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治療是場“持久戰”,不想太早與腎衰竭碰面,注意這3點

腎病治療更像是一場“拉鋸戰”,腎友們要與時間賽跑,目的就是保護剩餘的腎功能。腎病早期首選要確診病理類型,多數腎友初次發現病情尚處於炎症反應期,及時抑制炎症反應,腎功能穩定下來,病情也會逐漸恢復。對已發展到中期的腎友,更要重視的是預防病情復發,及一些影響腎功能的症狀的情況比如蛋白尿、高血壓等等。

雖然對於不同階段的一些治療要點已經非常明確,但仍有一些腎友會出現病情復發甚至突然加重惡化的情況,除了病情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可逆的因素,腎友對病情治療存在理解誤區也是導致病情難以穩定住的重要原因。

腎病治療是場“持久戰”,不想太早與腎衰竭碰面,注意這3點

因此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腎友在一些日常可能影響腎功能穩定的事上,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服藥聽醫生的,病情才會”聽話“

腎病發病初期會伴有多種症狀,最為典型的是潛血、尿蛋白、水腫這三大“巨頭”,針對潛血、蛋白尿的情況,消除腎臟內炎症反應是關鍵,一般對病情較輕,初期的患者服藥消炎藥或少了激素就能起到消炎作用,穩定住腎功能。針對早期出現的腎性雙下肢水腫,主要與蛋白尿有關,只要穩定住蛋白尿水平,水腫也就會緩解。

腎病治療是場“持久戰”,不想太早與腎衰竭碰面,注意這3點

其中潛血比較“固執”,有時候不能完全緩解,除了與腎功能受損有關,也與患者自身體質、年齡等因素相關,有些患者可能隨著年齡增長會轉陰,但有些患者可能一直有,但研究表明潛血不完全消除也不會影響腎病的預後。

可有些腎友還是會擔心,激素消不了就想著法的找一些“偏方”治療,幾副藥喝下去潛血沒有消,蛋白尿反而升了,適得其反。因此建議腎友們無論何時都要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別私自去吃一些藥,腎臟本身受損代謝能力差,是藥三分毒,因此治腎病並非吃藥越多越好,對症才好。

腎病治療是場“持久戰”,不想太早與腎衰竭碰面,注意這3點

好的生活習慣是治腎的基礎

腎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病情的變化與日常生活習慣也息息相關。其中對病情影響最為直觀的就是飲食習慣,腎病飲食有嚴格的飲食原則,包括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低鉀、低磷、高纖維飲食等等。一方面是有利於針對性緩解相應症狀,如高血壓患者低鹽飲食,能減輕水鈉的瀦留。另一方面,減輕腎臟代謝負擔,我們攝入的食物、藥物最終都需經腎臟過濾,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健康的飲食習慣必然對腎功能的保護更有利。

其實是規律的生活作息。對於多數有熬夜習慣的腎友,你可能還不瞭解熬夜的危害?已有研究表明,經常熬夜可能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及腎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還會明顯增加尿蛋白,加速腎功能惡化。

此外,長期不運動,增加高血壓、高血脂、肥胖風險的同時,這些慢性疾病也是加重腎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腎友治療過程中自覺養生好的生活習慣,對病情的恢復更有益處。

腎病治療是場“持久戰”,不想太早與腎衰竭碰面,注意這3點

別拿複查不當回事兒

腎病治療不單單包括用藥、飲食管理,也包括各項檢查。有些指標更是瞭解腎功能的途徑之一。比如腎小球濾過率,基本上就能全都反應出腎小球的情況,及整個腎臟的過濾功能的情況,也是判斷病情好壞的依據。

因此腎友不論是在治療過程中還是病情好轉後,都應定期複查關鍵指標。

但有個別腎友覺得複查怪麻煩,對治療用處不大,就省去了這一塊,還有些腎友判斷病情好壞,往往以有無症狀來觀察,出現難受不適的情況才來醫院複查,這都可能導致病情復發後,耽誤治療時機,加重腎功能惡化。

因此對於病情穩定的腎友,建議每年至少全面檢查一次,對出院2年以內的患者建議每半年查一次,對剛出院的患者應嚴格根據醫生要求複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