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賽道”: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

To B賽道的邏輯需要重新思考。

To B“赛道”: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

隨著美國市場To B的投資變得越來越貴,資本開始轉向更有潛力的中國企業服務市場。

VC在帶來資本的同時,也引入了“賽道”的概念;期望在所押注的賽道上,複製美國To B市場的成功。

數年過去,與美國SaaS萬億美金市值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國內竟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To B公司上市或者被併購。每條賽道上的創業公司,離IPO或被併購還遙不可及;搶到賽道籌碼融到錢的To B公司,也經歷或正在經歷從大起到大落的過程。

賽道遊戲仍在繼續,美國只要有SaaS公司高估值上市或者被巨頭高價併購,國內立馬就說XX賽道要爆發,於是新一輪遊戲開始。

已在賽道上的創業公司和它們的投資人,只能為自己的選擇硬撐,以此證明自己沒走錯;但卻很少有人願意重新思考賽道的邏輯,去找正確的出口。

現在我們就借上帝的視角,來對“賽道”做一個剖析:

  1. To B的賽道邏輯有何問題?
  2. 為什麼美國To B賽道一片向好?
  3. To B賽道的複製為何不靈了?
  4. 中美To B差距是賽道?

一、To B的賽道邏輯有何問題?

所謂賽道,即美國某家SaaS公司取得成功(或高估值IPO、或被高價併購),因為這個投資機會可能被複制,其所在的業務領域,就成為VC口中的賽道。

賽道概念用在To C上,是個簡單直接的表達,如Uber的成功誕生了租車出行賽道。邏輯上To C的一條賽道,就是一整盤生意。

而To B的一條賽道,只對應企業的一個業務領域,也就是系統業務的一個部分。企業是通過多業務協同和連續運行的;一個業務脫離整體業務環境,很難說它好或不好。

將其當作一個成功“賽道”,很可能是一種錯覺:所謂某個賽道成功或有較高的熱度,其實只是該領域中公司的成功,並不代表具有某種規律和趨勢。

至於說XX賽道將要爆發,這隻能是個臆想;試想企業內部發生了什麼,會導致它的某個業務工具爆發?

賽道不但帶有明顯的資本意味(跟VC能聊的,好像只有賽道了),而且對整個To B業務領域來說,也只是管中窺豹;將其作為To B的創業目標,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賽道邏輯問題概括:

  • 企業業務有很多,To B有更大空間和更多機會,而不只是盯著這幾個賽道;
  • To B業務只有用戶需求急迫程度不同,而沒有爆發和平淡之分;
  • 賽道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從投資角度看的品類,作為創業公司的業務方向還很模糊,特別是如果創業者不熟悉對應業務,易進難出。

二、為什麼美國To B賽道一片向好?

對於美國資本市場來說,SaaS看起來確是一條金光大道,市值排名前列公司往往高達數百億、甚至千億美金。

要想把它們輸出和複製到中國,需要做概念的分類。

大部分VC並沒有投過To B,也不瞭解To B的體系;唯一可以參考的只有成功公司所在的業務領域,也就是賽道了。

按這個邏輯,公司的成功也就等於賽道的確立,且賽道熱度與代表公司市值成正比:Salesforce的成功確立了CRM賽道、Workday的成功確立了HCM賽道、SAP併購Concur確立了差旅和費用管理賽道、Slack的IPO又重燃了協作賽道,甚至200億市值的Zoom,將古老的視頻會議也變成一個賽道……

所以我們必須要搞清楚:是賽道造就了公司的成功、還是公司的成功定義了賽道?

如果是後者,那賽道邏輯就更需要重新審視了。

我個人更相信是後者,因為美國的創業者是純粹的To B,很少有To VC的;即做什麼完全由創業者主導,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發力,而不是聽VC說做哪個賽道會火。

看幾位帶火“賽道”的創始人:Hubspot 的創始人Dharmesh Shah是集客營銷的鼻祖;Workday的創始人Duffield原是PeopleSoft的聯合創始人;Salesforce創始人Marc Benioff原為Oracle的副總裁和北美地區負責人……他們只是利用SaaS模式,將自己的認知和積累變現。

美國To B賽道一片向好,原來是其背後公司的光環。

同時也能看出:公司市值的高低,只與營收、毛利、增長有關,與賽道沒半毛錢關係。

三、To B賽道的複製為何不靈了?

對於To C來說,複製賽道屢試不爽;而對於To B來說,常常不靈。

To B賽道複製,會產生兩個明顯的問題:

1. 好不容易複製過來,結果失去了方向和控制

因為賽道並不是嚴格的業務領域,所以複製賽道,變成了複製對標公司。

無論進入哪個賽道,都會發現與之前所想業務對不上號:Salesforce不再只是CRM,Workday也不是個HR,Slack從來也不是個聊天工具,每家都是個集成成百上千個App的業務平臺。

為了能找到市場,除了複製還得做本土化改造;改成什麼效果,全憑產品經理的猜測和理解能力——然後,就到了現在的狀態,與原來的賽道也沒有關係了。

2. 歐美很火的賽道,複製過來卻不溫不火

歐美企業在系統層面使用軟件/SaaS的首要目的,是針對資產數字化、流程規範、風控、審計、合規和彙總分析等管理目的;而非為業務人員提供業務工具,尤其大的“賽道”,如CRM、HCM、BPM都屬於這一類。

這類軟件/SaaS在歐美屬於規模化公司的必需,它們是公司架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建設CRM的目的,首先不是為了多賺錢,而是保證不出事兒;比如51信用卡事件,在歐美公司是不可能發生的。

但如果把這種賽道複製到中國,有多少老闆願意買單還很難說。

個人認為,目前複製業務工具類應用,相對比較可行。

所謂業務工具,是指獨立的業務處理方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更加準確與確保合規,比如DocuSign、Concur;它們無需做較大的改變,業務合規即可用。

事實上,資本也開始傾向於這類相對窄小的賽道,此類應用在美國有較多的併購案例,利於資本通過併購退出。

但是這類應用在早期也會遇到一些困難:一方面是工具類應用的國內客單價普遍較低,營收必須靠走量;另一方面需要花費SaaS環境成本,比如複製DocuSign,很少有用戶獨立使用這一功能,可能還需要SaaS的ECM(合約管理),然後又會發現需要對接財務數據,集成不但增加成本,還限制了量的提升。

類似問題在歐美已經解決,在健全的SaaS生態下,每個應用都有多個備選Solution Vendor來提供關聯業務。

四、中美To B的差距不是賽道,是SaaS生態

說到中美SaaS的差距,我們常常強調客觀原因:IT普及率低、客戶沒有付費習慣、用戶粘性差、SaaS是慢生意等等——總之,我們真難。

實際上,美國To B創業公司比我們也容易不到哪裡去,甚至是更難。如果說中國To B市場是白紙一張的話;美歐三十多年的企業IT建設,沒有給SaaS留下任何縫隙。

如果認為差距是美國賽道或對標公司過於強大,那麼這個差距也會在不長時間內縮小;因為無論是在業務上、還是技術上,SaaS領域的先發優勢起不到多大作用。

從整個行業發展的角度看,中美兩國在SaaS領域的差距是SaaS生態;SaaS的第一個行業發展週期,主要的目標和標誌就是形成SaaS生態。

所謂SaaS生態,就是在各個行業、每塊業務、每類工具都有多家Solution Vendor提供細分的解決方案,它們彼此開放並預置業務連接邏輯。比如,我的一家客戶需要管理合同的履約,很快就搜到好幾個產品,通過簡單配置能輕易與Salesforce集成。

事實上,在美歐有成千上萬家To B的SaaS公司,它們覆蓋了企業業務的方方面面;而國內僅有數百家,且擁擠在有限的幾個賽道——要知道生存於傳統IT環境中的To B公司是很難受的。

SaaS生態建立,不只體現在供應商數量眾多,其本質是一場IT領域的革命。現有市場上能為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只有SAP、Oracle、IBM等少數IT巨頭,這的確需要幾十年的積累才行。

SaaS的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一切:每家小公司雖然沒有提供Total Solution的能力,但是在某一個細分業務領域,其業務的細膩性、靈活性和易用性上,做得比巨頭更極致;SaaS生態也給了客戶更多個性化的選擇。

SaaS革命的成果是,美國市場SaaS的整體滲透率接近30%,落在To B領域估計也會有半數比例;在一個存量市場上做到如此高的滲透率,足以顯示SaaS生態的巨大力量。

SaaS生態將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形態,而不是由少數巨頭控制下的加盟抽成模式。

只有專注深耕自己熟悉的業務領域,才可能在未來SaaS生態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rQKYzk5a96bx_3IiEOacTA

本文由 @To BeSaaS 授權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