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系車喜歡用技術老舊的自吸發動機?

少年團樸金山


日系車在國內一直都是以結實耐用著稱的,但最近本田卻因為1.5T發動機,機油乳化、增多等問題麻煩纏身。

就在前段日子,有一位網友問我:“為什麼日系車日系車為何大多用自吸?是日系渦輪技術不行嗎?大多都用自然吸氣,而很少用渦輪呢?而且本田一渦輪化就出問題了,是日系渦輪技術不好嗎?”

這個問題激起了我的興趣,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的,全世界各國對於環保的態度是日益強硬的,而汽車尾氣則被認為是一大汙染來源,所以縮減排量成為大勢所趨的事情。

但是,如果一味的縮減排量,只會導致汽車動力的不足。(想象一下一臺寶馬7系用一臺2.0L自然吸氣的機子是多麼的寒酸。)

所以,渦輪增壓技術應運而生,舉個例子,一臺1.5T發動機,能夠擁有接近同排量自然吸氣機器的油耗,又能得到高出30%的動力,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眾多車企都開始奮力研發,匹配。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勇於嘗試的大眾肯定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畢竟很多人的記憶中最早的渦輪機就是大眾的老1.8T。

而日系車,好像自進入國內起,就很少有車搭載渦輪機。

但事實還真不是這樣,日系的渦輪增壓技術不僅起步早,而且非常成熟!別驚訝,我接著給您講。

相信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非常小,我們俗稱日本為島國,但是日本的人民還是比較睿智的,他們的國民和政府深知國家的資源有限,再加上二戰後作為戰敗國,在鉅額賠款和完全癱瘓的國內形勢下,日本政府為了恢復元氣而推出了一個新車種—K-Car。

所謂K-car,就是日本的輕自動車,他的車身尺寸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法規規定K-car的標準為長3400mm以下、寬1480mm以下、高2000mm,所以為了讓它具備家用和裝載的能力,車廠只有把車做成一個方形的了。

這樣一臺小車,非常省地方。在日本這樣一個買車需要停車位的國家,K-car則不受限制。

搭載在K-car上的0.66L三缸發動機

不僅如此,日本政府還規定K-car的排量不得大於660cc,如果說成我們熟知的單位就是0.66L。

國人公認的小排量也是1.3L,1.4L之類的,排量僅為0.66L的發動機,動力可想而知是多麼弱了,所以怎麼解決?渦輪增壓啊!

所以日本逐漸開始流行渦輪增壓,並在上世紀80-90年代達到頂峰,那時候幾乎所有車都有配套的渦輪提供,即使是奧拓也有渦輪增壓版本。

我們熟知的日產RB26、三菱4G63、豐田2JZ等車迷,性能迷熟知的怪物級渦輪發動機,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所以日本人並不是不會造渦輪

這時候有的朋友可能要問了,那我們這也沒有K-car啊,我們大街上的日系車怎麼都沒有渦輪呢?

其實不用我解釋很多朋友也知道,K-car是為了節能減排,增強動力才用上渦輪。而日本車到了1.2L以上的排量,動力就足夠了。

而且渦輪增壓是一個額外的部件,不僅會抬高車價,還會多一個容易壞的高溫部件。這對於要求馬桶的水能直接喝的日本人來說,並不符合他們對於質量的要求。

再來說把旗下車型全面渦輪化的本田。

曾經的本田在很多車迷心中一直是個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原教旨主義者,讓歐洲廠商膽寒的紅頂F20C就是最好的例證。

但其實,本田從1980年就開始研發民用渦輪機了,新千年後研發的本田K系列渦輪引擎也令世人驚訝。

成功和褒獎好像讓本田一下放飛自我了,將L15B發動機也加上了渦輪,來了個“地球夢”渦輪增壓發動機,準備將旗下車型全面渦輪化。

結果,由於沒有通過充足的本地實驗,就加速國產,並售賣到油品並不好的國內市場,最後導致“機油門”爆發,旗下主力車型CR-V停售。

相對而言,豐田還是更聰明,凱美瑞還是堅持了自然吸氣,使用了增大壓縮比的方式來達到節油和增強動力的目的。會不會是豐田早就知道本田的秘密了呢?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大家覺得這篇內容有意思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最後別忘了點贊哦!


九姑娘mmmmm


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德系車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推廣者”和“急先鋒”,而日系車則好像從來都抱著自然吸氣發動機不放,從參數上對比起來,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都要更高,因此似乎日系車在發動機技術方面似乎都要比德系車稍遜一籌,那麼為什麼日系車會堅守看似過時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

為什麼日系用自吸,德系用渦輪

其實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日系車在很早就已經採用過渦輪增壓技術這件事情,雖然網上的某些說法例如渦輪增壓技術是日本人發明的是錯誤觀念(渦輪增壓技術是通用最先應用在汽車上,此後瑞典的薩博將之發揚光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人也在很早的時候就採用過渦輪增壓技術,無論是本田還是日產等車型都不例外,而當年的“戰神”GTR之所以能以百萬的價格秒殺一眾千萬級跑車,其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率先採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

但是在日後的發展道路上,日本人卻並沒有在渦輪增壓的道路上走下去,相反,他們選擇卻選擇了自然吸氣的老路,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日本人在整體的理念上和德國人不一樣。

眾所周知,德國有相當一部分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德國人在高速上開的速度也很快,因此他們相比其他任何國家的人對於發動機的動力都要重視,此外,德國的油價也並不便宜,而且歐洲非常嚴苛的排放法規也不允許歐洲廠商像美國廠商那樣採用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於是德軒洗車就有了非常充足的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

而日系廠商面臨的卻不是這樣的狀況,在日本,你不需要開得多快,但是一定要夠省油夠可靠,這是一臺車能在日本這樣一個資源匱乏並且國民常懷焦慮感的國度能立足的根本,而相比之下,當時還不太成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很明顯是不那麼可靠的,放棄渦輪轉而繼續用技術更成熟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外,日系廠商早先不做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有另外一層考慮,那就是在日本人的規劃中,汽車的動力系統最終應該是發展到混動系統的,所以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日產,他們都下了很大力氣去研發油電混動系統,並且已經成功商用,而豐田更是已經在研究燃料電池車型,因此對於日系廠商來說,其實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動力去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

日系車的發動機技術就一定不如德系嗎

那麼日系廠商的發動機技術就一定不如德系廠商嗎?事實其實正相反,如今你能想得出來的關於發動機的創新幾乎有一大半都是日本人做出來的,無論是本田的“地球夢”還是馬自達的“創馳藍天”都把一臺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潛力壓榨到了極致,超高的壓縮比也一直是眾多日系廠商們的追求,而以豐田為代表的一眾日系廠商還在不斷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且不論追求極致的熱效率在實際使用中對於發動機的油耗表現有多大的影響,但是這種工匠精神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日本人也並沒有那麼頑固不化,在發現渦輪增壓這個大趨勢不可逆轉之後,日系廠商還是選擇了擁抱渦輪增壓,而且在日本人開始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之後你會發現其實日本人在這方面的實力也非常強勁,本田1.5T的發動機就擁有194馬力的動力輸出,而謳歌RDX上那臺2.0T發動機更是達到了265馬力380牛米的賬面參數,無論和德系車還是美系車相比都完全不輸。此外,日產的VC-TURBO技術更是讓商用發動機第一次實現了可變壓縮比調節,能夠將動力和油耗表現很好的平衡。從這些我們就可以發現,玩渦輪增壓,日系人一點都不比德國人差。


汽車三國


首先日本的確有長處,比如我們大家都常吃的巨峰葡萄,國內的眾多葡萄種植戶還真難以種出來日本巨峰葡萄的品質,所以日本人的工作態度值得肯定。但日本的巨峰葡萄就算品質再好,在國內也賣不動,因為價格貴啊!國內的巨峰便宜的一塊錢一斤,十塊錢十斤,日本的巨峰幾十塊一斤,就算再好也吃不出蘋果味來不是?

現在,也不光是日本汽車,整個日本的技術都有點落伍或者是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比如電器方面,松下、東芝、索尼等日本巨頭已經被韓國的三星和中國的海爾、格力等企業打的一敗塗地,最簡單的例子,你可以買日本車,日本車就是你的信仰,這個沒問題,但買家電你大多還是買國產的吧?便宜實惠質量也有保證。

手機也是這樣子,索尼其實也出產手機阿,你為什麼不買?現在還買索尼手機的人可以在下方評論那裡舉個手,我們看看究竟有幾個?

然後,日本引以為傲的單反,實話說,我也有一部佳能的5d2,就是老款的婚樓專用相機,我還有一個索尼的微單,就是微型單反,但現在除了攝影發燒友以外,誰還會專門買單反或者是微單?都是用手機照相啊!更方便也能虛化背景,華為的手機還能直拍月球的地形圖呢!先不管到底是不是ai自動給p的。

汽車也是這樣子,不否認日系車的質量還是值得信賴的,但技術方面,日系車多少都有些落伍,比如國內的馬自達全系都是清一色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水平一般,絕大部分的日產車型也大多都是萬年不變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萬年不變的鋼帶式cvt變速箱;豐田除了卡羅拉和雷凌的1.2t渦輪增壓以外,只有皇冠的那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還因為製造成本高,捨不得給這個車型用,也捨不得給那個車型用;本田努力向美系和德系學習,全系都將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但由於技術水平有限,爆發了機油增多,到現在都沒拾掇利索,成了個大笑話。

這說明,日系車企並不是不想要發展渦輪增壓發動機,只是有所力所不能及而已,當然,很多日系粉不會同意這點,說什麼本田1百年前就率先在賽場上使用渦輪之類的,但這並不妨礙本田量產渦輪增壓發動機時爆發機油增多,因為實驗室能搞出來的東西和量產完全就是兩回事,明白嗎?

而研發一款成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也不簡單,比如日產新天籟的2.0t車型,為什麼一直吹了大半年才正式上市?因為發動機的油封漏油阿,搞不定怎麼上市?像本田的機油增多一樣讓用戶去圍堵4s店嗎?

而老謀深算的豐田更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它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技術,是直接拿自家的混動技術去跟寶馬換的,繞過了自己研發這一步。但就算這樣,豐田現在也只有1.2t和2.0t這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1.2t動力弱點,2.0t對於豐田來說又製造成本有些高,所以無法讓更多的車型來裝配和使用。


紅劍魚


你說的自吸,無非就是想和渦輪增壓比較。

但是,渦輪增壓需要的的壓力也是發動機發電或者直接提供的動力來的;大部分增壓發動機,需要轉速到了1500以上才能啟動增壓渦輪,為什麼?

因為在平常路況上,1500轉的時候,提供渦輪壓力提升的動力無法抵消渦輪需要的動力,1500轉速下是浪費動力,浪費油,啟動渦輪增壓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渦輪機,只有在1500轉速甚至更高轉速時候才能發揮增加動力的效果,而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導致普通路況也就是2000轉速以下為主,而渦輪機需要的技術和增加的材料人工費用、保養費用,往往使得這種發動機使用增壓機會很少,而成了車重的累贅。

而自吸發動機,是使用成熟的發動機。日產,省油的發動機,其中原因就是考慮了綜合能效;而不是一個大大的名頭“渦輪”

就是個概念。

當然你長期跑高速,山路,那你搞個渦輪增壓是有效果的。

另外我發現,如果在普通路況上,有時候猛踩發動機,可以啟動渦輪,油耗稍微能降低一點點;但是渦輪發動機的車一般都有些重,本身油耗就高,這種辦法如果是一個人開,道路車輛少,路況好,還可以偶爾猛踩一下,當然城市不限速的前提下,否則,渦輪真的沒什麼用。

反倒成了增加車輛成本,和用車成本的一件事情。


yourworld


新技術新材料日本已經不行了,技術這種事不是請一堆媒體人嘴上說說那麼簡單,要實打實拿出產品來,大家知道本田好不容易搞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居然冷凝水進入發動機,造成高速行駛中車子失速,至於機油增多用不了幾年更換變速箱等等就不說了。

透過表面看本質,日本發跡起源於學習西方製造業,而自己原創性技術幾乎為零。也就是說日本企業擅長在歐美的技術上加以革新和精細化工序,不擅長技術創新。就拿韓國與日本新式坦克來說,日本新式坦克幾乎就照搬德國和美國的材料和技術,本國企業只能配套一些落後部件,日本坦克的火炮技術反應裝甲以及穿甲彈來自德國,火控雷達夜視等等電子設備來自美國,發動機了?採用二戰時期蘇聯大量使用的二衝程柴油機。而韓國坦克技術同樣來自德國和美國,但是韓國自研一千五百匹發動機,雖然屢屢失敗,至今為止無法與坦克匹配,但是至少韓國敢於嘗試。所以韓國產品取代了日本產品,當然韓國人均GDP也就接近了日本。

其實不是日本製造業不思進取,而是日本靠歐美產業轉移,靠產業工人拼命工作和市場佔有率完成物廉價美,一旦出現新興製造業國家,日本製造業新技術匱乏,技術含量低,只能靠品牌去維持生計,產品市場競爭力是非常令人堪憂。當然日本人墨守成規木納刻板,也是日本產品缺乏對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所以有人說買日本產品就是買情懷,是對日本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回憶。


萬里白光


日系車擅長自吸是真的,但是技術不老舊,日系發動機技術先進,尤其是混動,氫燃料方面,領先的。


於你說車


如今,渦輪增壓發動機對大家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特別是隨著人們對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小排量渦輪發動機的普及率已經是非常高了,不過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普及率很高,但依舊抵擋不住人們對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喜愛。

在渦輪和自吸類別的選擇上,雖然日系車型目前也在普遍使用渦輪增壓技術,但日系也確實不像歐美車型那樣特別熱衷於使用渦輪增壓技術,比如像凱美瑞、昂克賽拉這些依舊還是保留著自吸的技術。不過壹車熱評認為之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在中國汽車市場如此熱銷,與其說是這些車企喜歡用渦輪增壓技術,不如說是我們的汽車制度逼迫他們使用渦輪增壓技術。

我們購車時都要交一筆購車稅,它的排放標準是參照歐洲標準來制訂的,而以前這筆稅會按照排量進行一個劃分,標準以下的會享受一定的折扣,雖然目前這個優惠已經暫時取消了,但正是這個政策的作用力,讓很多車企都主動開始往小排量發動機方向去發展。既然是小排量發動機,那如果還是用自然吸氣技術,這勢必會對發動機動力方面的輸出帶來一定的限制,於是乎,渦輪增壓技術便大行其道了。

但如果是日系車用自然吸氣發動機,那就意味他們的發動機技術比較落後的話,這個觀點就大錯特錯了。其實並不是日系車不想用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是日系車企他們對汽車的駕駛理念與歐美車企是不一樣的,小日本的造車信仰一向是以“耐用省油和高性價比”為主。這與小日本自己國家的用車環境有著很深厚的影響,而且日系車企還追求一個駕駛的平順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日系車企除了有個別偏運動的車型以外,他們大部分的車型都是偏家用的。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比起來,最大的優點就是動力提升比較迅猛,但對油耗的降低來說,渦輪增壓發動機並沒有多大的優勢,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更費油。這點壹車熱評有篇文章曾詳細分析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壹車熱評的頻道查找閱讀。

其次日系車企在中國雖然隨著潮流在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但他們在自然吸氣方面的技術依舊沒有丟下,而且他們還擁有本田的i-VTEC、豐田的VVT-i、馬自達的高壓縮比,甚至是將來會量產的汽油壓燃技術等等,這些技術都讓日系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在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像豐田已經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做出了“由自吸向混合動力過渡”的計劃,在不斷完善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同時,不斷開發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並最終向新能源動力方面實現平穩過渡。

綜上所述,目前的中國市場並不存在日系就用自吸發動機,歐美就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區別,日系開始採用渦輪增壓技術,壹車熱評認為這還是商人屈服與市場的一種行為而已。只不過在這些日系車企中,也確實存在個別車型所以使用的發動機比較老舊,比如日產所使用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就普遍如此。


壹車熱評


性能穩定,我家2007年的老日產驪威車了,除了換輪胎和機油三濾,別的沒修過,對我來說這就是你問題答案裡的一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