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智慧”破解農村“三資”監管難

作為新中國民營經濟的先行地,浙江溫州一些先富起來的鄉村,近年來因“三資”(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犯了難。

隨著村級收支日益龐大,監管難度逐漸增加,部分鄉村頻現村級資產流失、權錢交易等問題。村級“微腐敗”,數目不大,卻直接侵蝕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對鄉村社會治理造成不良影響。

以永嘉縣為例,2018年,在永嘉縣涉農涉紀信訪中,涉及村級“三資”的佔2/3以上;因涉及村級“三資”問題而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村幹部也佔受處分村幹部總人數的2/3以上。

鄉村治理,必須管好村集體的“錢袋子”。2018年12月,永嘉縣以甌北街道碼道社區作為運行“三資智慧監管系統”首批試點村社,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對破解農村“三資”監管難題進行了探索,至今效果良好。

科技賦能讓每筆開支可追溯

在永嘉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林興歡看來,農村長期存在財務公開“失靈”、財務審批“失時”、程序把關“失守”、監督監管“失察”、體系職能“失位”的現象。

“想把‘錢袋子’看緊,要靠嚴格的管理。以前管理靠人,人難免有弱點,現在用新的技術手段對監管賦能。”甌北街道紀檢委員、農業與生態環境服務中心主任金曉星說。

在甌北街道碼道社區的財務室,報賬員蘇曉靜打開“三資”智慧監管平臺,掃描上傳了一筆2000多元的衛生費領款憑證。10多分鐘後,社區主要幹部、駐村幹部、街道“三資”管理中心代理會計等人先後完成審批和審核確認,一筆村集體的開支走完流程,信息留在平臺上,可倒查、可追溯。

記者在碼道社區瞭解到,根據報銷金額大小,“三資智慧監管系統”審批流程以金額大小分為三檔。以流程最簡單的“1萬元(含)以下”為例,一筆開支要走完社區報賬員、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駐社區幹部、代理中心會計、聯審聯籤人、社區財務主管等6個審批環節才能報銷。

作為系統開發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金曉星對記者說:“上一個環節批准,才能進入下一個審批環節。因為所有環節公開透明,可追溯,類似‘先報賬再補發票單據’的現象已經杜絕。”

據他介紹,某一個環節的責任人不同意,必須註明理由。為避免合理的開支因人為因素無法及時報銷,甌北街道同時設計了配套的申訴救濟渠道。

智慧系統讓財務人員更輕鬆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用“智慧系統”規範村務開支,在全國其他地區亦有試點。“但我們的系統並不只具備財務報銷功能,不僅管‘出’,還管‘入’。”林興歡表示,以往由於農村大量集體資產未在鄉鎮備案,導致資產收入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數字不準。現在凡涉及村級資金收入、資源性收入、資產性收入,全部納入智慧監管系統。

“過去一個村社有多少門面房、多少山林、多少閒置用地,在書記、主任和財務人員的腦子裡,現在全在系統裡。”金曉星說。

“三資智慧監管系統”在永嘉甌北街道已試點運行10個多月。據永嘉縣甌北街道紀(工)委書記全正超介紹,截至目前,甌北街道涉農村“三資”問題初信初訪件已同比下降84%,村社幹部涉“三資”違紀違法案件零發生。

利用新技術,管理更嚴格的同時,辦公效率反而得到了提高。碼道社區所在的甌北街道與溫州市主城區一江之隔,以“中國泵閥之鄉”聞名,是永嘉縣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作為一名有著十幾年工作經驗的社區報賬員,過去,蘇曉靜忙起來的時候,一天要往街道跑兩三趟,簽字、蓋章、交材料……近一年來,她“穩坐”辦公室,動動鼠標,用用掃描儀,就能完成報賬。

打通社會平臺讓集體資產效益最大化

在採訪中,讓記者眼前一亮的是,作為一個以監管為目的打造的系統,永嘉方面不只限於如何將村集體資產管住,更力求將資源用好。“三資智慧監管系統”打通了當地農村產權服務中心數據關卡,使農村“三資”與產權交易信息共享、無縫對接。

現在錄入系統的資源和項目,數據直接對接農村產權服務中心,利用社會力量宣傳推送,公開進行招投標,改變過去交易價格、交易對象、交易期限由部分村幹部說了算的現象。

記者瞭解到,今年10月,永嘉縣甌北街道堡一大廈、堡一廣場一期和二期15年租賃權就是通過系統,第一次登陸產權服務中心交易,在阿里拍賣平臺公開進行競價。

拍賣前,產權服務中心通過官網推送、微信公眾號推送、村公開欄張貼公告等途徑,為拍賣“造勢”。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首季度租金336.2萬元成交,相比起始價231.2萬元(首季度租金),溢價率達45.4%,15年租賃權為村集體增收約6000萬元。

截至目前,甌北監管平臺已錄入村級資產交易類合同2000多筆,涉及金額1.1億元;資產租賃類合同1580筆,涉及金額9800多萬元;共否決未經法定程序、不符合招標文件的“爭議合同”“人情合同”“陰陽合同”等198筆。

永嘉縣委書記王彩蓮說:“藉助科技手段,從根本上管住村集體的‘錢袋子’,用好農村‘小微權力’,培育農村基層‘清廉村居’是永嘉縣探索農村治理現代化路徑的試點。”據悉,今年11月“三資”管理平臺將會在永嘉縣全部鋪開。(記者 李坤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