則由外向內。

4. 包紮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敷料的厚薄:在開始幾天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肉芽組織的生長,它需要的是比較溼潤的環境,此時建議多用幾層,以保持創面的相對溼潤。而到了後期,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角質的生長,此時創面需要相對乾燥的環境,所以敷料就應該在起到隔離作用的前提下儘可能薄。

五種常用液體

1. 酒精/碘酒

酒精/碘酒是常用的消毒劑,因其能夠脫脂,能夠更好的固定細菌的蛋白,在皮脂腺豐富的地方更具穿透力,所以會應用在頭皮的創口周圍。

表皮完整的傷口可以用酒精換藥,如果表皮破損則不建議用酒精。

面部、粘膜等處不建議用碘酒,因其有腐蝕作用,脫碘不徹底可使皮膚染色,且易發生過敏反應。

2. 碘伏

對粘膜刺激性小,不需用乙醇脫碘,無腐蝕作用,且毒性低。碘伏無論是應用範圍(粘膜,皮膚等),還是消毒效果均優於碘酒(較少過敏反應)。

但碘伏是絡合碘,對油膩的創口或者皮脂腺發達的部位無效或者效果不好,對於出血多的傷口,效果不好,創面過大也不宜應用。

3. 生理鹽水

一般用在血供豐富,創面分泌物較多,感染機會小,且感覺敏銳的粘膜。

生理鹽水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沖洗和溼化,對於一個面積廣泛的、不平整的創口,全面擦拭是不現實的,沖洗能夠去除創面的汙染物。

4. 高滲鹽水

用在創面水腫較重時,高滲鹽能起到局部脫水作用。

高滲鹽水加凡士林紗布可刺激肉芽的生長,在臨床上經常用於沒有一期閉合的創口,或是在感染創口清創徹底後應用。

5. 高滲葡萄糖

為一種脫水藥,能增強血漿滲透壓而產生脫水作用,對於感染性創口局部營養差、創口面積大、用其它藥物換藥後療效差或無效者;下肢靜脈曲張表面皮膚糜爛潰瘍、創面癒合難者;淺Ⅱ度-深Ⅱ度小面積燒傷水腫明顯、創面癒合緩慢者;以及褥瘡療效較為顯著。

高滲葡萄糖能均勻分佈於創面,造成高滲環境,致細菌細胞脫水,細菌失去繁殖能力,菌體死亡,並能使機體局部細胞脫水,減輕創面及肉芽組織水腫,同時能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胞繼續侵入感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創面周圍營養,促進創面癒合。

此外,葡萄糖還具有生肌作用,可減少創面疼痛,利於創口癒合。

以上外科換藥的要點你是否有收穫或補充?歡迎在留言區進行討論。

外 科 換 藥 之 一二三四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