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近些年來,“注水”電視劇備受廣大觀眾詬病與吐槽。有媒體說,縱觀當下國產電視劇市場,“注水”現象屢見不鮮,成為常態。那麼現在電視劇是怎樣注水的?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1. 回憶注水,劇情不夠回憶湊,有些五六十集的電視劇回憶就佔二十集,你乾脆叫回憶錄得了。
  2. 配角注水,與劇情毫無關係的配角,強行入戲沒事找事,打亂了劇情連貫性。
  3. 感情戲注水,各種狗血戀情、友情,床戲吻戲亂七八糟一大堆,無聊至極。
  4. 鏡頭注水,鏡頭太多,有時一個武打鏡頭,非得叢前後左右上下都要播放。還有慢鏡頭太多,都像得了老年痴呆症一樣。
  5. 劇情注水,加入很多無關緊要的劇情,廢話連篇,看著都累。還有劇情回顧等等,總之還有很多注水套路讓人無語。
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為什麼明明可以從頭到尾保持高水準,仍要踩著“節奏”見縫插針地注水?究其原因,還是脫不開“利益”兩個字。不少被採訪者都表示,集數“連帶著廣告,連帶著賣劇的錢,多出一集就是增加了很多收入。所以要打造精品,很多片方不是不能,而是不為”。

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這種為了利益而犧牲藝術性的做法,在專家學者看來無異於“慢性自殺”。許多片方滿以為依照一定的“套路”“節奏”來注水、“搗糨糊”,就能夠抓住觀眾,但最終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觀眾自有其鑑別力,不會為背離了藝術規律、背離了質量的作品埋單。在開播前擁有題材、演。更不容忽視的是,一旦任由這種投機取巧的風氣蔓延開來,觀眾對電視劇的信任感將大大降低,而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值得警惕的問題。

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電視劇與其他文學藝術樣式一樣,都是時代的產物、生活的映射,是用來娛樂民眾同時也承擔陶冶民眾之責的。那種認為現今文學市場化了,出現一次性、快餐式作品不足為奇的觀念,是對藝術創作規律的漠視,對藝術良心的踐踏。而藝術良心,是一切創作的底線。這條底線,任何時候,任何藝術門類都不能逾越、不能突破。

電視劇“注水”無下限,觀眾已經忍你很久了

電視劇“集體拉長”,固然由複雜的外部環境、趨利的內部元素等合力造成,然而,決定電視劇藝術品質和精神走向的主創人員,不應當對此保持警醒嗎?時代與受眾需要的是撇去浮躁、少功利心的創作;期盼的是不虛妄、不矯情,於人文與精神世界有所裨益的作品。只有搭準時代脈搏,敬畏廣大觀眾,才能創作出無愧的好作品來。反之,聽任電視劇無節制“注水”,恐怕遲早是要像滋味寡淡的“速成雞”一樣被觀眾所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