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灞陵橋,進入茅以升《橋樑史》的我國唯一古典臥式懸臂拱橋


灞陵橋,橋樑名稱,著名的有河南灞陵橋和甘肅灞陵橋。

灞陵橋,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揚。原橋高於水面3米餘,為三孔青石橋。

橋面寬能並行兩車,橋長90米,兩岸楊柳成行,風景宜人,橋旁有《漢武帝挑袍處》石碑,為明末將領左良玉所立。

另一通碑為辭曹書,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又豎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論述關羽對曹操辭其金而挑其袍的過程,歌頌他“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州”。

說他視高官厚祿若糞土,褒他“情深義重垂千秋,士民爭拜漢雲長”。清道光年間傅梓之<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雲:“野水四堤浸柳條,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八里橋。”

千古流傳的關羽灞陵挑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灞陵橋距許昌市八里處,又名8裡橋。為什麼叫“漏陵橋”呢?這裡有兩個原因。

一是大概與<三國志評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有關,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了。

二是“八里”和“灞陵”諧音,以訛傳訛,沿以為習。無論是“八里橋”或是“灞陵橋”,由於這處遺址的歷史影響,不失為許昌的一處名勝古蹟。

此橋的始建年代無考,據1991年對原橋遺址的挖掘清理,橋基為元代構件,上部為明、清建築。原橋青石灰磚結構,三孔,通長17米,高2.88米。

橋上遺留構件有石雕欄板、戲水龍頭、望橋、石獅、石猴等,都存放在關帝廟內。橋北為明末總兵左良玉潑墨手書“漢關帝挑袍處”的巨型石碑。橋南是<關王辭曹操之圖>碑。

1990年重新修建了這座仿漢觀賞橋。橋長121米,單拱雙柱,柱承櫨鬥,支頂拱體。青石欄板上浮雕仿漢畫像,內容有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大多是反映漢代農桑狩獵、民俗天像等現實生活。質樸生動,令人退想。

東閱臺的正中入口處,立有青石堆雕的“關公勒馬挺風”巨像,通高9米,高大偉岸,給人以凌空立馬,虎視中原之勢;西月臺南北對峙,高5.2米的青石子母煙,代表著帝王之儀。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許昌灞陵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